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东,1887年出生于辽宁宽甸,由于其家境殷实,幼年时曾读过几年私塾,16岁开始掌管家业。
后来,因家道中落,谢文东不得已携全家逃往凤城县避难,之后又从凤城县逃到吉林省依兰县土龙山居住。
刚到土龙山时,由于人生地不熟,谢文东一家生活过得比较困难,但经过其五六年的经营发展,竟成为了名震一方的地主,谢文东还当上了依兰县第三区第五保的保董兼自卫团长。
1934年,土龙山的农民为反对日寇掠夺土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暴动,期间,谢文东还被选为领袖,并组建了民众军。
后来,由我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为了联合一切抗日武装力量共同抗日,便将谢文东领导的这支民众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谢文东任军长,主要活动在依兰、勃力、方正一带。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谢文东竟然是一个卖主求荣的无耻之徒。
1938年,日寇对我东北抗联发动大规模讨伐,谢文东见情况不妙,当即便倒戈投降了日本人。
谢文东的投降,直接导致东北抗联第八军就此瓦解,极大削弱了我抗联部队的力量。
从这之后,谢文东开始充当日军的爪牙、刽子手,带领日寇到处捕杀我抗联战士及其亲属,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也不放过,犯下了诸多不可饶恕之罪行。
按理说,这样的无耻之徒,在抗战胜利后是应该受到人民的审判的,但事实却没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了抢占东北,在其正规军还未抵达之前,率先派人收编东北各地的土匪、伪军、伪警察等,并对其冠以所谓的“先遣军”、“光复军”、“挺进军”的名义抢夺地盘,以巩固其在东北的统治地位。
谢文东作为当地有名的土匪之一,自然也在国民党的拉拢范围之内。
当时,在合江地区的各股土匪中,当属谢文东的实力最强,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到之处,民众皆怨声载道。
我军进入东北后,首要工作就是剿匪,活动在南满地区的大股土匪很快被我军消灭,但活动在北满地区的土匪,因我军兵力不足,所以未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1946年9月30日,东北局发出了《关于加紧进行剿匪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地在冬季来临之前,彻底肃清匪患。
当时,在东安、鸡西、勃力、林口、密山一带活动的土匪主要有四股,即所谓的“四大旗杆”,他们分别是:国民党委任的第十五集团军上将司令官谢文东、第十五集团军挺进军中将总指挥张雨新、东北挺进军第一集团军支队上将司令官李华堂,以及惯匪孙荣久。每股土匪有千余人之多。
从10月18日起,时任合江军区司令员贺晋年将军和三五九旅副旅长谭友林将军,率领剿匪部队在依兰境内展开了对谢文东等大股土匪的清剿任务。
为了将谢文东匪众一网打尽,贺晋年和谭友林亲自谋划部署:当时谢文东就在牡丹江西,想要活捉谢文东,消灭这股土匪,当务之急就是派兵迅速进入大夹皮沟,将谢文东南逃之路给堵死,同时还要封锁牡丹江西岸所有渡口。
这样,北面有依兰独立团把守,东面是老爷岭,谢文东无疑成了“瓮中之鳖”。
但谢文东十分狡猾,他知道不是我军的对手,因此他从不与我军正面交锋,而是且战且退,凭借着他多年经营的巢穴,辗转各处。
剿匪指挥部经过分析后,认为:仅仅靠追击是很难快速、全部消灭这群土匪的,因为他们在此地经营数年,其匪巢遍布各地,可以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
所以,想要将这伙土匪全部消灭,首先还是得摧毁匪巢,切断匪群的粮食来源。
此举果然有效,经过我剿匪部队连续搜剿、袭击,土匪的巢穴、粮食尽数被我军摧毁。
没有粮食来源的匪徒们只好宰马为食,但由于没有盐巴,土匪们一个个四肢无力,加上马肉不太好消化,匪徒们又开始陆续生病。
他们白天害怕我军跟踪,晚上又怕我军袭击,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一些匪徒开始出现了动摇。
但顽固不化的谢文东却还想给匪徒们打气,说什么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挺过去就能享受荣华富贵等等。
然而,谢文东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一天,他率领匪徒们从五道河子下山,企图偷渡牡丹江,结果遭到我守卫部队的猛烈打击,又被迫退了回去。
但谢文东仍不死心,他带着匪徒们向北三十里的能能沟奔去,结果还是遭到了我守卫部队的顽强阻击。
遭此大败的谢文东,只好率领残部躲进深山。
为了瓦解土匪,部队还专门派了两名老乡进山劝降。这两名老乡都是附近有名的猎户,进山后很快便找到了谢文东这伙匪徒。
狼狈不堪的匪徒们迫不及待的向他们索要食物,一边吃,一边问他们:八路军杀不杀我们?我们能逃得出去吗?
