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多

食戟社 2022-07-20 11:08:16

极物君语:和大城市相比,小城没有那么精致,却美在足够烟火,充满人情和温度。

来源:物道作者:物道君

一个炎热的周末午后,有歌声从窗外袅袅传来,仔细一听,是邓丽君的《小城故事》:“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是啊,今年的暑假已经来临,想想在大城市里生活了半年,真的很烦,很热,忽然有一种冲动,好想去小城做做客啊!

图|乌镇旅游 ©是做客,而不是旅游。期待那里会有亲切的朋友在迎接我们,看看美景,吃吃美食,听听小城的故事,消融掉自己的所有角色和负担,真切地走入小小的可爱的生活里。那些让人念念不忘的小城,虽然没有那么精致,却美在足够烟火,充满人情和温度。

图|乌镇旅游 ©

大约每个人在第一脚踏上小城的时候,都会先被周遭的环境给吸引住。记得有一年夏天,桂林的朋友知道我喜欢吃米粉,便盛情邀请我到当地去好好品尝。从高铁下来时,在傍晚的夕阳中走进这个小城的街道,我是怀着美美期待的。可是入眼的瞬间,才发现桂林市区的楼宇并不高,马路也不大,街道甚至有些破破暗暗的,营业了一天的街边摊贩们,甚至卫生都没有来得及做。

而朋友却信心满满地说,“我们这里的人都很好,你一定会喜欢的。”接下来的行程里,确实如此。我们去其貌不扬的小吃店,吃当地论两卖的桂林米粉,不到10块钱就能吃得很饱。老板听到我的口音不是本地人,还笑眯眯地过来问,“粉够不够吃的?不够可以免费加哦。”

晚上在朋友家安顿时,她的家人会帮忙准备好合适的拖鞋,也会提前在客房床头摆上一瓶荷花,让我一整晚都枕着美梦入眠。跟大城市相比,小城确实破败许多,没有那么光鲜亮丽的面貌,那里的人往往也不会关心那些宏大的前途啊、志向啊,更多是日常里实实在在的细节。所以在小城遇到的人,也和在大城市里不太一样。我们平时总是被时间裹挟着往前走,每日里行色匆匆,很难对身边的人给予更多的关怀。

在小城,人们会热情地和你聊天,询问你从何而来,自来熟地和你介绍当地的特色,告诉你哪家店的味道很正宗;也会跟你讲,去什么地方看风景,既好看又省钱。就像歌里唱的,“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找一个日子,去小城做做客吧,也许在那里会遇见一些温暖的人,让我们相信,日子你来我往、互相搭一把地过着,也可以很安心,很踏实。

去小城做客,最大的收获或许是,会有朋友带你去大街小巷,吃遍当地的风味美食。陈晓卿很喜欢去小城探访美食,有一次,他到了江西的小城井冈山,当地朋友请吃宵夜。朋友把他带到了僻静小街的平房处,跟店里的老板娘说,“把这位当成井冈山人处理。”

很有意思的说法。其实我们平时生活在大城市里,也会三步五步就看到一家地方特色餐馆,可是许多人吃过之后,总是摇摇头,“不对,感觉不对。”那些美食大多经过口味的改良,适应了城市人的饮食习惯,却也失去了一些魅力。而陈晓卿想要的,却是美食最地道的那个风味。仿佛一个暗号般,老板娘把桌子在路灯下给他们一支,很快便端上来了许多当地民间的菜式:

一道干煸泥鳅,盘里的泥鳅个头不一,完全是自家不讲究的烧法,却处理得很干净,皮焦肉嫩,让他觉得“吃起来味道很厚”;

一道烩豆皮,看起来也是卖相不佳,各种辅菜随意裸露在豆皮间。可是汤菜非常鲜美,也没有添加味精,味道很天然;

最有特点的是一道猪耳朵,酱制过的猪耳,本身就有浓郁回甘的酱香味,再配上青椒、笋子、熟透的番茄炝炒,成为他当晚的最佳下饭菜。

朋友打趣说,很多外地人觉得这里的菜很咸,怎么你还吃得这么香?其实是因为陈晓卿懂得,当地的很多菜必须用重盐才能彰显味道,而他恰恰最喜欢那些没被妥协过的当地口味的锐利口感。虽然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第一口吃到那些小城美食时,可能并不一定都能接受。要么像井冈山的菜太咸了,湖南菜太辣了,或者云南菜太酸甜了……

可是所谓“地道”,这些美食就是给当地人吃的啊,会适应当地的气候水土,会保留自己的原汁原味,也会成为每一个人记忆里永远不改的家乡味。或许,这也是小城美食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忽然,想去小城做做客了,放下心里的偏见,大胆地对一切新鲜事物动起筷子,像当地人一样吃吃喝喝,感受每一份最真实的人间烟火。

一座小城,长长久久地走过来,它也会有自己的记忆,有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老故事。如果可以,我最想去萧红的故乡做做客,听听那个东北偏远小城呼兰县的故事。在《呼兰河传》中,她就像和朋友拉家常一样,已经把这个小城的各种犄角旮旯都给我们盘了一遍。所以我们知道,那里有一条河,叫呼兰河。

小城只有两、三条大街,十字街最热闹,金银首饰米粮药店应有尽有;东二道街有两家学堂,一所在龙王庙,一所在祖师庙,两个都是小学;西二道街灰秃秃的,晴天烟尘滚滚,雨天满地泥泞,没有什么特色;街道上有个大泥坑,下了雨,变成河,附近的人家就要吃苦头——泥横溅,蚊乱飞,人翻车,淹死马,吓哭小孩子……街道之外的胡同,是小城的人过日子的真实模样:卖烧饼的人提着篮,一路吆喝;卖麻花的走过,又来了卖凉粉的;卖豆腐的收了市,家家户户就该吃晚饭,看火烧云登场了。

听起来,这样的小城真的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辉煌故事,可是就会让人觉得很亲切、很生动,仿佛自己也在这里生活过。其实,大城市里面的人更多,应该更有故事才对,我们为什么还要跑去小城听故事?可是想想,大城市好像总是太大,生活太冰冷,人那么多,熟悉的却没有几个,甚至就连邻居住的是谁都不一定知道,又何来故事可言呢?

而在那些小城里,来来去去就那几条街道,人们在路上遇到了,就会停下来聊聊,哪里的东西卖得便宜了,谁家的小狗又下崽子了。因为有人情的交往,故事才会发生;因为打开门来过日子,故事才会被看见。谈的谈,说的说,那些老故事就这样口口相传着,沉淀着,慢慢酝酿出小城独特、迷人的气质。在这个夏天,去小城做做客吧。你有故事,我有酒,一起坐在江水的尽头,听听身边的人们是怎样努力生活着,也把自己的故事好好地讲下去。

其实,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小城,那里依然生活着许多善良的人、不改口味地吃着本土的风物美食,也在用时间去不断记录、歌唱自己的人情风土和故事。他们不张扬,不热烈,也从来没有想过要争抢什么,只是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年复一年地过着简单的日子。离开了太久的我们,不一定会真实回到小城去生活,但是内心依然会向往,会在心里永远保留着一个小城的模糊身影。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那里走出来,生命中的某种记忆、情感、联结,似乎从未断过。不论我们离得多远,小城,一直安静流淌在那里,永远给予我们港湾式的温暖。一年过半,如果有机会,那就带着这份美好的期待,去小城做做客吧。

参考资料:

陈晓卿,《至味在人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萧红,《呼兰河传》,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