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务卿的身份,与中国斗了两个月后,一向反华的鲁比奥变了口风

秋山talk 2025-03-21 19:08:11

有着“反华急先锋”称号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对华态度向来强硬。即便是出任国务卿,鲁比奥也没有停止对华抹黑,但与担任议员时相比,他的口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鲁比奥对华口风有了一些变化

今年1月份,在国务卿提名听证会上,鲁比奥曾经放言,中国是美国历史上最强大、最危险、和美国能力相当的对手,是美国在工业上和经济、地缘政治和科技上的竞争者。

然而,以国务卿身份与中国斗了2个月之后,鲁比奥的口风却发生了变化。保守派主持人休·休伊特在与鲁比奥连线时,也将中国称为“美国最大对手”。

鲁比奥却提醒休伊特,现在身为外交官的自己,更倾向于将中国描述为“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而非“美国最大对手”这个说法。

鲁比奥同时指出,美国需要与日益富强的中国建立关系,不互相接触是不负责任的。但鲁比奥补了一句,说要在接触中保持警惕,避免对中国过度依赖。

鲁比奥的这番表态,说明他现在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而这也是国务卿这个职位,给他带来的转变。

鲁比奥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

在担任参议员的时候,鲁比奥可以随便说,不用为结果负责。而且由于参议员这个身份的局限性,让鲁比奥很难全面地认识中国,所以说话做事很多时候凭主观臆断。

当了国务卿就不同了,作为美国外交最高负责人,鲁比奥需要把控美国的外交政策,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也能对各国有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

尽管只做了2个月国务卿,但鲁比奥对中国的认识,肯定与之前有一些不同,所以不再将中国视为“最大对手”,而是相对比较和缓的“最大挑战”。

至于鲁比奥表示必须要与中国建立联系和接触,应该也是深有感触,因为中国在全球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如果不与中国接触和合作,那么美国有很多工作,就无法取得想要的结果。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特朗普最近一直在向伊朗施压,希望伊朗能够重返谈判桌,但是遭到了拒绝。紧接着,中方就邀请俄罗斯和伊朗在北京会晤,就伊核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中俄伊在北京举行会晤

包括伊核问题在内的众多国际和地区问题,如果美国愿意与中国探讨和交流,而不是单方面一味施压,处理起来就会更加轻松一些。

再说到关税问题,在特朗普打响关税战之后,中方果断选择应战。中国的强力反制,反倒是让美国骑虎难下,美国国内的不少产业开始受到影响。

不过,现在中美之间的沟通并不顺畅,导致一些问题并不能得到解决,这应该让鲁比奥更加意识到与中国接触的重要性。而鲁比奥本人依旧遭到中国制裁,外交对话受到限制。

当然,骨子里反华的鲁比奥,对华态度不可能从根本上发生转变。鲁比奥在表态希望与中国接触的同时,给中国划了一条红线,声称中国崛起如果不按规矩来,美国不会同意。

鲁比奥扬言,正是西方国家在经济和贸易规则上的放任,让中国逐渐扩大了其全球影响力,但是中国并没有因为富有,而变得跟西方国家一模一样。

在采访的结尾,鲁比奥再次谈到了台湾问题,声称尽管目前的局势依然紧张,但美国对台政策仍保持一致,反对改变所谓现状。

鲁比奥称美国对台政策保持一致

由此可见,职位不同,确实可以让一个人的看法发生一些改变,但无法让人从根本上发生变化,鲁比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不要指望他会放弃反华主张。

1 阅读:874

秋山talk

简介:国际关系学者、国际问题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