老乡说:“主动投降的不杀,山外到处都是民主联军,你们根本逃不出去。”
听到此话,匪徒们开始动了投降的心思,个别土匪甚至高喊:不干了,下山投降去,还能留条活命。
气得谢文东站起来怒吼道:这不过是共军的宣传,别上当。说着还让手下将这两个老乡拉去枪毙。
在此危机时刻,我搜山部队及时赶到,手榴弹、子弹全部向匪徒们招呼过去。受到惊吓的匪徒们四散而逃。
经过我搜山部队几天的搜剿,谢文东此时已经成了光杆司令,而为了活命,他是不可能待在深山老林里的,他一定会出来找吃的,并伺机渡过牡丹江逃跑。
在这样的情况下,贺晋年和谭友林商量后,决定派出小股部队对这一段江岸的各个山头进行搜索。
同年11月20日,徐肖冰和三五九旅五连副连长李玉清和二排长刘书颜带领十几名战士,化妆成土匪,进山搜剿。
当他们来到一处名叫四方台的山头时,忽然发现山坳里的一个小山神庙前,有一个正耷拉着脑袋跪着的胖子,身边还有几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家伙。
李玉清感觉到这伙人很可疑,当即便带人摸了上去。
他们悄悄地摸到跟前后,只听这个胖子嘴里念念有词:“神灵保佑,保佑我们父子性命安全……”
李玉清一听,心中大喜,这个胖子就是他们苦苦搜寻的匪首——谢文东。
李玉清当即便从腰间拔出手枪,大喝道:“谢文东,举起手来!”
但土匪们哪里会乖乖束手就擒,他们回过神来后,立即开枪向我军射击,企图逃跑。
刘书颜立即带领战士冲了上去,一阵激战后,三名匪徒被击毙,但为首的胖子却仍利用地形继续负隅顽抗。
为了拍摄到这一珍贵的历史镜头,徐肖冰不顾生命危险,扛着摄像机径直冲到了战斗最前线。
躲在一棵大树后面的胖子没见过摄像机,还以为是我军的一门大炮对准了他,被吓得浑身哆嗦,当即便举手投降了。
但老奸巨猾的谢文东并不想束手就擒,还想耍花招,他颤颤巍巍地抬起他那肥硕的脑袋,连声说道:“我不是谢文东,我不是谢文东!”
在进山搜剿前,战士们早已对谢文东有所了解,他为人迷信,喜欢用鬼神之说来迷惑匪众,而且其体型肥硕,还是个光头,很好辨认。
一个战士冲上去一把将他头上的破帽子给拽了下来,露出了光头,李玉清说:“胖秃子,不是你是谁?”
此时,谢文东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的一样,瘫软地坐在了地上,战士们立即用绳子将他和其他匪徒绑起来。
罪大恶极的谢文东,就这样被我搜山小队给活捉了。
1946年12月3日,在勃利县经过公审后,谢文东被执行枪决,其首级先后在林口、佳木斯等地“悬首示众”,沉重打击了残余匪敌的嚣张气焰。
不是被蝴蝶迷打死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