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捧着金饭碗,9次欠债没有还,南美“富二代”是怎么崩的?

沮鹄聊国际 2023-07-26 11:07:01

面积广袤、气候宜人、资源不少、人口不多,这么多优势条件不说,起家的时间还不算晚,跟日本差不多,按理讲这么一个国家就算没当上列强,混个发达国家应该是不成问题吧?可如今,这位的日子着实是不太好过,根据它国家统计局自己发布的数据,从6月份开始算,近12个月累计通胀居然达到了115.6%,许多老百姓饭都快吃不起了。然而它解决问题的办法居然是借债,7月24日就又借了440亿美元。

不过这位的信用着实是不咋地,还不上钱就不还了这种事儿,已经发生过九次了。

那么这位“富二代”是怎么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我是解密狗,本期视频解密狗就跟观众老爷们聊一聊这个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落魄“富二代”,阿根廷。长按点赞按钮,咱们马上发车!

阿根廷国土面积世界第八,人口排名第三十一,称得上地广人稀。石油储量比乌克兰多,天然气储量比巴西多,目前新能源产业绝对离不开的锂矿储量更是排名世界第三,森林面积世界第八,还有发展农牧业绝佳的潘帕斯草原,草原边上的首都集合了全国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人口,气候跟我国南方差不多,这条件称得上上帝的“富二代”了吧?就算称不上,那上帝也没少给发福利。

关键是,阿根廷这么好的条件,发展也早。工业革命以后,欧洲各国一方面是需要大量进口粮食、矿产、原材料,另一方面又需要把货卖出去,那当时独立没多久,土地肥沃、经济落后的阿根廷很显然就是个好目标。阿根廷一看自己的农牧产品在国际上卖得特别好,于是就加大力度呗,种粮食的多种,养牛羊的多养,薅羊毛的多薅。加大力度的钱从哪儿来呢?欧洲大老板一看这地儿天赋异禀,带着大把的钱就来阿根廷投资了,比如英国1880年对阿根廷投资才20万英镑,到1913年就膨胀到了1750万英镑。听着好像不太多是吧,但那时的英国实行的是金本位,1英镑能兑7.3克黄金,如果按现在的金价450一克来大致计算,那就是5650多亿人民币!这还只是英国一家。

就这么的,阿根廷凭借着大把大把的外资开始发展。粮食种出来了,羊毛薅下来了,怎么运回欧洲呢?铁路、港口也发展起来了。比如从1880年到1914年,阿根廷的铁路里程从2300多公里就暴增到了30000多公里。建这么多铁路要大把的钱,银行也跟着来了。农业要灌溉,农民要有房子,孩子要有学校,还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城市慢慢就形成了,好些个欧洲人亚洲人一看,唷,阿根廷这是个宝地啊,有潜力,先润了再说!

移民带着丰富的技术、资金、经验,呼啦啦来了一大批,比如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在1869年有17.8万人,到1895年就猛增到了66.3万人,其中52%都是移民。这么多有利条件,阿根廷瞬间起飞。到1910年,阿根廷的个人财富世界第九。钢铁、化工、造纸、汽车装配也有了初步的发展,有了一定工业基础。在当时,有好些个人都说阿根廷的未来,就是南美洲的美国。可是,别看当时的阿根廷是个土豪国家,但也埋下了一个大隐患,咱后边聊。而且很快,1929年的资本主义大萧条就来了。

大萧条一来,各个资本主义国家都很难过啊,于是纷纷把关税都顶上去了,好不容易能卖点货,那得少买外国货,多买国产货才能拉动自己复苏啊。消费顶不住,那就少生产点呗,结果把大量出口原材料的拉美也带崩了。于是,包括阿根廷在内的拉美国家就开始搞进口替代战略。啥是进口替代呢?跟贸易保护差不多,也是给进口产品上对抗,加难度,用国产货代替进口货。这个策略确实能促进自己制造业的发展,加强自己的独立性,可是先发国家又不傻,不让我的货好好卖是吧?我就把技术、设备、专利什么的都掐住,你掐我现在,我掐你未来,看谁掐得过谁。所以这个进口替代能搞,但是只能搞一点点。比如日本、韩国,搞到一定程度人家就把这批“温室的花朵”放出去死磕了,那活下来的肯定是精英啊,制造业就顶住了,顶住之后再往高精尖上发展,一步一步就起来了。

