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仁与妻子很是相爱,两个人在乱世中相识,相知,相爱。
蒋仁的妻子温柔,善良,她欣赏蒋仁,懂他的宁折不弯,她用竹子来比喻蒋仁。
出逃的前一天夜里,妻子将一个贵重的手镯给了蒋仁,并暗暗发誓,会等他回来,那时,将蒋仁的两个孩子还小,一个7岁,一个4岁。
所有人都说蒋仁逃了,或许死了,不会再回来了,可妻子不信,一直等着他。
蒋仁再次得到妻子的消息,没成想是妻子的死讯,妻子被迫改嫁的前一天夜里投河而死,以死捍卫与蒋仁的感情。
妻子死了,两个孩子也下落不明,生在乱世,太多的不安,不幸充斥着。
蒋仁每每看着亡妻发黄的相片,内心的愧疚,悔恨如潮水般向他席卷而来。
蒋仁对亡妻念念不忘,那他为何会爱上琼瑶呢?
其一,蒋仁和琼瑶两个孤独地灵魂。
蒋仁在学识上,不论古诗词还是篆刻书画,每一样都拿得出手。
他的衣服永远穿戴整洁,衬衣的领子立挺,西装的裤子笔直有型,他的宿舍也收拾得整整齐齐。
私下里他又离不开烟和酒,说到底,他的灵魂是孤独的。
蒋仁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不去刻意讨好同事,也不善于人际关系和应酬的周旋。
在学校,没有一个同事与他交心;在生活上,他的妻子死了,孩子下落不明。
他心里的愁苦,烦闷,只能寄托于烟和酒来麻痹自己。
他唯一欣慰的是学生们对他的崇拜和欢迎。
琼瑶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弟弟妹妹学习成绩优秀,唯独她考试成绩不及格,不论她多么用功,那些数学,物理就是没法听进去。
在她撒娇的年纪,她跟着父母在逃难的路上,安稳下来后,母亲要到夜校教书,她放学后要照顾弟弟妹妹,还要给弟弟妹妹做饭,而她也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却已经像个小大人一样了。
父母偏爱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为这个家争光,她像一朵无人关爱的小草,自生自灭着。
有一次,琼瑶在整理书架,弟弟非要给她画像,她不配合,弟弟将一整塑料袋的水泼向她的书架。
她生气极了,和弟弟扭打着,父亲看见了,她本想和父亲告状,谁知父亲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偏袒弟弟,责怪她为何要打弟弟。
她的委屈,难过,不被父母看见。
十七八岁的年纪,她却生出厌世的情绪,她的内心敏感,自卑,孤独,她找不到一个出口。
说到底,蒋仁和琼瑶不过是两个孤独的灵魂。
其二,相互救赎,有爱却无缘。
蒋仁细心地捕捉到了琼瑶的孤独与敏感,在她的周记和作文本上,他总是批一大段话语,或者写下诗词。
他对她与其他学生总是不同的,他肯定她的聪明与文学天赋,他这份不同与关心让琼瑶的内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琼瑶一日日陷下去,一同陷下去的还有蒋仁。
一开始,他以为自己只是把她当成女儿来疼惜,后来他克制自己,压抑这份感情,他会看着亡妻的照片自责,觉得对不起亡妻,辜负了她。
可是琼瑶的勇敢让他震撼。
这个十八岁的小女孩,她爱的那么坚定,那么勇敢,他一个四十几岁的人又如何退缩呢?
蒋仁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虽说爱情是两个字的事,可是身份与年龄的悬殊总是会被人议论,我们生活在人群里,自然要顾虑他人的看法。
就算不顾他人的看法,琼瑶的父母也不会同意的,社会舆论也不会认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会说的很难听,这样的阻力是巨大的。
琼瑶怕了,她怕毁了老师,她怕那些流言蜚语伤了老师,她一度不再去找老师。
孤独,蒋仁意识到了这么多年被自己忽视的孤独,他总以为用烟和酒就能吞噬掉孤独,就能掩饰内心的空虚。
琼瑶的出现为她孤独的内心照进了一束光,当琼瑶不再找他时,他清楚地感知到了孤独。
唯有爱才能相互救赎,琼瑶与蒋仁老师的爱情虽然不被世人理解,但彼此的爱意浓烈,真切,纯粹。
他们的感情发乎情,止乎礼。
蒋仁是爱琼瑶的,他疼惜她,爱护她,尊重她,生怕自己毁了她。分开后,孑然一身,没有再娶。
只能说,这段感情有爱但无缘。
参考资料:琼瑶《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