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将日本人赶出中国后,我国开始了内战,蒋介石不遵守规则,撕毁协议直接发起战争,我党当即做出反应。
到了1948年11月,我党在辽宁战役中取得了胜利,抓捕了国军不少人,其中还包括一些高级将领。
我党本着友好相处的原则,在东野司令部摆了一桌酒菜宴请他们,刘亚楼是这场宴会的主办人,意为让他们打开心扉,聊一聊他们是怎么想的。
作为东道主,刘亚楼自然要一一敬酒,显示出最大的诚意,而他们也深知自己刚刚战败,所以基本上都是闷着吃饭不说话。
只有刘亚楼主动叫他们名字的时候,对方才会作出反应。
整个过程进行得还算顺利,他们面对敬酒,都会恭敬地回敬,甚至有些将领会受宠若惊,毕竟他们当时属于战俘。
然而到了廖耀湘这里,气氛就被破坏了,他的官职算大的,他可能觉得丢脸,面对敬酒,他直接暴怒。
廖耀湘将刘亚楼的敬酒视为了羞辱,他“啪”地一下把酒杯摔在了桌上,拍着桌子喊道:“你们共军根本不懂战役,也不讲究战术,我们还没有摆好阵型,你们就开始进攻了,是你们胜之不武。”
这时所有人都看向了他,他又说道:“如不信,请转告林彪将军,我们把部队摆开,重新打。”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我们胜之不武,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廖耀湘这个人,在解放战争时期,廖耀湘是一个难缠的对手,曾以一个团突破了防线,林彪没办法只能撤退。
但在辽沈战役中,东北民主联军已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战斗力、后勤保障能力已经上了不止一个台阶。
1948年10月7日,林彪以五个纵队进攻锦州,廖耀湘得知锦州被围后,连忙带兵团进行增援,但还是被东北野战军阻拦在了锦州外。
10月15日,我军攻克锦州的时候,断绝了国民党逃走的路线,使得战争获得成功,就在清理战场的时候,林彪发现一个事情。
当时廖耀湘的兵团距离锦州有点近,而且他们磨磨蹭蹭,林彪知道这就是机会。
当时林彪手里有十个纵队,当即调用了九个纵队,对廖耀湘兵团展开攻击,不久后廖耀湘也察觉到了我党的举动。
为了保存实力,只能命令部队迅速撤退,我党自然早已想到了这个事情,为了不让对方跑掉,林彪下达命令:“大家分散开,都去找廖耀湘,不必跟团!”
此命令一出,就意味着战士们不用和大部队走,只要追上敌方就行,实现真正地各自为战。
期间师长左叶受到消息后,便自行判断廖耀湘逃跑的方向,随即展开追捕,后半夜的时候,他就看见了国军,他带人扑了上去,抓住一些俘虏。
10月26日,东北3纵21团3营正在寻找攻击目标,来到胡家窝棚时发现很不寻常,最后经过侦察发现:这是廖耀湘的指挥部!
在军队中,指挥部被发现,相当于被抄了家。
不久后,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我方很快就遭到了重机枪的压制,虽然有牺牲,但也证明廖耀湘在这里。
当时廖耀湘知道我军过来了,他便想趁乱溜走,躲进一户村民家,乔装打扮了一番往沈阳而去。
刚开始他连过了几个哨卡,后来在一个哨卡被发现,当时解放军军官让他把帽子摘下来。
廖耀湘只好摘下来,露出白白的脑门,这显然不是一个农民,廖耀湘见没办法了,索性直言:“我就是廖耀湘!”
回到宴席上,在廖耀湘拍桌后,刘亚楼笑了笑没说话,而是走出了房间,请来了另一位国军将领,他就是“亡于长春”的郑洞国。
廖耀湘看见是他,一时间愣了半晌,廖耀湘非常尊敬郑洞国,后来郑洞国向大家解释了事情的经过,大家也明白再对蒋家愚忠将毫无意义。
这个时候廖耀湘的态度也改变了,他拿了个酒杯走到刘亚楼面前,主动敬了三杯酒,为自己的莽撞表示歉意。
郑洞国将军是哪个局的局座?恕我见识浅,没有听说过
到底是郑洞国还是郑闺栋?
不说人物性格特点,行事风格,光说生平经历,没有故事细节展现,听起来味同嚼蜡
弃暗投明,是唯一出路
那个图片是曾泽生,不是郑洞国
王耀武39年就是74军军长了。
刘亚楼也大人不记小人过改成刘亚楼高人自有雅量不是更好么
这是在捧郑洞国啊,郑打过啥精彩的战役啊?
廖1948年去世的?有点不舒服严肃!
你说来了谁?或你写廖耀湘的一生都可以啊
古人云,败军之将,不可言勇!
说了半天,廖耀湘最终服气的动因还是没有交代清楚。
图12是杨至成上将吧?
标题带入不错。文章太长,你是想写小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