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些打着“农村”“穷人”旗号的电视剧,却在呈现上出现了偏差。
剧中人物光鲜亮丽,场景道具崭新,与真实的农村生活相去甚远。
这不禁让人疑惑:究竟什么才是“真穷”?
影视剧中的“穷人”形象又该如何塑造?
或许,我们可以从王宝强在《棋士》中的表演找到答案。
近年来,一些披着“农村”“穷人”外衣的电视剧,如《陌上又花开》,口碑却一路下跌。
剧中的“农村姑娘”拥有白嫩的双手和水灵的脸蛋,丝毫不见农活的痕迹。
村委会里的暖水瓶、桌子等物件也焕然一新,完全不像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
这种失真引发了观众的质疑,也暴露出一些影视剧对现实生活缺乏深入了解的问题。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些都市剧也出现了类似的“假穷”现象。
《城中之城》里,一位初来上海打拼的年轻人,竟然租得起市中心带落地窗的豪华公寓。
《甜蜜暴击》中,鹿晗饰演的“穷小子”在深圳租住两层小洋楼。
这些设定与现实的经济状况严重脱节,让人难以信服。
与这些“假穷”角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宝强在《棋士》中饰演的围棋老师崔业,将“穷”刻画得入木三分。
崔业赢得了省围棋大赛冠军,为学校争光,却在表彰大会上备受冷落。
他的茶杯里没有水,暗示着他在学校的地位卑微。
为了给儿子过生日,崔业想买一份肯德基儿童套餐,却犹豫再三,反复查看价格和钱包,展现出经济上的拮据。
为了给儿子买礼物,他特意去信用社取了一百块钱,可见他的生活并不宽裕。
在回家的路上,崔业骑着自行车差点被汽车撞到。
司机不仅没有道歉,反而劈头盖脸地指责崔业没看车。
面对司机的无理取闹,崔业选择了沉默和退让,这一细节刻画出底层小人物的辛酸和无奈。
好不容易买回了肯德基和酒,崔业却发现儿子和母亲已经被哥哥接去吃庆功宴了。
哥哥是刑警队长,家境优渥。
在庆功宴上,哥哥随手递给崔业一个汉堡,轻描淡写地说:“没吃饭呢吧,来,有点凉了。”
为了维护自尊,崔业强颜欢笑地回应:“吃过了,赢了省里比赛,学校安排的,也是庆功宴。”这句谎言背后,隐藏着多少辛酸和无奈,也体现了小人物的尊严和倔强。
王宝强的表演,通过这些细微之处,将崔业的“穷”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王宝强的成功演绎,也引发了我们对影视剧中“穷人”形象塑造的思考。
“假穷”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缺乏深入了解,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刻意美化或戏剧化人物形象。
要塑造真实的“穷人”形象,需要创作者深入观察生活,关注细节,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避免刻板印象和过度夸张。
王宝强在《棋士》中的表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
他通过细致入微的表演,将崔业的窘迫、无奈、辛酸以及对生活的渴望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感受到角色的真实性和力量。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不仅要娱乐大众,更要反映现实,引发思考。
《棋士》通过崔业的故事,展现了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和精神追求,也引发了我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如何才能更好地塑造“穷人”形象,让影视作品更贴近生活,更具社会意义?
这值得每一位影视从业者深思。
您认为,除了王宝强在《棋士》中的演绎,还有哪些演员成功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穷人”形象?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