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向毛主席求情,希望宽大处理陈璧君,陈:我情愿监狱度余生

墨斗鱼纪事 2025-01-14 10:28:46

作为曾经的国母,宋庆龄一生中少有主动求人时,但唯独对一人破了例,此人正是陈璧君。可宋庆龄的好心却被陈璧君拒绝,更直呼:“要我认罪,我情愿在监狱当中度过余生!”

陈璧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竟让宋庆龄如此为其求情?更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面对主动搭救她的宋庆龄,陈璧君不仅拒绝,还口出狂言,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陈璧君也是热血青年

如果要说陈璧君就不得不提及另一人,此人就是汪精卫,中国十大汉奸之首,而陈璧君正是汪精卫之妻。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能与汪精卫沾亲带故,这陈璧君自然也不是什么好人。事实也确实如此,陈璧君是汪精卫汉奸团伙的重要成员之一。

然而大家怎么也想不到,在没遇到汪精卫之前,陈璧君是实打实的爱国女青年。可惜一遇汪精卫却误了“终身”,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陈璧君又是怎么和汪精卫扯上关系呢?

陈璧君,出生于1891年马来西亚,家境优越,父亲陈耕基是当地有名的商家。他祖籍是广东省,由于当年中国社会动荡,为了谋生,陈耕基无奈只能带着妻子跨越千里辗转到了马来西亚。

幸运的是,背井离乡的两人虽然在马来西亚没有根基,但靠着努力还是在马来西亚闯出了路,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富商,陈璧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生。

可想而知,含着金汤勺出生的陈璧君会受到什么样的宠爱。陈家父母对陈璧君也确实宠爱,在任何方面都没有亏待这个女儿,尤其是教育。

也正因为如此,陈璧君所接受的教育和思想让她与普通的女孩子完全不同,她是一个非常有自我主见的女孩。陈璧君15岁这一年,她在槟城读书,而孙中山为了宣传新思想来到了马来西亚的槟城。

孙中山远到槟城除了宣传新思想,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同盟会,吸纳新会员。受到新思想的影响,陈璧君对同盟会相当地感兴趣,同盟会举办活动,她都表现得十分积极。孙中山和其他同盟会的会员见陈璧君如此活跃,干脆将她发展成了会员。

自此,陈璧君与同盟会的命运坚定地绑在一起,而她也成为了同盟会中最年轻的会员。

这一时期的陈璧君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称得上是真正“为国为民”的爱国青年,怎么看都很难与日后的汉奸挂钩,可偏偏世事难料。

就在陈璧君加入同盟会期间,陈璧君认识了一个人。此人对她的影响甚远,甚至还成为了她日后身边最亲近的人——汪精卫。

这时候的汪精卫还不是中国汉奸之首,而是深受孙中山先生器重的副手。一开始两人并无交集,是陈璧君在加入同盟会后,在组织发表的书刊上看到一篇汪精卫所写的文章。

与其他人不同,汪精卫所写的文章用词精确,描写干练,非常地有内容。在连续几次阅读汪精卫写的文章后,陈璧君突然萌生了想见汪精卫本人的念头。时间一久,想见汪精卫的念头更甚。此后,陈璧君开始寻找各种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组织一次偶然的会员见面当中,陈璧君认识了汪精卫。而此时的汪精卫尚未显示其汉奸的本性,单从外表上看也是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人,陈璧君在见到汪精卫的第一面就被深深吸引,且无法自拔。

这也是陈璧君堕落的开始,更是她日后走上汉奸道路的开始。

宋庆龄为陈璧君求情

当见到汪精卫的第一面,陈璧君的心里就发生改变,曾经的爱国心不再,整天想的就是如何跟随汪精卫。她对汪精卫用情至深,就连1910年,汪精卫因为刺杀晚清的摄政王失败被捕入狱,陈璧君也选择不离不弃,甚至在汪精卫服刑期间向他求爱。

所谓“患难见真情”,面对陈璧君如此猛烈追求的攻势,汪精卫如何能抵挡得住?1912年,陈璧君如愿以偿嫁给汪精卫。身份的转变让她更加坚定了跟随汪精卫之心,以至于日后为汪精卫“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在汪精卫彻底沦为汉奸之时,他所做的令中国人为之痛恨的事,都与陈璧君有关,甚至可以说其中不少的手笔正是出自她。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在夫妻二人的刻意操弄下,汪精卫被选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而陈璧君也水涨船高。大权在手的二人没了孙中山先生“这座大山”,更加肆无忌惮,但“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他们的好日子还没过多久,遇到了“克星”——蒋介石。

蒋介石和汪精卫斗得你死我活,经过多轮的较量,最终以蒋介石胜利告终。但汪精卫和陈璧君又怎会甘心于此,即使失了先机,夫妇二人也想方设法试图重新回到宝座之上。

为此,汪精卫夫妇走上汉奸的道路。为了能够重新揽权,他们不顾国家危难,沦为日本人的汉奸走狗,不惜出卖国人只为保住他们的荣华富贵,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汉奸夫妇”!

在两人又一次认为投靠日本人可以享尽荣华富贵之时,汪精卫因病去世,独留陈璧君一人。备受打击的陈璧君本想重整旗鼓,没想到却在1945年迎来了更让她绝望的消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陈璧君之所如此恐慌,与她在抗日期间所做之事有关。抗日期间,陈璧君和汪精卫没少帮助日本人残害中国同胞,如今日本战败,陈璧君即将面临的下场并不难猜。

事实也确实如此,日本战败之后,陈璧君被蒋介石设下陷阱逮捕成功,并于1946年的4月16日被宣布“无期徒刑”。不知该说陈璧君是幸运还是不幸,就在陈璧君等待执行的时候,国共两党冲突爆发,直到1949年以我军获胜告终。

就在大家商讨如何处置陈璧君的时候,宋庆龄站出来替她求情。宋庆龄为何会这样做呢?最终结果又是怎样的?

陈璧君:让我认错,我情愿在监狱度过余生

宋庆龄之所以选择在毛主席面前为陈璧君说情,是因为早年在同盟会时,两人曾共事多年。在宋庆龄的眼中,陈璧君还是当初的那个热血青年。

正因为如此,宋庆龄想着搭救陈璧君。为此,她专门找到毛主席:

“主席,陈璧君她和汪精卫本质是不同的,她不是叛国的决策人,只是从旁协助者,罪不当诛,能否宽大处理?”

听了宋庆龄的话,毛主席思索再三后说:“只要她能写个简短的认罪声明,中央政府是可以特赦她的。”宋庆龄十分高兴,连忙说:“谢谢主席,我这就去劝她。”

本以为陈璧君知道自己能被释放会感激涕零,谁曾想宋庆龄的一番好心却被当成了驴肝肺。当宋庆龄写信给陈璧君阐明其中利害时,陈璧君拒绝了,不仅如此更是固执地说道:

“我不认为自己有罪,当初的立场无论如何都是审时度势是为了救我们的国家,我没有罪。让我认罪,我宁愿在监狱度过下半生!”

面对冥顽不灵的陈璧君,宋庆龄深知无力再劝,只能放任不管。

1959年6月17日,陈璧君在医院病逝,还真如她所言:“宁愿下半生在监狱度过也不认罪!”

一位有才能、有个性且有思想的爱国女青年因为年轻错爱一人,走上了卖国的道路,最终落到在监狱度过余生的下场,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