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靖难之役”后,传说明成祖因方孝孺反对其“篡逆之举”,怒不可遏,将方孝孺的“十族”一并灭之。然而,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因为“灭十族”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属于空前绝后的极端刑罚。
历史学家对于这段黑暗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试图解开这个谜团。首先,我们注意到明朝两部主要正史《明史》和《明史纪事本末》均未记载明成祖“灭十族”的事件。即便是清朝乾隆版本的《明史》也没有相关记载,这引发了对于这一传说真实性的怀疑。
进一步,我们发现在一些私人编纂的民间严肃史料中同样没有明成祖“灭十族”的记载。相反,在一些地方县志和民间严肃史料中,反而存在关于方孝孺家族成年亲属的记载。这一点进一步削弱了“灭十族”事件的可信度。
有关“灭十族”传说的起源,我们发现最早出现在祝枝山所著的《野记》中。然而,祝枝山在《野记》的开头明确表示书中内容基本都是道听途说,包含了很多不可信的“八卦”。因此,这一传说的可信度被更加质疑。
更为耐人寻味的是,清朝史学家赵翼将“灭十族”的传说编入了《廿二史札记》。这部书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流传广泛,影响了许多知识分子。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赵翼编纂的目的可能并非为了还原历史真相,而是出于其他因素。
因此,我们在审视这段历史时,应保持对于史料的谨慎态度。历史学家呼吁人们审视传说背后的权谋和目的,以更客观的视角理解这段“灭十族”的历史之谜。或许,明成祖权谋背后的真相远比传说更为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