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由国家教育部命题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全体高三参加的“八省统考”的数学试卷正式出炉。本次试卷结构依旧采用去年的19题结构,那些造谣今年试卷结构要变的言论可以停止了。试卷结构和题型格局延续新高考模式,控制阅读总量,减少繁琐运算,科学设计难度梯度,体现“多考想的、少考算的”理念。 部分题目解法简单明了,避免繁难运算,有助于引导学生走出“多刷题、算得快”误区,提升高考试题对中学教学的导向作用。
大部分试题强调核心概念和基本计算,前7个单选题题干简洁、运算量小,多选题需对每个选项判断,其他题目也多围绕核心概念展开。
以椭圆、立体几何等题目为例,说明试题在考查计算量的同时,更注重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强调概念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提升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性。
试卷符合“依标命题、源于教材”理念,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和课堂,注重减量提质,对教育评价有积极导向作用,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科能力和素养,将概念讲透,培养学生思维和素养。
单选基本就是5分钟速痛模式,毫无难度
第9题考查圆锥曲线知识及数形结合思想
第10题以人工智能为背景
第11题以三维拓扑学为背景,考查创新思维和能力,引导复习注重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培养。
第15题考查统计思想方法及应用,引导教学基于课标、用好教材。
任何的试题分析,都有老生常谈的嫌疑,这次也不例外。但反过来说,能否从这次试题中,窥测到一二,
不管是什么样的试题,都会有大比重、高分值的基础题,而这一部分才是重中之重的关键所在。是得分的关键更应该是平时复习的重心在这份试卷中,1,2,3,4,5,6,7,8,9,12,13,14,15,16,17,18(1,2),19(1)都算是基础的范畴,是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整整120分。这部分试题,不会附带任何高颜值和特异性。在平时的学习中,更是司空见惯,屡见不鲜。但要完整,彻底地把这一部分的分值都得到,还是需要雄厚的基本功的。一道题什么叫会?得了分才叫会!得了满分才叫彻底会!不能眼高手低,不能想当然。
运算是数学的童子功,轻视不得,也马虎不得。这份试卷中,运算量颇“丰”。就一个15题算大X的平方,估计得玩掉不少的学生。高考一定会考运算的,十几年的数学学习,你是伴随着运算长大的啊。反映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不能在思想上轻视运算,认真算,仔细算,算中锤炼自己的运算、化简变形、恒等变换、因式分解的能力,这些都属于运算的范畴。运算是个大范畴,离开运算,数学寸步难行。不能期望,所有题都见过,每一次的大型考试,都会有凤毛麟角的新题出现。比如这次的11题,早已跨越了学段,高中讲过吗?怎么会呢,高中怎么会专门学习编绳子呢。以三维拓扑学为背景,考查创新思维和能力,引导复习注重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培养。莫名其妙的,横空出世,横扫一切,其实我觉得他考察的是空间像能力。这样的题不用大书特书,没法准备,到时候就看缘分了。立体几何压轴成了这份试卷中意外之外的意外。这一点,也不用过分惊奇,虽在“意料之外”,但完全在“情理之中”啊。谁又敢说,立体几何一定不能压轴呢。那么,2025的高考是不是一定会立体几何压轴,还真不好说,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有人可能要说,这次的八省联考不是教育部牵头命制的吗,那不一定带有明显的导向性吗。那倒不一定,这次安排立体几何,可能就是为了打破人的惯性思维,打破2024刚刚形成的惯性。高考大题六变五,也可能就是为了打破高考八股,给高考试题,留出更大的灵活自由空间。从这次的八省联考试题中,真正窥测到了什么。那就是:高考复习没有捷,没有窍门、没法赌题。大部分题不用赌,用赌的题,赌不中!
只有踏踏实实,秣兵历马,勤学苦练,才是正道中的正道,才是捷径中的捷径。
“人间正道是沧桑”高考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