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帝登基后西汉国力达到极盛,为何后世对其却评价很差

倩倩聊文史 2022-06-22 15:53:48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之一,统治时间长达407年,一共诞生了29个皇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深远。汉朝提升了秦朝的统一高度,奠定了民族主体,汉族名字的由来由汉朝当时的文化统一而来。

汉朝诞生了很多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王,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开辟了丝绸之路,在经济、政治与文化上为中华民族开启了新的篇幅。

其中汉元帝刘奭的登基,让汉朝的国力达到了极盛的程度,可后人对汉元帝的评价却很差,归根结底还是要从他对整个历史的影响来衡量,造成了不可逆战的伤害。

一、汉元帝的重要仁政举措稳天下

汉元帝刘奭是汉朝的第11个皇帝,性格温顺仁厚,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对父亲汉宣帝刘询那套动不动就采用刑罚的治理手段非常不认同,中国近代的历史学家和小说家蔡东藩对他的评价是:虎父所生的犬子。

1、霸气消灭郅支单于

汉元帝刘奭即位没多久,就发兵攻打威震四方的郅支单于,一个曾经在某个时期内带领匈奴短暂复兴的人物。甘延寿、陈汤为首的这场战争,可谓精彩纷呈,扬威万里。

最终郅支单于战败而亡,首级被挂在长安的城墙上。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彻底解决了西域的安全问题,为汉朝边疆的局势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发展,彰显了汉朝国力的极盛。

2、维稳和亲

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落雁王昭君,就是汉元帝时期的人物,昭君的与匈奴的和亲,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佳话。

当时的匈奴是对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者,从秦朝开始一直是国家最高统治者都想拔掉的一颗钉子,和亲相对来说是共赢的举措,汉元帝传承了汉朝以来的这一举措。

汉元帝时期,也是汉朝与匈奴和平时间最久的时期之一,社会的稳定,是天下的福祉,是百姓的福气。

3.施行仁政

汉元帝一共4次大赦天下,9次赐给天下从宗亲到平民酒水、车马等,颁布减免赋税,降低百姓的负担,当时举国各地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汉元帝因地制宜,对重灾区的实行免徭役等举措,基本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4.终结陵邑制度

从汉高祖刘邦开始,为了维护中央集权,也是维护社会的安定,西汉帝陵一直都设有陵邑,久而久之,陵邑成为长安城周边的富庶之地,有很多名流,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迁移到陵邑。

因此不论是各国的迁移还是祭祀,都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社会财政是巨大的负担。

当初汉高祖刘邦设置陵邑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匈奴,到了汉元帝时期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在汉元帝刘奭筹建陵墓的时候就颁发指令,废除了陵邑,降低了国家和百姓的负担。

5.重用儒家

汉元帝重用儒家,摒弃了法律制度治国的法家,他也是以身作则,用“仁”与“德”来标准来要求自己,严于律己,不论在当时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对后续儒家的发展来说,是具有推动作用的。

也对汉武大帝“独尊儒术”政策具有强化意义。但是,汉元帝只用儒家的治理方针,对国家的伤害也是不可逆转的。

二、“仁政”的另一面解读

1.何为昭宣中兴

汉武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加上长期与匈奴的战争与严峻的刑法,内部矛盾不断激化与升级,汉武帝果断调整方向,抓生产,同时修养生息,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轮台罪己诏”。

汉武帝死后,上台的昭宣二帝励精图治,广纳人才,逐渐恢复了农业与生产,在农业生产方面,继续霍光的政策,重视民生问题。

昭宣二帝重用“吏治”的同时对量刑进行改革,避免苛捐杂税,推行了一系列安定民生的措施,多次开仓赈济灾民,经过不懈的努力,让一度衰退的王朝又渐渐复兴起来了。历史把这段时期称为“昭宣中兴”。

2.汉元帝另一面“仁政”

汉宣帝临终前,嘱咐史高、萧望之、周堪,成为汉元帝的辅政大臣,结果三个智囊团没有强强联合赛过诸葛亮,而发生了内战,导致了萧望之的自尽。

汉元帝对萧望之和周堪的信任,引发了史高的嫉妒,权利斗争弥漫在整个朝野上下,史高跟宦官勾结,一起反对萧望之等人的改革主张。面对宦官当道与跋扈,萧望之屡次想汉元帝上书表情立场与当局的严重性。

汉元帝优柔寡断的性格在此时发挥得淋漓尽致,每做一个决定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左右徘徊,迟迟不敢下结论,导致了萧望之自杀而亡。

