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个很火的词,叫“上岸”,特指考上公务员或事业单位。
好多年轻人把这当成人生目标,朋友圈里也经常能看到类似“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上岸天下知”的感慨。
考公考编的竞争确实激烈,网上随便一搜,动辄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录取比例堪比名校招生,甚至更低。
比如某些热门岗位,10000人报名,最后只有3个人能进面试,上岸概率只有0.03%,这比33.3333%的进面概率还要残酷得多。
这数字看着确实让人头皮发麻,也难怪那么多年轻人感到绝望。
但仔细想想,任何时代,想找到一份好工作都不容易。
以前大学生少,毕业包分配,看起来轻松,但那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现在时代不同了,机会多了,选择也多了,但竞争也更激烈了。
与其抱怨“遍地都是考公考编绝望的年轻人”,不如想想怎么才能从这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
前两天有个网友跟我私信,说他考了三年公务员,笔试次次都过,但就是面试不行,每次都卡在最后一步,感觉自己快崩溃了。
我问他,你有没有认真分析过每次面试失败的原因?
有没有针对性地练习?
他说,他把能找到的面试题都刷了一遍,也对着镜子练过,但一到考场就紧张,发挥失常。
我告诉他,刷题和对着镜子练只是最基本的,更重要的是要理解面试的逻辑,要学会如何展现自己的优势,如何应对考官的提问。
他还需要专业的指导,而不是闭门造车。
很多年轻人觉得考公考编就是刷题,以为题刷得够多就能上岸,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就像盖房子,光有砖头不行,还得有水泥、钢筋,还得有图纸、工匠。
刷题只是积累“砖头”,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解题的“方法论”,要构建知识的“框架体系”。
这就像学武功,光练招式没用,还得有内功心法。
除了学习方法,专业指导也很重要。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考公考编的培训机构,良莠不齐。
有些机构只注重押题,却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结果学生即使进了面试,也可能因为缺乏实际能力而被淘汰。
选择培训机构一定要谨慎,要选择那些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实战经验的机构。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就是心态。
考公考编是一场持久战,竞争激烈,压力巨大。
很多人因为一次两次的失败就放弃了,这很可惜。
成功往往属于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
要有“屡败屡战”的勇气,也要有“平常心”。
不要把“上岸”当成唯一的出路,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也要有其他的职业规划。
我认识一个女孩,她考了五年公务员,前四年都失败了。
但她没有放弃,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第五年,她终于成功上岸了。
她说,这五年的经历让她成长了很多,也让她更加珍惜现在的工作。
考公考编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激烈是必然的。
但只要方法得当,努力学习,加上专业的指导和良好的心态,就能增加上岸的概率。
与其被“绝望”的情绪裹挟,不如积极行动起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毕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考公考编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无论结果如何,这段经历都会成为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保持乐观,积极进取,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