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画家李青萍:被刘海粟誉为画坛先驱,最落魄时以捡垃圾为生

建锋阅览过去 2024-11-18 15:30:52

她是天才美女画家,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

有人称她为美术界的萧红,与潘玉良、方君璧、关紫兰、孙多慈、丘堤并称“民国六美”。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她俨然是无数男人心里的女神。

徐悲鸿给她画肖像、为她的画展站台,刘海粟感慨地说:“能够成为画坛先驱的,只有我和她。”

然而,这样的人,却捡了10年垃圾,最落魄的时候,需要靠寺庙施舍救助,连小孩子都能肆意打她骂她。

她就是李青萍,一个被世人遗忘的天才少女画家。

李青萍原名赵毓贞,又名李瑗,频繁更换的名字,恰恰印证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

李青萍1911年出生在荆州的大户人家,祖父是马来西亚华侨。

但殷实的家境,并没有赋予她自由婚恋的权利。

李青萍15岁就被逼着嫁给一个军长,她宁死不从,在订婚前夕偷偷逃婚,跑到了武汉。

为掩人耳目,本叫赵毓贞的她,改名李瑗,铲除一切可能被认出来的风险,改的名字跟原名没有任何相似之处,连姓氏都改了。

李青萍喜欢画画、音乐,她便借此机会,一路逃到了武昌,进入武昌艺专系统学习绘画、音乐。

当时,李青萍学的是国画,但学了一段时间,李青萍发现,国画虽好,但她跟国画之间缺了点意思。

1932年,李青萍转投西画,并顺利考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也就是上海美术学院前身。

不得不说,及时修正未来方向很有必要,因为在毕业展上,李青萍的画就被一位大师相中了。

他站在李青萍两幅画前面,细细品味不停念叨:“好一个新派女画家!”

也是这个人,赐予了她未来显露画坛的新名字“李青萍”。

起初李青萍觉得他有些面熟,但想不起是谁,直到她的恩师汪亚尘带着她去见挚友。

而这位挚友,当初画展上李青萍见过的人,正是徐悲鸿。

汪亚尘知道李青萍一路走来不容易,有意将她引荐给徐悲鸿,让她少走些弯路。

徐悲鸿说:

“她的色彩感很好,也很有灵气,透视和线条基础不差,作品融入了国画的写意、江南民间美术、楚艺术的影响,这都是难能可贵的。”

徐悲鸿作为她画艺道路上的前辈,甘愿弯腰提携后辈,给李青萍画肖像、为她的画集写序,齐白石也邀她办画展。

当时,恰巧西洋画刚引进中国,李青萍放肆大胆的用色、对具象的打破,意外很契合印象派的灵魂。

李青萍很快在画坛上闯出了自己的名声,甚至上个世纪40年代,一张合照的流出,让李青萍被誉为美术界的“萧红”。

(左一李青萍)

有人更是大胆断言,李青萍绘画水平比肩徐悲鸿、齐白石,日后定是超一流画家。

如果没有后来那几场灾难,或许李青萍能名留青史,而不是现在这样,世人根本不知中国画坛上曾诞生过一个天赋型画家,她叫李青萍。

李青萍毕业后,前往吉隆坡工作。

也是在那里,李青萍遇到了第二位人生导师,沦为橡胶工的印度泼彩画家沙都那萨。

沙都那萨绘画很新奇又大胆,经常将20平米左右的画纸直接平铺在地上,再把颜料一股脑倒在椰壳里,连同椰汁一起搅匀,先往纸上泼颜料,再拿笔勾补一番。

李青萍深受震撼,又进一步放开了画风,她的灵魂不断与画纸碰撞,李青萍也愈加沉迷画画。

李青萍回国后,身为前辈的徐悲鸿、刘海粟纷纷为她的画展站台。

了解过徐悲鸿、刘海粟之间故事的人就知道,他们两个人能一同出现在同个场合,多么难得。

其实,李青萍刚从吉隆坡回国之际,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

刘海粟就劝过她在国外待着,而且李青萍当时也有英国护照了,长久在英国待着不成问题。

可李青萍执意回国,全国各地巡回办展,将所得的钱款全部捐给抗战牺牲的烈士家属。

也因此,李青萍在业内名气更旺了,追捧她的,有纯粹喜欢她的画的,也有仰慕她的绝美容颜的。

(左一李青萍)

曾有一位高官的女儿给她写信说:

“我简直被您的气质惊呆了!

