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综合报道,先是3月24日,韩国宪法法院驳回了对韩国国务总理、代总统韩德洙的弹劾动议。这一判决让韩德洙在停职87天后重掌代总统职权,且2天后,首尔高等法院也宣布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二审无罪,彻底推翻了一审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的判决。
韩国2场司法判决交织,将韩国总统尹锡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悬崖边缘。
韩德洙弹劾案的核心争议焦点在于其当时是否协助尹锡悦执行了违宪的“紧急戒严”措施。2024年12月,尹锡悦突然宣布戒严,引发朝野震动,随后在国会压力下取消。在野党指控韩德洙作为代总统未能阻止戒严,并拒绝任命宪法法院法官,构成“滥用职权”。但宪法法院最终认定,韩德洙的行为“未达到足以剥夺国民信任的严重程度”。

韩德洙
这一判决看似为尹锡悦阵营注入强心剂,实则暗藏玄机。法官在裁决中回避了对戒严令本身的合法性判断,仅聚焦韩德洙的个人责任。更关键的是,宪法法院的8名法官中,有2人(赵汉畅、郑亨植)直接质疑弹劾程序的合法性,认为针对代总统的弹劾需国会200票以上通过,而非简单多数。这一人数和立场,可见尹锡悦在韩国宪法法院的支持数并不多。
李在明案的二审逆转,彻底打破了执政党通过司法手段阻击在野党领袖的战略。检方指控其在2021年总统竞选期间“谎称不认识涉腐官员”,但二审法院认定其陈述“未构成虚假事实”。这一判决不仅让李在明重获政治生命,更让共同民主党士气大振。最新民调显示,李在明的支持率高达35%,远超其他潜在候选人。

李在明
若尹锡悦弹劾案最终通过,韩国将在60天内举行大选。此时李在明若保持自由身,几乎笃定成为共同民主党候选人。反之,若韩国检方继续上诉至最高法院,且最高法院在大选前维持原判,李在明将被剥夺选举权,共同民主党将陷入群龙无首的困境。
但这里有一个时间差,那就是上诉至最高法院并得到审理,时间将是几个月。这一“时间差”成为左右韩国政局的关键变量。正如韩国媒体所言,执政党试图通过司法“围魏救赵”,但李在明的无罪判决已让尹锡悦失去了最后的“保险栓”。

尹锡悦
尹锡悦当前面临的危机,远超韩国宪政史上任何一位总统。宪法法院对其弹劾案的裁决迟迟未出,民调却显示60%的民众支持罢免他。更致命的是,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已定于4月14日对其“内乱罪”进行首次公审。根据韩国法律,总统对“内乱罪”无豁免权,若罪名成立,尹锡悦可能面临终身监禁。
宪法法院的法官们深知,无论判决结果如何,都将引发大规模抗议。若驳回弹劾,支持在野党的民众可能走上街头;若罢免总统,保守派势力或将重演“烛光革命”。这种僵局下,韩德洙的复职被解读为“过渡方案”。若尹锡悦被罢免,韩德洙将负责筹备大选,确保权力平稳交接。

韩国宪法法院
韩国2场司法判决背后,韩国政治版图正加速重构。共同民主党凭借李在明的无罪判决,重新掌握民意主导权;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则因尹锡悦支持率低迷,仅23%,陷入内部分裂。所以一旦尹锡悦弹劾通过,韩国重启大选,李在明获胜的概率不说百分之百,至少也是一半以上。
未来2周,韩国宪法法院对尹锡悦弹劾案的宣判将成为“终局之战”。若尹锡悦被罢免,李在明将大概率赢得大选,推动韩国重返进步主义路线。若弹劾被驳回这一小概率事件发生,尹锡悦虽能续命,但刑事审判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仍高悬头顶,其政权合法性将彻底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