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西游记中,每次师傅被抓走八戒就要分家的情景是真的。当年,西游记剧组发生了很多矛盾,背后都是因为利益。
正是这些矛盾,让杨洁导演后悔接拍西游记,每次谈及这部作品内心都会隐隐作痛。
当年杨洁接到翻拍《西游记》的任务时特别激动,大声跟领导保证一定完成任务,结果看到上面的拨款金额瞬间傻眼了,其他的三大名著都是700万起步,唯独西游记只有200万。
杨洁马上就明白,领导对翻拍《西游记》根本不抱希望,怕杨洁拍不好,不想投入这么多经费。
杨洁血气上涌暗暗发誓一定要拍好这部戏,哪怕自己垫资也要把它拍完。
就这样,杨洁和丈夫王崇秋踏上了漫漫取经路……
杨洁导演通读完原著研究了几遍剧本,粗略算了一笔账,200万的拨款刚好可以拍完全集,不过演员的片酬必须压得很低。
结果却在这关键的一步让杨洁导演犯了难,与六小龄童、马德华等主演谈的片酬是60块钱,片酬虽然低,但是比其他演员还是高一点。
演沙僧的闫怀礼就只有50块钱,定好了这三位演员之后,还差唐僧的扮演者迟迟没选到合适的。
于是杨洁去北京电影学院选人,看中了毕业班的汪粤,结果年轻气盛的汪粤根本就没做好吃苦的打算。
当时杨洁让汪粤去寺庙里体验生活,汪粤却只在寺庙里待了十几天就回来了,因为庙里蚊子太多让他无法安然入睡。
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在拍摄过程中,汪粤竟然又去接别的戏。
杨洁导演对此很生气,让汪粤要么安安心心留在这里演唐僧,要么就直接走人。
汪粤想了一会,觉得演唐僧本来片酬就这么低,以后还有可能限制戏路,于是就干脆收拾东西离开了剧组。
汪粤离开之后,杨洁不得不马不停蹄寻找接替者,找来找去就找到了圈内小有名气的小生徐少华。
徐少华长得眉清目秀斯文儒雅,第一眼看过去更适合唐僧这个角色,杨洁导演也对徐少华很满意。
可唐僧戏份多,几乎每一集都要待在剧组,慢慢地徐少华心里开始觉得不太平衡。原来他私下打听过六小龄童和马德华的片酬,竟然比他这个“师傅”的片酬还要高10块钱。
等到拍女儿国那一集的时候,重头戏都在唐僧这里,杨洁考虑到这一点,便提出给徐少华加10块钱片酬,提高到55块钱片酬。
可就在算钱的时候,徐少华依然让杨洁加钱。
自此徐少华与剧组矛盾越来越大,也为他日后弃演埋下了伏笔。
不久之后,徐少华报考的演艺学校通知他,让他赶紧回学校,徐少华以此为借口离开了剧组。
杨洁无奈,只能继续寻找下一位接替者。这才有了之后迟重瑞饰演的唐僧。
一个最重要的主角却三次换人,杨洁导演何尝不知道这是拍戏大忌,但因为利益而产生的矛盾是最现实的,也是最无奈的。
除了唐僧,还有一个角色也成了杨洁导演心里的一根刺。
当时杨洁导演在选白龙马的演员时,看中了外表俊朗英气逼人的王伯昭,谁知王伯昭太抢手,在杨洁之前就有好几个导演找他,而且开出的片酬也都比杨洁高,因此王伯昭婉拒了杨洁导演。
没过几天,杨洁又找到了王伯昭,他还是以脱不开身为借口拒绝了。就这样找了几次之后,王伯昭也不好再推脱,就想了一个办法,跟杨洁导演开口要了1500块钱的片酬。
杨洁导演一听到这个片酬吓了一大跳,这片酬比六小龄童他们演整部戏的片酬都高,对于当时本就拮据的西游剧组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杨洁导演还是力排众议答应了王伯昭,王伯昭也很惊讶,可事已至此只能跟着杨洁导演来到剧组。
小白龙是剧中的配角,戏份并不多,不过那时的王伯昭名气已经很大,其他演员纷纷来找王伯昭搭话,还有来要签名,甚至求王伯昭以后多多关照的。
这样的情景让他心里好受了一些,至少可以安慰自己,片酬和演员知名度成正比。
但多年后回忆起来,王伯昭依然愧疚难当,要是这一千多块钱不是花在他身上,而是花在特效上,或者购买设备,也许当初这一版的西游记就不会被外国观众嘲笑。
所以杨洁导演心里的遗憾,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除非时光倒流,除非当年她拒绝接拍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