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正加速技术突破与产业融合。4月18日,地平线于上海滴水湖举办2025年度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L2级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Horizon Smart Driving),并宣布与奇瑞汽车达成首个量产合作。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智能驾驶技术迈向新高度,也为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创新范本。
作为深耕智能驾驶领域的科技公司,地平线始终以“软硬一体化”为核心战略,致力于通过底层技术革新推动行业进步。此次发布的HSD系统,正是其十年技术积淀的集中体现。该系统搭载国产高性能计算平台征程6P芯片,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架构,实现了从感知到决策的全链路优化。相较于传统分模块技术,HSD在安全性、稳定性和通行效率上均有显著提升,尤其在复杂城市场景中,能够提供接近人类驾驶的流畅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地平线创新推出的“弹夹系统”(Horizon Cell)进一步强化了技术竞争力。该系统支持硬件模块化插拔与软件远程升级,车企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配置,用户也能持续享受功能迭代的红利。通过HSD 300、600及1200三个版本,地平线覆盖了从普惠车型到高端旗舰的全场景需求,助力车企实现“智能化平权”。
在智能驾驶迈向规模化量产的关键阶段,地平线选择与奇瑞深度绑定,共同探索技术落地路径。根据合作规划,HSD系统将率先应用于奇瑞旗下高端品牌星途的车型,并计划于2025年9月实现全球首发。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发布会上表示:“地平线的技术实力与奇瑞对品质的追求高度契合,双方将合力推动‘中国智造’成为全球市场的标杆。”
此次合作不仅是技术整合,更是生态共建的典范。奇瑞基于HSD开发的“猎鹰方案”,融合了开放创新的联合生态理念,未来将扩展至更多车型。与此同时,地平线的全球化布局也取得突破——大众集团宣布通过合资公司酷睿程(CARIZON)深化合作,计划2026年起在多款车型上搭载HSD全场景方案。这一系列动作表明,中国智能驾驶技术正从“跟随者”转向“引领者”角色。
回望地平线的发展历程,“软硬协同”与“开放生态”始终是其崛起的关键。自2015年成立以来,地平线专注于深度神经网络计算,十年间迭代三代BPU(Brain Processing Unit)架构,计算性能提升超1000倍,打破了“摩尔定律”的桎梏。目前,征程系列芯片已覆盖10-560TOPS算力范围,支持从L2辅助驾驶到全场景城区的多样化需求,成为国内唯一实现全栈自主可控的智驾计算方案。
在算法领域,地平线同样保持领先。其发表的端到端自动驾驶大模型UniAD、通用视觉模型Vision Mamba等成果,多次斩获国际顶会奖项,学术引用量突破10万次。技术突破之外,地平线构建了庞大的合作网络:与40余家车企、全球顶级Tier-1供应商达成量产合作,前装量产出货超800万套,占据自主品牌L2级市场33.97%的份额。2024年港股上市后,地平线更以强劲的商业表现验证了“技术+生态”双轮驱动的成功逻辑。
站在新十年的起点,地平线将HSD系统的发布视为智能化征程的序章。创始人余凯博士提出“打造人人爱用的智能驾驶产品”这一愿景,强调技术需回归用户本质——高信任度、高实用性与无缝体验。为此,地平线将持续优化HSD的类人驾驶逻辑。余凯表示:“智能驾驶不是一场短暂的狂欢,而是一场需要长期深耕的征程。”未来,地平线将以技术为舵、生态为帆,推动中国智能驾驶产业驶向全球蓝海,让“中国方案”成为全球出行变革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