但阿根廷和拉美一些国家就不这么想,人家就觉得这样挺好。尤其是二战时期,农牧产品和原材料那是全球的紧俏货。卖资源就能挣大钱,那就更没动力搞什么制造业了呀。国内的制造业企业普遍缺乏竞争之下各个不求上进混吃等死,国家甚至借钱填窟窿。这个就很难受呀!借到还不起的时候,也就是进口替代战略走向终结的时候。1982年,拉美爆发债务危机,拉美国家的外债余额高达3312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额的3.8倍,经常账户赤字高达410亿美元,实在是还不起了。

欠这么多钱,债主也害怕啊,赶紧还逼着还债,那只能赶紧卖点东西凑钱还吧。诶,这就开始大批量的卖农产品卖资源了。卖归卖,制造业还得想法子创造利润啊,不然光靠卖资源的那点钱,还到啥时候才能还清呀!这个时候,西方的经济学家来了,他们就说了,你看,你那个进口替代搞了50年,企业早都蔫吧啦,你让它们自由化、私有化,很快就能恢复活力。阿根廷觉得好像也有道理,一下子就把所有的管制和保护措施全面放开了,几乎所有的制造业马上面临前所未有的规则和竞争,直接就被外国资本和外国商品冲垮了。工业化还没怎么发展,就直接去工业化,就是拉美一些国家比如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等发展来发展去,工业还是不咋地的根儿。虽然各个国家内部还有一些不同,但大体上都是这么落魄的。阿根廷的不同,就是前面咱们提到的大隐患。

上世纪30年代的阿根廷虽然是个大土豪,但钱大部分都被来投资的大资本家和本地的大地主挣了,前边提到的进口替代,又让自己的制造业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工人长期失业,穷人越来越多,老百姓买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很多人就不高兴。不高兴就嚷嚷着要“打土豪、分田地”,搞劫富济贫。政府被老百姓的呼声绑架,不想法子那不行,可又不能真的杀鸡取卵,于是就只能是给老百姓提高福利,甚至是借钱给老百姓发福利。

发一发福利,老百姓有钱花了,经济就好几年,把钱还了,老百姓花到没钱了,经济就又崩了,那就再借。为了缓解还钱的压力,政府就印钱,导致阿根廷几十年来几乎一直被通货膨胀的阴影笼罩,那你说制造业企业怎么顶得住吧。经济的动荡带来的就是政治的动荡。比如阿根廷就出现过俩星期内换了5个总统的奇葩事儿。

所以总的来说,阿根廷经济几十年萎靡不振,老是借钱还不起然后就不还了,根儿其实就俩。一个就是太过依赖于出口农牧产品和资源,没有好好发展制造业,甚至还搞了几十年的进口替代战略,把国内的制造业企业都惯坏了,在全球范围内根本没有一战之力,制造业一垮,那就只能沦为资源出口国。另一个就是政府老是被民意绑架,不得不发福利甚至是借钱发高福利,钱都发了福利,怎么搞基础设施建设,怎么提振工业?发到没钱,政府就垮台,政局就动荡,国家隔一段时间就乱一次,还怎么发展啊?天赋异禀、时运亨通的阿根廷,就这么从“富二代”,人均财富世界第九的大好局面陨落了。大部分的锅,还是得它自己背。阿根廷的陨落,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阿根廷的贫民区

效率和公平往往不可兼得,发展早期,或者急需快速发展的时候,多关注效率,可以说是无可厚非。有些国家在高速发展过后,确实是在逐步向“公平”倾斜,这个倾向当然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些没怎么享受发展红利的老百姓也肯定是大力支持的。但是打方向也得悠着点来,绝对不能抡圆了胳膊一把把方向盘拧死,不然车是要翻的。发福利甚至借钱发福利把国家发崩的阿根廷就是个特别典型的前车之鉴。

而且,公平并不是绝对平等的分配,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跟“三和大神”有一样的待遇,勤勤恳恳白手起家的人跟整天游手好闲的街溜子有一样的福利,这肯定是非常不合理也令人无法接受的。一些人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也确实干了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或者吃了政策的红利,这部分的财富,是不是在法治化的范畴内可以想一些办法,用一些手段呢?毕竟从道义上来讲,这帮人确实应该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但是多承担的前提,一定不能脱离法治的轨道,毕竟个人财产权是实现个人自治和保持个人尊严的必要条件,今天法律不保护他,明天可能就会不保护我们了。该办的确实得办,但不能一拍脑门不计后果的办,这没毛病吧?

0 阅读:65

沮鹄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