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鼓信心、稳预期、促发展的重要会议,不仅精准研判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以及面临的风险与挑战,而且提出了应对风险与挑战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将对鼓信心和稳预期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进一步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
会议指出,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是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也是中国经济现状的真实反映。特别是社会信心的提振和社会大局的稳定,是做好经济工作、应对风险挑战最重要的前提、最基本的保证。这也进一步说明,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举措,不仅正确、务实、完全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而且都在有效发挥作用,增强了全社会对政策、决策的认同感,提升了政策、决策执行的效率与质量。
会议同时指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这是中央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提出的警示,也是确保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必须具有的危机意识、超前意识,更是应对外部冲击影响必须具备的气质和能力。

信心来自于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精准研判。中国经济能够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具有统筹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能够驾驭各种复杂事务,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迎接一切风险挑战。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形势的精准判断,可以让广大企业和居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风险和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央的掌舵领航,再大的风浪,我们也能安全通过。
信心来自于未雨绸缪的战略意识和系统思维。会议明确要求,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这不仅是应对风险挑战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更是用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的需要。从这次应对美国挑起的关税战的情况来看,很显然,中国政府的准备是非常充分的,是有预案、有对策、有政策的,是对鼓信心、稳预期产生积极作用的,且良好的信心和预期,不仅对中国很重要,对世界也很重要,不仅把中国稳住了,也把世界稳住了。中国这次在应对关税战中的表现,无疑也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话语权,更增强了中国企业和居民的信心。

信心来自于政策工具的充足灵活。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中国敢于在关税战中挺身而出,中国能够在可能遇到的风险挑战面临临危不惧,就在于中国政府已经备足了各项政策工具。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指出,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一方面是存量政策的更好运用,一方面是增量政策的随时驰援。也就是说,工具箱里不仅政策充足,而且可以灵活运用,何愁经济不能持续回升向好,何愁各种风险挑战不能从容应对。这样的政策赋能,又怎么能不让企业和居民信心满满。

信心来自于同舟共济、齐心协力。自关税战被美国政府挑起以来,网络上流行了一句非常震撼人心的话,叫做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上甘岭。虽然关税战不可能让中国出现上甘岭那样的艰苦场面,但是,中国人的豪气和精神已经被关税战激起。只要有需要,每个中国人都会像上甘岭战役中英雄一样,团结一致、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打好每一个战役,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虽然眼下的中国经济,需要面对各种不确定性,企业也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广大居民也可能需要面对各种新的挑战,但是,上甘岭的那种精神和豪气,无疑是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翻山越岭最强大的动力、最坚定的信心。中国经济将一往无前、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