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哪些事不能做?82岁糖友总结23年病史,给病友列了这几项

李可乐知识分享 2024-10-25 09:56:55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何大爷的糖尿病故事始于23年前,那时他还是一位身体强壮、精力充沛的中年人。

59岁的他,在一家国企担任管理层,工作繁忙,日常生活并不十分规律。那年秋天,公司组织了一次年度健康体检,。何大爷一向自信自己身体健康,毕竟多年来他很少生病,连感冒都不常见。

当时,护士让他伸出手臂,他麻利地挽起袖子,觉得不过是例行公事。

抽完血后,何大爷心里压根儿没当回事,想着一会儿检查完还能去街边吃碗他最喜欢的牛肉面。第二天,公司通知他去领取体检报告,他也只是随手将报告塞进包里,等到下午闲下来才打开来看。

可就是这一份报告,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

医生的警告:病情来得不轻

报告显示,何大爷的空腹血糖值远超正常范围,血糖水平达到了12.8 mmol/L。

这个数字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根本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带着疑惑,何大爷来到了医院咨询医生,医生看了他的报告后,并结合其他的检查项目,语气严肃地告诉他:

“您已经患有糖尿病了,需要立刻开始治疗。”

何大爷当时愣住了,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和“糖尿病”这样的疾病扯上关系。医生见状,详细地为他解释了糖尿病的危害以及控制不力会引发的各种并发症。

何大爷心里虽然不情愿接受这个事实,但他还是记住了医生的嘱咐:控制饮食、坚持运动、按时吃药。医生开了几盒降糖药,何大爷拿着药袋离开了医院,心里想着这是不是一个小问题,吃几片药应该就没事了。

轻视疾病:饮食失控引发高血糖危机

尽管医生的叮嘱还在耳边,何大爷回到家后却并未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他一向嗜好甜食,特别是家附近那家点心店的糯米团子和豆沙包,几乎每天都要买几份,何大爷心想,吃几片药就能控制住血糖,饮食稍微放松一下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然而,事实很快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教训。一天傍晚,何大爷和老朋友们在家聚餐,桌上摆满了他喜欢的菜肴,红烧肉、糖醋排骨、凉拌黄瓜,还有一大盘甜点。

何大爷毫不顾忌地吃了几块糖醋排骨,还忍不住夹了两个豆沙包。

餐后,他感到有些头晕,但没多想,以为只是吃多了。几个小时后,头晕的感觉逐渐加重,他开始觉得心慌,甚至站起来都有些晃动。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低估了糖尿病的严重性。

第二天,何大爷不得不再次前往医院,医生严厉地警告他,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必须严格控制,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会迅速导致血糖失控,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糖尿病并发症。

运动的误区:盲目锻炼导致低血糖

在经历了这次高血糖的惊险后,何大爷开始意识到,糖尿病管理并不像他最初以为的那样简单。

医生的建议,他开始慢慢接受:少吃高糖、高脂食物,多运动,按时吃药。他决定每天早晨都去公园快走,希望通过运动减轻体重,控制血糖。

然而,何大爷的行动却有些过于激进。他听说快走能消耗更多的热量,于是每天早起,雷打不动地在公园里疾走一小时,甚至还想着延长时间,认为这样对控制血糖会有更好的效果。

可没过几天,问题又来了。

有一天清晨,何大爷像往常一样去公园锻炼,走了不到半小时,他突然感到一阵眩晕,随之而来的是双腿无力,几乎无法支撑自己。何大爷赶忙找了个长椅坐下,额头冒出冷汗。

他知道自己可能是运动过度了,但当他想站起来回家时,发现身体依然没有力气,腿脚发软。

后来,家人赶来把他送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他,这次的情况是由于低血糖引发的。剧烈运动消耗了大量能量,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调节能力有限,身体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这样剧烈的变化,导致血糖水平骤降。

医生还提醒何大爷,运动强度一定要适中,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剧烈运动很容易引发低血糖甚至晕厥。

药物使用的教训:擅自加药带来的风险

这次低血糖事件让何大爷对运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不再一味追求高强度的锻炼,而是改为每天慢走和打太极拳。同时,他也更加严格地遵照医嘱服用降糖药,逐渐掌握了如何控制自己的病情。

几个月后的一次药物调整,却再次给他带来了麻烦。

何大爷按时服药已经有一段时间,血糖控制得还算稳定。

一天,他发现自己晚餐后的血糖水平比平时稍高了一些,心里有些着急,担心这样会影响长期的病情管理。于是,他决定擅自加大药物剂量,希望通过加药来迅速将血糖降下来。

晚餐后,他多注射了一些胰岛素,觉得这会更快地控制住血糖。

然而,第二天一早,他醒来时感觉整个人虚弱无力,头脑昏昏沉沉。

测量血糖后,他才发现,血糖值低得惊人。何大爷这才意识到,自己擅自增加药量,结果导致了严重的低血糖反应。他赶忙吃了些糖果和点心来提升血糖,经过几个小时的调整,身体才渐渐恢复。

