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国产芯片发展迅猛,各行各业也纷纷走上“更芯换代”之路。
按理来说,换新之后的电脑理应是越来越好用,但一名公务员却在网上吐槽自己用的机子堪比“十年前硬件水准办公机”。
这位叫铁柱的仁兄,一句话总结了使用体验:能不能用?堪用!好不好用?难用!
八卦之火,熊熊燃起,是什么样的电脑,让他可以不顾身份,也要说上一说。
从国产电脑无脑吹,到国产电脑技术黑,他经历了什么?
从铁柱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于自己的新电脑无比期待,但却被现实狠狠教育了一番。
这台电脑采用的是基于ARM架构的飞腾D2000标准版处理器。性能方面,Geekbench 5单核421分,与初代英特尔Core i5 750差不多;多核2733分,接近英特尔Core i5 6500TE的水平,中国政府采购网显示采购价格4750元,猛地一看,价格还挺合适,而且听说最近各地区大批采购的飞腾芯片的电脑产品供货就是以D2000CPU配置为主。
但价格只是表象,还得看实际使用效果,铁柱做为公务员,平时还是使用办公软件居多,奈何很多时候体验却不尽人意。
比如在打印方面,由于找不到合适的ARM版驱动,扫描功能几乎没一次成功;新版本的WPS 365哪怕卸载重装也不能关联打开OFD文档。飞腾D2000对于办公软件的兼容性实在不友好。
除此之外,铁柱也在吐槽D2000硬件系统的驱动支持也是不够深入,顺便真情推荐了一波X86。
不止是这位公务员朋友,很多网友也在反应飞腾硬件的问题。
在使用飞腾D2000+银河麒麟操作系统时,使用屏幕按键会导致系统重启;在安装调试D2000的过程中,到60%的时候会突然黑屏重启。
也有飞腾的“受害者”现身评论区说法,现场进行服务器科普。
还有人通过实际评测,得出了飞腾D2000性能不及一般手机用户的结论。
这么一看,不知道公务员小哥给出的接近i5的跑分,是怎么跑出来的。
还有人将飞腾ARM处理器与麒麟的组合,称为“增本降效”神器。
大家这么一说,突然就感觉这4750元的价格,就相当于“某厂骁龙680卖2000,爱国价值1800”,实则是有些把消费者当“怨种”了。
飞腾不仅困于ARM,更困于自己
难道飞腾不想做的更好吗?以现在芯片市场的内卷程度,只有一直进步,才有可能活下来,但目前来看,飞腾破局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思想不统一,生态碎片化
众多周知,飞腾及一些友商,例如华为,同属于国产ARM阵营,但彼此各自为战,市场相当割裂,这也导致很多开发者和用户无所适从,难以建立起统一的生态体系。
2、授权难拿,性能缺失
目前飞腾最大的难题就是架构,大家都知道飞腾D2000是在ARM V8的基础上改造的,如果没有ARMV9,CPU性能将很难提升上来,性能不足,自然就会落后主流。
3、自主化程度低,难做到安全可控
尽管ARM架构在飞腾与华为的宣传中变成了“国产架构”,但技术专利仍然属于国外公司,而且国产ARM厂商必须遵循一代一买的政策,一旦ARM公司对授权进行限制,飞腾等企业必将会受到沉重打击。
4、依赖政策红利,忽视自身发展
信创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十分关键。然而一些厂商却过度依赖政策红利,妄图依靠政策来弥补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不足。且在政策驱动下,很多厂商没有充分考虑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只是为了“为ARM而ARM”,不仅浪费资源,更影响信创产业健康发展。
诚然,在面临诸多困境的情况下,飞腾所采取的低价策略确实能在短期内吸引消费者,抢占一定市场份额,但长期来看,没有高质量的产品支持,必将严重损害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最终导致“品牌雪崩”。如今的飞腾要想真正破局,必须要直面自己的问题,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化水平,以合作共赢的心态与友商构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这样才有可能冲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