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当上了维他奶第三大股东!新加坡饮料大厂进场“扫货”,杨协成这家百年老店怎么想的?

小食代Foodinc 2024-10-11 23:12:59

文:吴容

新加坡知名食品饮料企业杨协成(Yeo’s),这下和维他奶“亲上加亲”了。

据港交所披露易日前显示,10月7日,信和置业主席黄志祥的胞弟黄志达首次申报透过旗下公司杨协成及其家族办公室,合共持有维他奶超过5%股权。

与此同时,维他奶的日资股东——三菱日联金融则申报减持,持股量下降至7.82%。

这意味着,黄氏家族一跃成为维他奶第三大股东。有关消息公布时正值市场连日波动,不过维他奶股价仍然显著上涨。

维他奶股价近一个月走势

杨协成的明星产品包括豆奶、马蹄爽等饮料,主要市场在东南亚,中国市场上也重点布局华南、华东市场。不过近年来,这家公司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存在感”有下降趋势,除了和疫情、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有关,它也面临着产品创新乏力、渠道开拓受限等瓶颈。

杨协成这家百年老店想从投资中获得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

举牌增持

先一起看看增持的细节。

港交所披露易显示,黄志达于10月7日在场内以每价平均6.2819港元增持维他奶共307.4万股,涉资1931万港元,持股量由4.94%增至5.22%,为首次因为持股超过5%而作出申报。

在黄志达持有的权益当中,约1731.2万股是透过远东机构(Far East Organization)旗下的杨协成所持有;另有3873.4万股,则是透过家族办公室公司Kuang Ming Investments持有。

在新加坡上市的杨协成也发出公告称,在10月透过子公司YHS Investment累计买入维他奶共1759.8万股,每股平均价格为5.8849港元,或相当于维他奶已发行股本1.64% ,总代价1.036亿港元。加上公司此前已持股0.4%,目前最新持有维他奶约2.04%股权。

对于此番动作,杨协成在公告中解释:“增持维他奶符合投资亚洲地区领导性企业的政策,这增加了公司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植物饮料行业的投资。”公告最后还颇有深意地表示,公司将不时考虑进一步投资。

公开消息显示,杨协成于1900年由杨景连在福建漳州创立,以制造酱油起家,后将业务扩展至饮料、罐头食品等。1995年,杨协成被新加坡房地产大亨黄廷方收购。黄志达为黄廷方的小儿子,现负责掌管远东机构,杨协成为远东机构旗下公司。2023年,这家公司收入为3.327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18.10亿元)。

值得注意的还有,维他奶另一个股东三菱日联金融则在减持。

据港交所披露,三菱日联金融以每股均价5.5912港元减持维他奶740万股,套现4137.49万港元。完成减持后,三菱日联金融持股由8.51%降至7.82%,为第二大股东。

目前,维他奶执行主席罗友礼等家族成员仍是这家公司的大股东,持股达16.26%。

截至发稿时,维他奶方面未对本次交易作出评论。

不过,交易刺激了维他奶国际股价上扬。10月10日,维他奶股价出现上涨,收盘价为6.34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6.04港元)上涨了4.97%。10月11日,维他奶收盘价为6.37港元,上周5.46%,总市值为68.36亿港元。

业务挑战

尽管和维他奶存在业务交集,但杨协成不为很多中国消费者所熟知。

官网显示,杨协成1900年由杨景连在中国福建漳州创立,以制造酱油起家,之所以取名“协成”,意为“合力团结,取得巨大成就”。

20世纪30年代,杨协成将业务迁至新加坡,产品也扩展至豆奶、马蹄爽、菊花茶等饮料,以及罐头食品、调味料等,并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股票上市。

官网显示,目前杨协成在全球30多个市场有售,其中马来西亚及新加坡为核心市场。2023年财报显示,杨协成的收入之中,有近6成来自马来西亚及新加坡。

这家公司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并不算多。2023年,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包括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为2634.7万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1.42亿元),占公司总收入不到10%。

在中国,华南、华东为杨协成的主要销售市场,在广东设有工厂。在社交媒体上,能找到不少广东网友留下的“杨协成马蹄爽是童年夏天回忆”、“盘点老广经典饮料之杨协成豆奶”等笔记。

