盘点划分“春秋”和“战国”的八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

绿茶纵横看历史 2024-10-18 03:07:36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后世为了便于分析历史,往往将历史朝代按照重大事件划分为不同时期,“春秋”和“战国”便是对东周前后两个时期的称谓,其中“春秋”源于鲁国史书《春秋》,“战国”则源于西汉末年的《战国策》。

不过,关于“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阶段,到底该以哪个历史事件来划分,或者该以哪一年为分界线,却始终没有定论。接下来,简单盘点一下划分“春秋”和“战国”的八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为合理呢?

第一种: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来源:《公羊春秋》、《谷梁春秋》截止之年

“春秋”这一历史时期名称的来源,便是鲁史《春秋》。当时,鲁国史官将当时各诸侯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照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则分春、夏、秋、冬四季记载,于是这部编年史便被简称为了“春秋”。

后来又有多人曾对《春秋》进行补充、解释、阐发,其中代表作便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也称《左氏春秋》)、《公羊传》(也称《公羊春秋》)和《谷梁传》(也称《谷梁春秋》)。虽然现今《春秋》原著已经存世不多,但“春秋三传”则大多存于世。

《公羊春秋》和《谷梁春秋》,皆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间,共计242年的历史事件(《左传》与两者不同)。由于其所记载的历史的起始时间,大致与周平王东迁(前770年)的时间基本相当,因此后世便将《春秋》的书名,作为了东周前半段历史时期的名称。

也正因此,后世便有了以《公羊春秋》、《谷梁春秋》的截止之年,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的说法。

第二种:周元王元年(前476年)来源:《史记·六国年表序》

《史记·六国年表》上起周元王元年(前476年),下至秦二世卒年(前207年),列举了前后二百七十年的历史事件。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序》中写道,“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

《六国年表》虽然名为“六国”,却实谱“八国”。原因是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主要用于纪年,再加上后来秦吞并六国,在周朝以后汉朝之前,通常以秦为尊。因此,表中将周、秦列于六国之上,不计入“六国”之内,实际上描述的就是战国七雄。

此外,由于周天子乃天下共主,在秦攻灭西周公国,采用秦纪年以前,以周天子纪年为普遍做法。因此,以周天子为时间分界线,更具有权威性。

司马迁的这种说法,得到了史学界的一定认同,例如现代史学家郭沫若便采纳了这种说法,以周元王元年(前476年)为战国之始。

第三种:周元王三年(前473年)来源:越王勾践灭吴之年

这种分法主要源于军事层面,春秋时期战争以争霸为主,大国之间虽然相互攻伐,但却不灭国、不绝祀,灭国主要存在于大国吞并小国。而战国时期战争则以兼并为主,为了扩充本国实力,大国不仅吞并小国,大国之间的战争也以兼并土地和灭国为最终目标。

吴国和越国皆为春秋末期大国,而越王勾践攻灭大国吴国,无疑是符合战国兼并战争特点的。因此将越王勾践灭吴的周元王三年(前473年)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不过,这种分法也存在明显缺陷,那便是越王勾践作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其霸业巅峰乃是在灭吴之后,如果仅将灭吴作为分界线,便等于将越王勾践的霸业划分在了战国。这种划分本就在强调争霸与兼并之别,将勾践霸业划入战国显然不妥。

第四种: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来源:《左氏春秋》截止之年

作为“春秋三传”的另外一部,《左氏春秋》(《左传》)记载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间,共计255年的历史事件。《左传》的起始时间与《公羊春秋》和《谷梁春秋》相同,但截止之年却略有不同。

因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恰好是周贞定王元年,与第二种说法相类似,以天下共主周天子的在位时间来划分,也算是一种比较权威的分法。

第五种: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来源:韩、赵、魏三家攻灭智氏

春秋末期,原本中原霸主晋国的大权已经彻底落入了智、韩、赵、魏四大公卿氏族手中,智伯瑶为了恢复晋国霸业,想要重振晋国公室权威,便建议四家各先出一个万户城邑给晋公,然而他虽然率先献城,并迫使魏韩两家献地,但却遭到了赵襄子的拒绝。

周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智伯瑶与韩康子、魏桓子联手围攻赵氏,赵襄子则集中力量死守晋阳城。后智伯瑶引晋水水灌晋阳城,赵襄子则派张孟谈策反韩魏两家,结果智氏大军惨遭歼灭,之后韩赵魏三家屠杀智氏两百余口,并瓜分了智氏的封邑。

之所以用韩赵魏攻灭智氏为分界线,原因在于智氏被灭后,虽然韩赵魏三家尚未被封为诸侯,但晋国公室却已经形同虚设,战国七雄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此后,晋幽公非但不敢把“三晋”看作臣下,反而要分别前往朝见,完全颠倒了君臣名分。

第六种: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来源:周天子封韩赵魏为诸侯,《资治通鉴》开篇

如前文所述,虽然韩赵魏三家攻灭智氏后,战国七雄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但三家毕竟尚未得到周天子的册封,因此还算不上是真正位列诸侯。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派使者前往周王畿,请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眼看已经成了既定事实,便也只好顺水推舟,承认了赵、魏、韩的诸侯地位,从此韩、赵、魏开始被称为“三晋”,晋国名存实亡。至此,“战国七雄”才算真正形成。

此外,司马迁认为周天子册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乃是“礼乐崩坏”的根本体现。而礼乐制度本就是维护周朝统治的坚强纽带,这一制度的破坏可以说是周朝统治的重大事件,因此将“三家分晋”作为了《资治通鉴》的开篇。

也正是在《资治通鉴》问世之后,后世普遍以周天子册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了春秋、战国的分水岭。

第七种:周安王十六年(前386年)来源:“田氏代齐”之年

与“三家分晋”一样,“田氏代齐”同样是卿大夫夺取国君之位的典型事件,也是维系周王朝统治礼乐崩坏的另外一个重要事件。

姜氏齐国在经历长期传承以后,到春秋后期同样开始大权旁落,国内形成了吕氏、高氏、、国氏三家共保齐国社稷的局面。后因国内卿大夫相互攻伐,田氏逐渐在斗争中崛起,并最终于周敬王三十一年(前489年)击败自立为相,开始执掌齐国国政。

至周安王十六年(前386年),田氏已经彻底掌握齐国朝政,田和遂将齐康公放逐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并于同年被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受到诸侯列国的承认。

第八种: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来源:韩赵魏合灭晋国

这种分法其实可以视为第六种的延续,在获得周威烈王的承认后,韩赵魏三家虽然得以位列诸侯,晋国公室已经名存实亡,但当时的晋国毕竟还存在,晋国公室仍然位列诸侯之位。

直到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哀侯、赵敬侯、魏武侯联合灭了晋国,瓜分了晋国的全部土地,将当时晋国的国君晋景公废为了庶民,晋完全为韩、赵、魏三家所取代,晋国作为公室诸侯至此才算告一段落。

此外,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也是周安王在位的最后一年,如前文所述,以天下共主周天子作为界限, 也算是名正言顺。

如上,以上八种关于“春秋”和“战国”的分法,可以说各有各的道理,目前普遍采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分法,以周威烈王分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的前403年为分界线,然而其他几种说法却也不乏支持者。那么,你认为哪种分法更为合理呢?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