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典型美国大学生的生活:1/3时间完成课程,1/3时间参加社团活动,1/3时间打工挣钱。 在美国大学的食堂、图书馆、大学校队和宿舍里,都有大学生打工的身影。
为了能够让孩子更早地学会独立,美国父母会让年纪较小的孩子做一些送报、送牛奶和修剪草坪的事情,认为这样能够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美国的大学生,除了要应付繁重的功课外,还要参加社团、参与社区活动、学校的兼职以及校外兼职等,提早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为今后找工作打下基础。
据统计,我国大学生90%的钱来自父母,仅有5%来自兼职,5%来自奖学金。与之相比,美国大学生只有50%的钱来自父母,兼职占35%,奖学金占15%。
我们大多数父母对孩子们投入过多的照顾,宁愿自己节省,也不鼓励孩子去打工。但是,美国的父母都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他们鼓励孩子去打工,自己赚钱。
因此,我国大学生与美国大学生相比,独立性和动手能力差别最大。
同学想去美国留学,如何培养自己的独立性?
1.准备工作
首先,同学需要提前了解美国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以避免文化冲突。其次,需要提前了解留学城市的气候和环境,做好相应的衣物和生活用品的准备。
同学还需要准备申请好签证、购买机票和准备旅行所需的文件等。
2.社交能力
在美国读大学,独立生活需要良好的社交能力。同学需要主动与室友和同学建立联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交活动,拓宽人际关系。
同时,同学需要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学会与他们友好相处,建议加入学生社团、参加志愿者活动等,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3.精打细算
在美国独立生活中,同学需要学会有效管理自己的费用。 同学需要制定一份合理的预算计划,对每项开支进行详细规划。
例如,美国大学生从小就开始打工,即使有足够的钱,也会选择和同学合租,而不会要求单独租房。只要是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不乱挥霍”共识,日常生活支出精打细算。
4.学习成绩
在美国留学生活中,GPA分数和学习成绩很重要。同学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
建议注重课堂参与和课后作业,积极与教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此外,需要重视学术诚信,遵守学校的规定,不抄袭和作弊。
5.注重锻炼
保持身心健康对于留学生活至关重要。同学需要关注饮食健康,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依赖快餐和垃圾食品。
建议注重锻炼身体,选择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或者健身房。此外,需要注意心理健康,及时处理压力和困扰,寻求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