汉元帝在得知萧望之自杀后,非常震惊,也非常难过,痛哭流涕,可对待弘恭、石显等害死自己师傅的凶手,只是口头批评,没有惩罚的整治,也没有追查事情背后的推手。

没过多久,伤疤还没好,痛早已忘却,汉元帝又恢复对弘恭、石显等人的信任与启用。

从对待师傅的死这个事情上,看出了汉元帝的无能与目光短浅,逼死萧望之,以萧望之为首的儒臣在朝廷没有了立足之地,宦官这个危害政权的群体以另外一种身份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萧望之死后,周堪等人被调进中央,虽然有汉元帝的信任,可是周堪等人此时俨然是弱势群体,怎能是石显等人的对手。

虽然周堪成为了当时的朝廷领袖,可是朝野上下都是石显的人,周堪只能是个摆设,说的话压根没人听,不久,周堪就病死了。

周堪死后,跟着周堪被提拔的官员的下场可想而知,从此汉元帝一朝,再也没有人可以撼动石显的地位。

同时,匡衡等复古主义儒学大师闪亮登场。匡衡一路从郎中跟坐火箭一样,一路升到了御史大夫,丞相韦玄成病逝后,匡衡为代丞相,直接辅佐朝政。

匡衡是“凿壁借光”这个成语的出处,匡衡非常勤奋,但是性格上两面性,对当时的政坛是一把利刃,补上了狠狠的一刀,朝廷上下是一股乌烟瘴气的风气。

汉元帝开始了彻底的“儒家治国”的创新之路,摒弃了法治,法律就无人来执行了。

三、昭宣中兴 的断送者

汉元帝彻底脱离了法国治国,原本被压制的豪横地主迅速崛起,百姓的生活再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豪横的地方就有掠夺。这些地方势力的崛起,对大汉王朝来说,就是无数颗定时炸弹,在国家的发展陷入了危机。

至此,西汉王朝由盛转衰,把昭宣二帝重拾的辉煌渐渐断送了,也把老祖宗打下的基业推到了毁灭的边缘。

汉元帝没有从秦朝的二世而亡吸取教训,即位后的没几年,重用宦官石显,权倾朝野,祸乱朝纲,一切都归根于汉元帝的包庇与纵容,堂堂一国之君,被宦官玩弄于股掌之间。

在汉元帝生病期间,他专注于音乐,而把朝政交给了石显来打理,事情不论大小的拍板权,都握在了石显的手中,石显伺机在朝中打压异己,栽培自己的势力。

期间有不少官员上书密奏石显的罪行,均被石显各个击破,石显一招“杀鸡儆猴”的效果果然是立竿见影,从此以后朝中再也没人敢反对石显。

石显暗中勾结党羽,提拔与自己狼狈为奸之人,汉元帝视而不见,石显推荐给汉元帝的冯逡,因为性情刚正想汉元帝揭发石显的罪行,立刻就被汉元帝罢免了官职。

汉元帝实现的宠爱与信任可见一斑。后来石显伪造诏书,试图架空皇权,面对这样的滔天大罪,石显几句花言巧语就把汉元帝治得服服帖帖,不但没有惩罚石显,还给了他更多的赏赐。汉元帝对于宦官的纵容几乎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

总结

刘奭是幸运的,他是汉朝少有的正常即位的皇帝。或许是因为太容易得到了,所以不会珍惜。

在他登基的时候,享受是二帝的励精图治的结果,西汉强盛一时,可他却丢了老祖宗的治国精髓,只有“仁政”,没有法度,让天下大乱,西汉王朝的国力大幅下降。

也因为他的懦弱与优柔寡断,让皇权落入了宦官的手中,开启了宦官干政的先河,他忘了天下不是他的天下,而是百姓的天下,霍乱超纲的不是石显,而是汉元帝!

汉元帝低估了宦官群里的势力与野心,不懂得为君之道,宠信宦官,最终大权旁落,让人咬牙切齿。也有很多人在遗憾,如果萧望之没死,历史会改写,奈何,人生没有如果,萧望之也不会复活。

13 阅读:20521
评论列表
  • [笑着哭]如果不是许平君的儿子,刘病已不会选他!知道他太仁慈不适合当帝王!

    历史云雾 回复: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已。他是嫡长子,是法理上的继承人,而他又没有犯错,刘病已也不能无故废太子,这是动摇国本的事。此外,刘病已的儿子中也没有比他更好的选择了
    易晨 回复: 历史云雾
    有更好的,动过易储的念头
  • 2022-06-24 06:12

    汉宣帝唯一的黑点就是选错了继承人。

    李青 回复: 转身呕貌美如花
    高宗其实挺不错
    转身呕貌美如花 回复:
    你认真了解一下就不会再说[无奈摊手]
  • 大业 46
    2022-06-23 19:45