您穿着咖色细纹西装,戴软边小帽,鼻梁上架着精致水晶石眼镜,手上拿着一双雪白真丝手套,我只敢躲在树后偷偷看您。”

有位热爱绘画的上海少爷,喜欢李青萍入骨,几次大阵仗跟她求婚,可是李青萍全都拒绝了。

似乎在画画里找到了家后,李青萍就不需要男人再给她一个家了。

就这样,李青萍凭借着人美画更美,挤入潘玉良、方君璧、关紫兰、孙多慈、丘堤的美女画家行列,成为民国六美之一。

但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美丽在某些时候是枷锁,自古以来美人都是命运多舛的。

李青萍从封建家族走到画坛,需要投入一百二十分心力,勤奋刻苦才能等到两三伯乐,而毁掉一个李青萍,只需要两三句谣言。

1946年,一次办画展路上,李青萍病倒了,当时的医院不是什么人都能医治的,得讲身份。

李青萍一个大名鼎鼎的画家身份起不了任何作用,她一时冲动冒名谎称是某个人的亲戚。

顺利得到医治后,李青萍也因此摊上大麻烦。

几年后,她受到两派双重调查,帽子一个接一个扣在她头上。

李青萍画不了画了,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需要反反复复出入监狱,接受一次又一次的审问。

家里所有的作品、包括存折全部被没收,李青萍被下放劳改,差点闷死在煤堆里。

好不容易熬过来了,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李青萍身无分文,只能推着个四轮轴车,到垃圾堆捡烂菜叶吃。

当她在捡垃圾吃,没人记得她是当初那个美女画家李青萍,但当人们嘴巴寂寞了,急需嚼一嚼舌根才能缓解,大家又记起了她。

她推着四轮车捡垃圾的时候,常有小孩子追在她后面,拿棍子打她的背,用砖头砸她的头,骂她是某某某的小老婆、走狗。

别人骂得越凶,她越记得自己是李青萍,自己还是李青萍。

“不管是打她、骂她还是揪她的头发,有人提着她的双脚倒拖着,她也从来不喊不哭,默不做声。”

有人觉得她这样苟活着真没意思,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还有人很认真问她,为什么不去死啊?

李青萍坚定摇摇头说,自己还要活下去,别人又不解,活下去有什么用?

李青萍说:“只要活下去,我还能画画!”

她偷偷捡别人不要的小学生练习本、日记簿、会计用过的旧账册、照相镜框的背板、塑料布……

连裁缝丢掉的布头,李青萍也视如珍宝,拿回去当作画布,继续画画。

那时,她已经没有粉丝,她画给满屋的苍蝇看,画给来去自如的老鼠看,仍甘之如饴。

但昔日的绘画世界,早已不能为她遮风挡雨,之后李青萍又被扣帽子,处境更加难了。

从1952年开始,这样的生活,李青萍几乎过了三十多年,捡了10年破烂,卖自来水5年,糊纸盒子2年,全靠这些零零碎碎养活自己。

很多时候,她只能去寺庙讨口饭吃,曾救济过李青萍的宏法大师说:

“我当时看见李青萍走路一跛一跛的,进了寺院就要她把鞋脱了给我看看。

她的鞋子不仅底子开裂,而且一只是布鞋,一只是胶鞋,10个脚趾头都是鸡眼,鸡眼足有半寸高。”

李青萍平反的时间来得很慢,1986年她才算完全洗清自己。

作为归侨,她每月可以领到20元的生活费,还有额外补发的300元工资。

李青萍果断拿这笔钱,在家里办了个私人画展。

李青萍的家很小特别小,“她的家就是一张小木床,上面只有一堆稻草。被褥没有,灶炉锅碗盆什么都没有。”

她的画里没有无病呻吟,有的是涅槃重生的渴望,所以这样几幅画挂在家里头,仿佛如同垃圾堆长出了新生。

一生浮萍般的生活,唯有在画中才能获得片刻宁静,晚年的李青萍,偶然犯高血压。

她的养女李美璧回忆:

“有一次妈妈犯高血压卧床,凌晨四点,她突然觉得自己好些了,便叫我帮她把桌子抬过来,她要画画。她就是一个画痴。”

2004年,93岁的李青萍在荆州寓所去世,临终前,她只交代了一件事:把她床底下那一箱画捐给国家。

希望不要嫌弃那箱画有些潮湿、破损,也请大家放心,她已经干净了,这些画也是干净的。

下面是李青萍作品欣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