医生得知此事后,严厉批评了何大爷的做法。

医生告诉他,胰岛素等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擅自调整剂量非常危险,可能引发严重的低血糖甚至导致生命危险。此后,何大爷再也不敢随便改动药物剂量,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血糖管理。

总结教训:何大爷的生活方式大转变

经过这几次惊险的经历,何大爷彻底认识到糖尿病的复杂性。疾病不仅仅是吃药控制那么简单,它还需要从饮食、运动、药物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做到真正的管理好血糖水平。

如今,何大爷每天坚持规律的作息,按时吃药,合理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同时保持适量的运动。他不再追求极端的饮食控制或剧烈的运动,而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这些年来,何大爷通过自己不断的摸索和实践,逐渐掌握了如何与糖尿病和平共处,他总结的经验不仅帮助了自己,也希望能够为其他糖友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

何大爷用23年的糖尿病经验告诉大家:

糖尿病的管理不仅是治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只有真正认识到糖尿病的复杂性,才能避免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雷区”,保持身体的健康稳定。

糖尿病发作的快吗?

何大爷回忆,当他第一次确诊糖尿病时,感觉病情来得很突然。

事实上,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前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直到病情加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也让人们误以为糖尿病发作得很快。

实际上,糖尿病是一种隐匿性很强的慢性疾病,它的发作往往是在身体,已经长时间存在血糖代谢异常的情况下才显现出来。

糖尿病发作的“突然性”其实是长期的结果,而非短期内的爆发。

糖尿病通常分为1型和2型,两者的发病机制有所不同。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系统攻击胰岛中的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乏;而2型糖尿病则更多与生活方式、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相关。

对于老年人来说,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尤为缓慢,常常是在体内胰岛素抵抗逐渐加剧的情况下,胰岛功能衰退,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最终导致糖尿病症状明显。

何大爷的经历印证了这一点。在发病前的几年,他时常感到口渴、乏力、视力模糊,但他并没有把这些症状与糖尿病联系起来。直到血糖水平失控,医生告诉他已经患有糖尿病时,他才意识到这些“小毛病”背后的大问题。

可见,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往往是悄然无声的,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显现出来,因此对于老年人尤其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早期发现糖尿病迹象,避免病情恶化。

糖尿病的死亡率高吗?

糖尿病的死亡率是很多糖友关心的一个问题。

何大爷在被诊断为糖尿病初期,也曾担心过这个问题。

事实上,糖尿病本身并不是致命的,真正危险的是它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长期的高血糖会对血管、神经、器官造成损害,导致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严重的健康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糖尿病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更为明显。对于老年人来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更高,死亡风险也相对较大。

何大爷总结道,糖尿病患者中,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血压、血脂的管理。

糖尿病会加速动脉硬化,增加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

对于老年糖友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逐渐下降,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管弹性减弱,因此更容易出现并发症。而且,老年人往往伴随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这些疾病与糖尿病相互影响,增加了病情的复杂性和死亡风险。

何大爷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控制饮食、保持运动习惯,并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关注心血管健康。

他意识到,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糖尿病的忽视。通过良好的生活管理,糖尿病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便是降低糖尿病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老年人糖尿病为什么更危险?

何大爷经常告诫身边的糖友:“我们老年人,得了糖尿病要比年轻人更危险。”

这不仅是因为年纪大了,身体机能下降,更因为老年人糖尿病的医学机制决定了其复杂性和风险性。

老年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逐渐衰退,胰岛素抵抗增加。这意味着,即使血糖水平轻微升高,老年人的胰腺也难以像年轻时那样迅速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应对。

这种“代偿不足”使得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高血糖的情况,且血糖波动更大。

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降低,体重管理难度加大。这使得控制饮食变得更加重要,稍不注意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就会导致血糖骤升。

此外,老年人多伴有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病,这些都加剧了糖尿病的控制难度。

何大爷还提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力逐渐下降,感染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本身就较弱,感染的发生几率更高,而感染往往会进一步加重血糖的波动,形成恶性循环。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糖尿病足、皮肤感染等问题。

老年人对低血糖的敏感性,也比年轻人差。

由于长期的高血糖,身体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当血糖略微下降时,老年人不易察觉低血糖的症状。这也是为何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会在夜间发生低血糖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既要避免高血糖,也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何大爷通过这些年的摸索,意识到糖尿病的管理不仅仅是控制饮食和药物治疗,还要综合考虑身体各个方面的变化,正是这些“细节”决定了糖尿病在老年人身上更为棘手,也更需要全面的、细致的管理。

医生结语

糖尿病的控制是一场持久战,特别是对于像何大爷这样的老年糖友来说,23年的糖尿病生活让他深刻体会到这场战斗的艰难和重要性。

对自己的严格管理和长期的经验积累,何大爷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总结出了一些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这些总结不仅来源于他的亲身经历,也包含了糖尿病背后复杂的医学机制。

糖尿病的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还需要从血糖监测、并发症预防、日常运动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老年糖尿病患者同样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何大爷的经验能够为广大糖友提供有益的参考,也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管理方式,拥有一个更加健康、愉快的晚年生活。

4 阅读: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