    明知道这货废物,有更好的继承人不选,执意任其为君,对得起许平君却对不起整个大汉天下

    明天的明天 回复: 未来股神
    因为她的母亲表现糟糕,让汉景帝起了杀心。。汉朝的太后权力太大了,而且因为吕后的影响,老皇帝在挑选接班人的时候考虑的因素,新皇帝的母亲是否贤能在里面的占比相当大。刘荣自己是没有问题的。。。
    未来股神 回复:
    汉景帝太子刘荣还不是啥事没犯,不止被废还被杀,估计汉宣帝就是想到被废就要被杀所以才不忍废了。如果汉宣帝有汉景帝汉武帝一半心硬绝壁废了。
  • 蓝天 35
    2022-06-26 16:34

    汉宣帝被人诟病的就是明明继承人不行自己也知道,但是非要传位给这个人,汉朝的没落他要担很大一部分责任

    有容乃大 回复:
    西汉都是外戚强势啊,再说了太子又没犯错,只不过不过优秀罢了,汉宣帝想废太子也要考虑考虑啊!再说了汉宣帝几个儿子之中压根就没有好的人选。
  • 2022-06-23 18:38

    这个人实在太蠢,虎父犬子

  • 2022-06-24 07:25

    一个君王最大的优点应该是选对继承人

    用户18xxx51 回复:
    汉景帝确立刘彻!
    用户13xxx72 回复:
    武帝不行?秦始皇后不管那个皇帝上位六国贵族都要造反
  • 2022-06-26 20:45

    楼上说选错继承人的人们,请问宣帝立长立嫡有啥问题呢?

    大业 回复:
    文帝是嫡长子?武帝是嫡长子?昭帝是嫡长子?
    天空 回复:
    你离题了吧?我说刘彻是嫡长子。
  • 2022-08-09 14:39

    汉家自有法度,且以王霸道杂之

  • 2022-07-29 21:57

    独尊儒术是汉元帝,说汉武帝是儒家自己给自己贴金,元帝之前还是法治

    用户13xxx17 回复:
    儒家说白了就是武帝洗脑统一思想的工具而已 外儒内法才是武帝的追求 奈何元帝这货玩不起来
    凉哩凉哩 回复:
    董仲舒上过书给武帝想要独尊儒术,武帝好像只是用儒家但并没有罢黜其他学说,要不宣帝也不会教训太子说汉家自有法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儒家独霸的过程应该是武帝重用儒家之后儒家开始掌握一定影响力,之后到了宣帝时候已经掌握很大的话语权,之后是到了柔仁好儒的元帝开始全面掌控朝堂,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罢黜百家。到了光武帝时候,儒家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 2022-06-23 15:09

    汉太祖!不用谢

  • 2022-06-23 23:14

    盛极而衰

  • 2022-06-24 12:32

    曹公公,又是你[得瑟]

  • 2022-06-28 21:21

    这个人合适做学问,不合适做皇帝!

  • 2022-06-24 15:24

    汉宣帝有言在先“乱我家者,太子也。”[横脸笑]而且元帝之后的成帝,进一步败坏朝政,才有了外戚王氏的崛起,导致王莽篡汉。[吃瓜]

  • 2022-06-29 15:44

    刘病已

  • 2022-06-29 23:19

    硬汉王朝还得是大明

    微末凡尘 回复:
    明朝可没重文抑武,都怪明堡宗,土木堡一战把大明顶级勋贵都藏送了,但当时文官集团还没真正压制武将,毕竞朱祁玉上台后和瓦刺作战后还提拔了一些武将,奈何夺门之变后朱祁镇拿回权力后又清洗了一拔,还有石亨这种自己作死的,而参与夺门之变的其他勋贵们,在朱祁镇拿回权力后,没想着重整雄风拿回权力,反而开始大肆享乐,自此大明武将彻底被压制了,明堡宗真是大明帝国的掘墓人。
    大叔 回复:
    至少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除了大明,哪个没有
  • 2022-09-08 04:19

    五陵制度多好 可以保证地方不出现豪强 给取消了 哎

  • 2022-07-14 14:14

    虎父犬子

  • A 2
    2022-06-24 17:19

    乱朕家事者,太子也

  • 2022-07-25 18:59

    据说这家伙发际线很低,拍别人说他笨,发明了帽子的雏形。

  • 2022-08-03 09:52

    所以汉宣帝和明宣宗都有个毛病,就是虎父犬子,但刘病已明显问题比朱瞻基大[得瑟]

    Y_______E 回复:
    朱瞻基选定的太子也好不到哪去,把自己送出国留学就算了,还断送了直接断送了明朝的武勋集团,从此明朝有盛转衰
    微末凡尘 回复: Y_______E
    土木堡坑了一拔,夺门之变后又清洗一拔,能打的都让他送走了[笑着哭]
  • 2022-08-04 14:09

    我感觉汉元帝作为守成之主,算及格了,西汉真正忘在汉成帝手里面,反而没人说[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