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献:
中国睡眠研究会. 《中国居民睡眠健康报告》. 2023年版.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 《电子屏幕相关视觉损伤防控指南》. 2022年.
"夜深人静,手机相伴"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常态。有多少人躺在床上,明明已经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却还是舍不得放下手机?刷完微信,看看抖音,再逛逛淘宝,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第二天起床,头昏脑涨,整个人像被卡车碾过一样。

医生们早就给出警告:睡前玩手机的代价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这种看似普通的习惯,究竟会给身体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很多人正在付出代价却浑然不知。
小王今年28岁,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每天工作结束回到家,他都会躺在床上玩手机到深夜。最近半年,他明显感觉眼睛越来越干涩,视力也在下降,还经常感到头痛。

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他不仅患上了干眼症,还有轻度近视加深的情况。医生告诉他,这都是长期睡前玩手机的后果。
手机屏幕会释放大量蓝光,这种短波光线会抑制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是调节人体生物钟的重要激素,它会告诉大脑该睡觉了。当蓝光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人就会感到难以入睡,即使睡着了也很容易醒来,睡眠质量自然大打折扣。

一项针对5000名中国成年人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人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而这些人中有65%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睡眠质量差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免疫力下降、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增加患上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眼科医生张医生表示,睡前玩手机对眼睛的伤害尤为严重。"很多患者不明白为什么眼睛会越来越不舒服,其实就是因为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

在黑暗环境下,瞳孔会放大,更多的蓝光直接进入眼底,对视网膜造成伤害。再加上睡前玩手机时,人往往忘记眨眼,泪液蒸发加快,干眼症就找上门了。"
还有一个被忽视的问题是姿势。大多数人睡前玩手机时都采取侧躺或趴着的姿势,这样容易导致颈椎和肩膀长时间处于不良位置。

长此以往,颈椎病和肩周炎的风险会大大增加。神经外科李医生说:"我接诊过不少年轻患者,他们颈椎已经出现了老年人才有的退行性变化,询问后发现几乎都有长期睡前玩手机的习惯。"
心理医生也发现,睡前玩手机会导致心理问题。赵医生解释道:"手机内容五花八门,有些会引起强烈情绪反应,比如恐怖视频、争吵信息或工作邮件,这些都会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不利于入睡。长期下来,很容易形成焦虑情绪和失眠问题的恶性循环。"

睡眠专家吴医生指出:"我们的大脑需要休息和修复的时间。高质量的睡眠对大脑清除有害物质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那么,面对如此多的健康风险,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个习惯呢?
专家建议,睡前至少一小时放下手机。可以用阅读纸质书籍、听轻音乐、做放松呼吸等方式代替刷手机。如果实在需要用手机,可以开启夜间模式或蓝光过滤功能,减少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影响。

给手机"设置门禁"也是个好方法。可以使用手机自带的"就寝时间"功能或第三方应用,在固定时间自动将手机变为免打扰状态,减少对睡眠的干扰。
卧室环境也很重要。保持卧室安静、黑暗、稍凉的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把手机放在卧室外面充电,不仅能避免辐射,还能减少半夜醒来刷手机的诱惑。

坚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也很关键。即使周末也尽量保持与工作日相似的睡眠时间,这样可以帮助生物钟保持稳定。
改变习惯需要时间和耐心。小王在医生的建议下,坚持两周不在睡前玩手机,结果发现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眼睛干涩和头痛的症状也有所缓解。他现在把睡前一小时定为"数字断食时间",已经慢慢适应并享受这种新生活方式。

现代生活离不开电子设备,但我们可以学会与它们和平相处。改变睡前玩手机的习惯,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数字生活,而是找到一个平衡点,让科技服务于健康,而不是反过来。
健康的睡眠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不被手机打扰的美好夜晚,醒来时精力充沛,迎接新的一天。放下手机,拥抱睡眠,你的身体会感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