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体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技术领域的热点话题,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基于大模型的AI智能体逐渐具备了多模态感知、检索增强生成、推理与规划、交互与进化等能力。
这些能力使得AI智能体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那么,一线教师如何创建自己的课程教学智能体呢?
一、明确需求与目标
在创建教学智能体之前,教师需要明确其具体需求和目标,比如希望解决的教学问题、期望达到的教学效果等。
有了清晰的目标,才能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平台,并设定合理的期望,提高智能体的实用性。
二、选择合适的平台与工具
市面上有许多工具和平台可以帮助教师创建教学智能体,如扣子、文心智能体平台、Hugging Face和Microsoft AI-EDU等。
这些平台各有特点,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技术背景和教学需求进行选择。
• 扣子:一站式AI开发集成平台,无需编程即可创建智能体应用,支持多种AI模型和算法,适合初学者使用。
• 文心智能体平台:易于使用,提供了丰富的开发套件,包括链、模型、提示词等,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界面友好,适合没有编程经验的教师。
• Hugging Face:开源AI模型库,提供了丰富的预训练模型和工具,适合有一定编程基础的教师。
• Microsoft AI-EDU:微软推出的人工智能教育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工具,帮助教师学习和掌握AI技术,适合各层次学习者。
三、配置与训练智能体
选择合适的平台后,教师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配置和训练智能体。
配置过程包括设置智能体的名称、简介、开场白、指令等。
训练过程则需要提供足够的数据和样本,确保智能体能够准确理解复杂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响应。
四、优化与测试
在智能体配置和训练完成后,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测试和优化。测试过程中可以模拟学生的提问,检查智能体回答的准确性与效率。
根据反馈不断优化智能体的回应,以提供最佳的学习体验。
五、设计与应用教学智能体
教师还需要对智能体的教学用途、教学策略、问答方式、知识库以及使用边界等进行设计,具体如下:
• 教学用途:明确教学智能体用于教学的哪些方面,以便设计出实现对应教学任务的智能体。
• 教学策略:结构化地描述实现教学任务的方法和路径,让智能体清晰地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 问答方式:设计哪些问题由智能体直接回答,哪些问题需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答案。
• 知识库:把教学文档整理为结构化的知识库文档,以确保智能体明确课程内容。
• 使用边界:设置智能体功能限制,避免学生将其用于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通过以上步骤,一线教师可以成功创建出符合自己教学需求的课程教学智能体,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的学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