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冒着杀头之罪抢来的甄宓,为何最后又将她赐死了?

但惜时光情不老 2024-12-05 09:40:15

公元221年,曹丕做出了一个令当世震惊的决定——他手起家覆,将自己的嫡妻甄宓处以极刑。

这个举动无疑给他的个人声誉和政治地位带来了重创,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曹丕不惜一切代价铲除了最亲密的人?

权力夺嫡之争

曹操临终前,为确保家族统治地位,下诏传位于次子曹丕,长子曹昂早逝,嫡长子实则是才高气傲的曹植,曹植非常有政治抱负,在文人墨客中也是佼佼者。

他性格放浪不羁、才思敏捷,其辞赋之高超,可谓罕见。因此在父亲曹操去世后,曹丕和曹植之间自然产生了巨大的权力纠葛。

其实,曹植在才干上远胜于曹丕,堪称一代文豪,但他却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加之生性放荡,使他在曹氏家族中的声望大不如前。相比之下,曹丕勤恳审慎、循规蹈矩,且对统治大权虎视眈眈,因而最终得到了曹氏家族的大力支持。

两兄弟之间权力之争由来已久,双方都暗中布局经营,各执一词,矛盾无处不在,直到曹丕继位成为魏王后,曹植才不得不将统一大计暂时压下。

但曹植绝非俯首称臣之辈,他依然放言称王自命不凡,已成为曹丕最大的威胁和眼中钉。

甄宓引发的家庭纷争

在这场兄弟间的政治斗争中,曹丕的妻子甄宓无疑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相传曹丕在年轻时就被甄宓的绝代风姿所吸引,一见钟情,执意纳她为妻,曹操当时是反对的,因为甄宓出身并不显赫,但最终还是应了儿子的心愿。

甄宓进入曹家后,虽然丈夫远在军营无暇顾及,但她却独受宠爱,成为曹丕唯一的心头爱。

据说,就连曹操本人见到甄宓时,也常常露出陶醉的神情,可见她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绝色美人。

然而,单纯的美貌很快就无法完全留住已逐渐成熟的曹丕,曹丕即位后,宠爱了大批年轻侍女,而已年近四旬的甄宓日渐被冷落。

她深怀妒忌,开始和新晋宠妃们勾心斗角,不惜诬陷挑拨离间,导致整个后宫阵营分裂对立,争斗不休,甚至连带影响了朝政。

甄氏家族为保全自身在宫中的权势,也频频插手后宫之争,与曹丕大打出手。

更为棘手的是,曹植一向对嫂嫂甄宓怀有痴心妄想,他豪放不羁、性情中人,在感情事上总是放纵肆意。

据说当年他不但公开撰写了名作《洛神赋》,对甄宓的体态神貌赞颂有加,更是穿凿附会,意有所指,赤裸裸地对其怀有非分之想,在整个朝野引起轩然大波。

尽管曹丕暴跳如雷,痛斥曹植为家丑外扬,辱没祖宗,却也除了时而口头训斥之外,始终未能对这个放荡弟弟采取实质性惩罚,这无疑使曹丕愈发愤怒,对甄宓的恨意也与日俱增。

权力斗争与家庭矛盾互相激化,终于在公元217年曹丕亲自下旨赐死甄宓时到了巅峰,此事震惊朝野,许多史书对此也作了详尽的记载和分析。

蓄谋已久的清君侧

究其原因,促使曹丕下定决心除掉甄宓的主要动机,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宫中权力斗争白热化,甄宓所依仗的甄氏家族根基并不显赫,她在后宫里已无足够实力与那些门阀大族作斗争,只能被边缘化。

二、甄宓年事已高,无法再为曹丕生下嫡子嫡孙传宗接代,相较于那些年轻妃嫔,她已失去了存在的政治价值。而在曹丕渐露王者霸业的背景下,她的地位自然会被那些有生育能力的姬妾所取代。

三、曹丕已经掌控大权,与弟弟曹植在争夺王位的道路上遥遥领先,他已没有必要再忍受着胞弟对妻子痴心妄想的行为折磨。

赐死甄宓,一方面可以肃清后宫里那些顽固的流毒分子,另一方面,也可以给曹植这个最大的政敌一个沉重的打击,彻底摆脱这一心腹之患。

四、即便存在种种家庭纠葛,赐死妻子本身就是一个极其不人道的暴行。

然而,在这个暴力横行、弱肉强食的年代,曹丕作为一个在位的王者,又何尝不是在为了谋求皇朝的长治久安而不得不采取这种残酷的权宜之计呢?

正如大家熟知的那样,曹丕在赐死甄宓后继续铲除异己,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严酷的法制,为魏朝数十年的基业奠定了根基。

但与此同时,他也因此声名狼藉,被痛斥为昏庸无道的暴虐之徒,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或许正是一代雄主在追求帝王理想中为人性所付出的惨痛代价。

据史料记载,曹丕赐死甄宓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蓄谋已久。

公元217年那年春季,曹丕在曼丽堂召开一次秘密会议,只请几个极为亲信的心腹前来,并下令无论听到何种决议都不得质疑。会场僻静,周围戒备森严,关于内情究竟如何,当时在场的只有几人知晓,后世无从查考。

可以想见,一旦曹丕彻底对甄宓失去了耐心和信任,他自然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最果断的手段除掉这个让他耿耿于怀的妻子。

毕竟,在当时的政治和朝纲家族观念下,一介妇人违逆君侯,危及王室,很难再容于世。

而根据考证,引发这一切骨肉相残惨剧的导火索,很可能是曹丕听信了某些小人的诽谤之言。

当时宫中离间之语甚嚣尘上,不乏有人在曹丕耳边生事挑拨,意图离间夫妻恩爱,进而从中渔利。

一旦有人对曹丕诉说了什么关于甄宓的阴谋诽语,足以引发他内心深深的不安和愤怒,这场惨剧就不可避免了。

更有甚者,考虑到甄宓娘家甄氏在朝中的实力不容忽视,他们为了保全在曹丕身边的势力也好勾心斗角。

曹丕若是丧失了足够的信心和决心,很难对如此庞大家族下手,只有在确定夺权稳固的情况下,他才会不惜代价也要铲除这个隐患。

无论如何,曹丕决定赐死甄宓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抉择,其中暗含了太多的权力博弈和家庭矛盾纷争。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位在位的帝王其实也付出了惨重的人性代价,被迫抛弃了曾经的挚爱和幸福婚姻,只为了追求那个所谓的“帝王理想”。

这场惨剧实际上也从侧面反映出,在那个铁腕统治的年代,即使是掌握最高权力的王者,面对权力和亲情的两难困境时,也常常陷于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他们无法对所有的人都“仁民爱物”,必须为国家和家族利益做出艰难的取舍,而曹丕这一决定也为其后来几位曹魏王朝大权在握的亲王储君们树立了一个有争议的先例。

曹丕赐死亲妻的决定从来都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历史话题,在这个问题上很难非黑即白地下定论,它有着复杂的权力和家庭纠葛因素,也是那个动荡年代独裁专制的一个缩影。

我们只能从中窥见一代雄主在追求帝王理想的过程中所做出的艰难抉择,以及由此带来的惨痛代价,对这位在位者而言,甄宓就像是一颗人性的泪珠,最终还是被他亲手抛弃了......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