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以“算账”为借口,要求乌克兰以稀土、油气等战略资源,来抵偿美国自俄乌冲突以来的“巨额援助”,总价码高达5000亿美元。面对这份被外界称为“21世纪经济殖民契约”的条款,据CCTV国际时讯2月20日报道,泽连斯基虽然强硬表态说“绝不出卖国家”,却又进退两难,既要倚仗美国军援抵御俄罗斯攻势,又需竭力避免国家命脉沦为谈判桌上的筹码。
特朗普的“讨债”逻辑,与其地产大亨的思维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他反复强调美国已为乌克兰投入“3000亿至3500亿美元”,不过,这一数字与乌克兰官方统计的760亿美元实际到账资金相差近5倍,美方所谓“援助”其实大多数都流向了洛克希德·马丁等军火巨头的生产线。在协议草案中,美国要求掌控乌方50%的矿产收益、港口运营权及法律豁免权,甚至规定争议由纽约法院管辖,还通过“联合投资基金”将触角伸向能源、基建等核心领域。更加过分的是,条款规定所有争议须由纽约法院裁决,且美方享有主权豁免权,这相当于在法理上剥夺了乌克兰的诉讼权利。
特朗普的逻辑,就是将国际援助视为“投资”,要求乌克兰用资源“分红”。不过,这种将国家间关系完全商业化的做法,本质上是赤裸裸地榨取乌克兰的最后价值,要知道,这些条款早超过了援助的1000亿美元了,非常类似于19世纪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因为协议对乌克兰最迫切的安全保障只字未提,既无北约成员资格承诺,也无长期防务合作框架。
可是,泽连斯基要是敢拒绝协议,那代价是可想而知的。当前乌克兰每日军耗超1亿美元,七成防空系统依赖美制装备,特朗普早已放话“不签就断供”,另一边还跟俄罗斯在沙特谈判,这下轮到泽连斯基着急了,一方面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展示矿藏地图,宣称“愿与美国合作开发资源”;另一方面又声称“资源不容交易”,这种矛盾的表态,其实是为争取欧盟支持、延缓美国施压的缓兵之计。
特朗普的强硬策略,以及在沙特跟俄方谈判排除乌欧的做法,可想而知会让欧洲和乌克兰团结起来。比如德法领导人就抨击协议“自私短视”,英国甚至表态“考虑派兵援乌”,还跟乌克兰此前签订了“百年援助协定”。可见,欧洲既担忧乌克兰资源被美国垄断,影响自身能源安全,更是警惕“美国优先”会动摇战后国际秩序。与此同时,俄罗斯估计已经乐开花了,美俄谈判消息出炉后,俄方借机渲染“西方抛弃乌克兰”,借此来削弱乌民众“抗俄”士气。
对乌克兰而言,绝不是美国换了个特朗普政府那么简单,因为美国在支持乌克兰的时候,其实考虑到的并非所谓“民主”价值,而是将其视为可压榨资源和利用来削弱俄罗斯的工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