但只是来到现在,在中国即便是在其熟悉的广东市场,杨协成也面对着不少的挑战。

首先,过去几年来,疫情等大环境因素给它带来了冲击。其近3年财报多次提及“疫情”、“消费低迷”等对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

比如,2023年财报指出,剔除汇率变动的影响后,集团收入下降了 3.2%,主要原因是全球消费低迷,尤其是中国和柬埔寨;在中国,其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7.4%,原因是“清理疫情的库存而降低了销售单价,以及销售量下降”。

其次,其困境也似乎和产品推广、创新乏力有一定关系。

小食代注意到,在过去半年里,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几乎没有发布过新品内容,更多时候推广的还是大家熟悉的豆奶及马蹄爽。官网显示,荔枝水饮料、甘蔗水饮料为新品,但似乎这些新品没有掀起太大的水花。

另外,在渠道铺设层面,杨协成依然受限。今天,三位分别来自北京、河南和山东的饮料经销商告诉小食代,他们在各自市场上没有见过杨协成产品,甚至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个品牌。可见,杨协成并未走向全国市场。

或许是业绩的不如人意,这家公司在中国近年来还遭遇了人事变动。

小食代留意到,2022年10月10日,杨协成发布公告称,任命ZHANGYIHONG为中国区总经理,但不到2年时间,今年3月15日公司又公告称ZHANGYIHONG将离任,原因是“寻求其它机会”。

此外,小食代也曾报道,今年7月杨协成(广州)发生主要人员变更。工商资料显示,杨协成(广州)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发生主要人员变更。HENG HEE CHOO(WANG XIZHU)(董事)、PHUA YIN LIANG WILLIS(经理)从主要人员中退出,新增主要人员LAI KAH SHEN(董事兼总经理)。

植物饮料

回到增持上。在增持维他奶的背后,符合杨协成对植物饮料等健康饮品趋势的追求。正如其公告中所说,此举增加了杨协成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植物饮料行业的投资。

豆奶一直是维他奶旗下为消费者熟悉的大单品。维他奶集团CEO陆博涛曾表示,“植物为本饮料的逐年主流化是可以肯定的”。在他看来,行业趋势存在“营养与健康的更多元选择”以及“对口味提升和自我奖赏的追求”,维他奶在上述趋势中拥有竞争力。

近年来这家公司推出了更丰富的高钙与高蛋白产品、差异化的植物蛋白奶与零糖产品。不仅如此,还推出了更多无糖茶产品。

这些动作似乎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2023/2024财年,维他奶在中国内地的收入按人民币计算同比持平;年内经营溢利以当地货币计算大幅增长402%。

也就是说,从品牌知名度及产品布局角度来看,维他奶确实是不错的投资对象。此外,通过增持,杨协成或许可以快速获得维他奶的客户基础,比自己从零开始开发产品进入市场要快得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避免了自主研发所需的时间和资金投入。

事实上,在早些时候,杨协成已经在大力开打“健康牌”了。

2016年,时任杨协成总裁张在荣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需要关注健康趋势,因为消费者显然对此有意识,为符合消费者需求和产业发展,有必要调整产品配方。”

当年,杨协成与百事公司结束了多年独家瓶装代理业务。当时,张在荣表示,这项独家瓶装代理权结束,会对公司业务带来一些影响,但公司签订了新的代理品牌包括健康能量饮料Celcius等。

不仅如此,2021年杨协成与燕麦奶巨头OATLY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包括共同投资,用来升级杨协成位于新加坡的生产基地的设施,以生产OATLY燕麦奶。该厂的目标市场是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

时任杨协成首席执行官Samuel Koh当时强调,对植物奶制品领域的投资对于公司增长至关重要。“我们相信,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意识到食品和饮料选择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这一细分市场将继续呈指数级增长。”他说。

但这项业务也许还有待提升。2023年财报显示,杨协成“非Yeo’s ”业务(包括代理品牌、非食品和饮料品牌、Oatly及其他业务)销售额同比下降8.2%,原因之一是由于OATLY销售额下降。

对于杨协成此次增持维他奶,虽然满足了这家公司对业务发展上的期望,但究竟能否给它带来实际的投资回报,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