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闹米荒?日37万平方公里年产661万吨,面积47万的黑龙江呢?

世事说阿哲 2024-09-06 13:12:36

东京街头,人来人往,一如既往的繁华景象中却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焦虑。超市货架上,原本堆积如山的袋装大米,如今却空空荡荡,仅剩的几袋也贴上了“限购”的标签。价格更是令人咋舌,一袋4公斤的大米,售价竟然高达60元人民币,比之前翻了一番。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2023年真实发生在日本的“米荒”景象。曾经,这个被誉为“亚洲先遣服”的发达国家,以其精致的日料和优质大米享誉全球,更以“大米自给自足”而自豪。然而,曾经的骄傲如今却沦为焦虑的源头,一碗看似简单的米饭,背后却隐藏着日本社会不愿面对的现实困境。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米荒”?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往往隐藏着必然的逻辑。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日本“米荒”并非无迹可寻,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极端天气、政策失误、国际市场波动以及旅游业发展,共同将日本推向了这场粮食危机的边缘。首先,极端高温天气成为了压垮日本大米产量的最后一根稻草。2023年夏季,日本遭遇了有记录以来的极端高温天气,持续的高温炙烤着大地,对水稻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2023年日本大米产量仅为661万吨,相较于2022年的665万吨,减产幅度虽然看似不大,却足以引发市场恐慌,成为“米荒”的导火索。

其次,日本政府在粮食政策上的失误,也是导致“米荒”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日本人口下降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大米的国内需求量逐渐减少。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日本政府开始鼓励农民减少水稻种植面积,转而种植小麦、大豆等其他作物,并为此提供了大量的补贴政策。然而,这种看似“合理”的政策调整,却忽视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日本是一个岛国,耕地面积有限,粮食自给率极低,一旦国际市场出现波动,或者国内出现突发状况,就很容易陷入粮食供应不足的困境。事实上,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波动剧烈,大米价格也出现了明显上涨。日本作为大米进口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而此时,日本国内大米产量却因为政策调整而下降,进口成本又居高不下,最终导致了“米荒”的爆发。

更令人感到讽刺的是,日本政府在面对“米荒”危机时,竟然将原因归咎于海外游客数量激增。他们认为,2023年日本旅游业复苏,大量海外游客涌入日本,加剧了国内大米的需求,从而导致了大米供应紧张。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旅游业发展固然会带来一定的粮食需求增长,但仅仅依靠游客的消费量,就能吃空一个国家的粮食储备,这显然是过于荒谬的。究其根源,还是在于日本自身粮食安全体系的脆弱性,以及政府在应对危机时的无能为力。

从“拿来主义”到“弯道超车”:中国水稻种植的逆袭之路与日本的焦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却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展现出了强大的自信。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始终将粮食安全视为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黑龙江,中国最北端的省份,拥有广袤的黑土地,被誉为“北大仓”。这里气候寒冷,一年只有一季水稻生长,却创造了中国水稻种植的奇迹。2023年,黑龙江的大米产量达到了惊人的2440万吨,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逆袭”故事?

时间回到几十年前,彼时的黑龙江水稻种植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品种选择,都与日本等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为了尽快提高水稻产量,黑龙江曾一度引进日本的水稻品种和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复制日本的成功经验。然而,实践证明,简单的“拿来主义”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日本的水稻品种和技术,是基于其特定的气候、土壤和种植习惯而形成的,并不完全适用于黑龙江的实际情况。引进品种的水稻,在黑龙江的土地上经常出现水土不服、病虫害频发等问题,难以实现高产稳产的目标。

面对困境,黑龙江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们没有放弃,他们深知,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他们扎根黑土地,潜心研究,经过多年的选育和试验,终于培育出了一系列适合黑龙江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水稻品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龙粳31”。“龙粳31”具有抗倒伏、抗病虫害、产量高等优点,一经推广便迅速在黑龙江普及开来,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与日本引进品种相比,“龙粳31”的亩产量可以突破800公斤,远远超过了日本水稻700公斤的最高纪录,彻底终结了黑龙江依赖进口水稻种子的历史。“龙粳31”的成功,仅仅是中国水稻育种领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在水稻育种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培育出了一大批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品种的突破,中国在水稻种植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应用。黑龙江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区,率先将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用于水稻种植,实现了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在黑龙江的广袤田野上,随处可见各种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在田间地头穿梭忙碌。插秧、喷药、施肥、收割等环节,都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操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更让人惊叹的是,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农民可以实时监测田间的水、肥、温度、湿度等关键数据,并根据作物生长情况,精准施用水肥和农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让黑龙江的水稻种植更加“智慧”,也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中国农业将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贡献更大的力量。“米袋子”里的底气:从中日大米库存看粮食安全日本“米荒”和中国黑龙江水稻丰收的鲜明对比,折射出的是两国在粮食安全战略上的差异,以及应对危机时的不同底气。日本政府在面对“米荒”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增产稳价、保障供应,而是甩锅给海外游客、限制国民消费,甚至不愿意动用国家储备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日本政府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依赖国际市场,缺乏应对危机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日本大米库存不足,难以应对突发状况。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大米库存量仅为156万吨,已经降至21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仅够全国人民消费3个月左右。如此低的库存量,一旦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国际市场剧烈波动,日本将陷入无米可吃的危险境地。反观中国,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坚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思维,不断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根据美国农业部和国际谷物理事会的估计,2023年中国大米库存量超过1亿吨,位居世界第一,能够满足全国人民半年以上的消费需求。这意味着,即使在不考虑任何粮食生产的情况下,中国也能够依靠自身的储备粮,应对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确保人民群众“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粮”,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亿万农民的辛勤劳作,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到无数默默奉献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扎根田间地头,潜心研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品种,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从“米荒”警钟到未来展望

“米荒”的警钟已经敲响,粮食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全球关注。对于中国来说,尽管拥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和强大的粮食生产能力,但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首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为粮食生产提供坚实的土地保障。其次,要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粮食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粮食生产提供持续的动力。

此外,还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粮食治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等带来的挑战,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日本“米荒”的教训告诉我们,粮食安全是买不来、求不来的,必须依靠自身努力,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走过“吃不饱”的年代,中国人民更加懂得粮食的珍贵,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一定能够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

0 阅读:0

世事说阿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