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超冬季转会窗口的关闭,各支球队的引援工作也告一段落。作为老牌劲旅,山东泰山队在这个休赛期的操作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与以往几个赛季的大手笔引援不同,泰山队此次仅补强了卡扎尔和马德鲁加两名外援,显得颇为低调。然而,就在球迷以为引援已经结束时,泰山队却压哨签下了港超球员李小恒,这一操作引发了广泛讨论。
李小恒出生于2002年,曾在港超球队港会和冠忠南区效力。在港会期间,他出场29次,贡献1球1助攻;转会冠忠南区后,他出场39次,打入6球并有1次助攻。尽管数据并不亮眼,且并非球队绝对主力,但考虑到他的年龄,部分泰山队球迷仍对他抱有期待。作为泰山队史上首位港澳台球员,李小恒不占用归化名额,可以直接作为内援使用,这无疑是他的一大优势。
然而,李小恒的能力并未达到球迷的预期。他在港超的表现只能算中规中矩,优势在于速度和传中质量,但身材偏瘦、对抗能力不足的短板也十分明显。这与泰山队主帅崔康熙的战术偏好并不完全契合。崔康熙更倾向于使用能拼能抢、对抗能力强的球员,因此李小恒在新赛季可能难获太多机会。
更让球迷感到不解的是,泰山队在上赛季放走了自家青训出品的拜合拉木。这位2003年出生的年轻前锋,比李小恒还要年轻一岁,曾在租借至四川九牛期间表现出色,打入5球并贡献1次助攻。然而,泰山队并未选择将他召回,而是将其出售给深圳新鹏城。在过去的一个赛季中,拜合拉木在深圳新鹏城表现出色,出场23次打入2球,并成功入选国家队,成为当红国脚。目前,他的身价已达到45万欧元,而李小恒的身价仅为10万欧元。
泰山队舍弃拜合拉木,却引进李小恒的操作,让不少球迷感到困惑。拜合拉木不仅年轻有为,还是泰山青训体系培养的球员,对球队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相比之下,李小恒的能力和潜力似乎难以与之相提并论。
总的来说,泰山队此次转会操作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球迷希望李小恒能够在未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但与此同时,泰山队的引援策略也值得反思。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超联赛中,如何平衡即战力与未来发展,将是泰山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