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潜伏》、《风筝》等著名谍战剧中,我们往往都能看到隐蔽战线的同志冒着巨大的风险,也甘愿为我党的安全发展贡献力量。
其实,像余则成、老鬼这些特工人物其实在那段历史中有很多,比如李克农、潘汉年等,这些同志往往都是将生死置之度外,把情报送到延安。
而在这批堪称传奇且神秘的中共特工群体中,有一名特工的身份尤其特殊,为了安全潜伏在敌营,每次都是毛主席和他单线联系,隐蔽异常。
毛主席亲自给他改了名字,后来这个化名还当上了开国少将。
有志青年上面这个获得只和毛主席单线联系这等特殊待遇的特工,原名郝克勇,包含着父亲郝鹏程对儿子的美好期望——克勤克俭,智勇双全。
郝克勇出身陕西临潼一个家境殷实的农家,父亲有西安方面的军队关系,据说是过去曾经在杨虎城麾下当过特种营长。
1929年,年仅15岁的郝克勇背负着父辈的期盼,与哥哥两人一同背井离乡,跨越万里山河奔赴上海求学,他们都很想好好读书。
但老天往往都不如人愿,继“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一方面觊觎华北平原,另一方面也企图通过控制上海等沿海重镇以期统治亚洲。
受淞沪会战影响,刚成年的郝克勇再度与哥哥携手,一道投军,而他们投效的部队正是第19军,为淞沪地区短暂的和平而奋斗。
三年过去,郝克勇在父亲协调关系的帮助下,成功就读于当时国民政府盐务税警官学校,后来毕业直接就被安排到了贵州当地方上的小队长,任谁看来这都是一项“旱涝保收”的职业。
早早加入成为青年团员的郝克勇,他当时就在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哪怕自己是个小小的盐务税警分队长,于是他盯上了当地肆虐已久的走私产业。
虽然郝克勇一腔热血想要报效祖国,但他彻查走私行业的行为无疑动了国民党内中高层的腐败产业链,随后不久他就被地方势力纷纷排挤,这一年他21岁,回到西安成为他唯一的出路。
待业在家的两年时间,郝克勇一直在思考,当时的中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怎么国民党才当权没多久就已经开始腐败了呢?
面对国家兴亡的危难,看着那些在莺歌燕舞中醉生梦死的贪腐派,郝克勇无疑对国民党更加失望,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内心的道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改名换姓1938年,郝克勇终于由团员转变为党员,组织上考虑到他以往身份的隐蔽性,决定让他待在隐蔽战线为组织工作,也就是所谓的“地下党”。
同年,郝克勇被组织上安排到了38军赵寿山新建的教导大队,在这里,短短一年时间不到,他竟然在38军内部发展出了500多个同志。
国、共合作这个大前提之下,老蒋却也不会对38军这么多的共党坐视不管,因为他内心深处很害怕我党,宁愿将这些潜在的共党分子隐秘抓捕。
郝克勇在“抓捕共党”的氛围中来回试探,终于引起了组织的担忧,毛主席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立即电令他放弃潜伏,返回延安等待下一步计划。
1942年,在两党情报部门流传的“38军共党分子”名单上,郝克勇的名字很明显的被摆到了最前面,但考虑到对方强烈要求回到38军潜伏,毛主席思量再三,决定让他彻底地“改头换面”。
不久后,38军里面再也没了“郝克勇”这个人,但多了个叫“范明”的新面孔,据说也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两者唯一的相似之处就是长得很像。
范明回到38军后,原先想继续之前的工作,但发现部队内部已经开始有了一些谣言,小道消息风传军长赵寿山即将被调走,这是老蒋吞食西安军队的一大步。
这让范明分外吃惊,因为他当初进38军,就是靠着父亲和赵寿山之间的朋友关系,再加上赵寿山的亲共倾向,所以他才能够隐蔽地发展更多同志。
1943年,老蒋便派嫡系心腹张耀明调任到38军代替赵寿山,这个切切实实的信号彻底警醒了范明,他赶忙向组织隐蔽传递了军长换人的消息,生怕耽误了38军未来的起义进程。
1944年7月,隶属38军的17师对外宣布起义,至此,范明,也就是郝克勇,在38军长达6年的潜伏任务终于宣告圆满结束,可以说是战果斐然。
据不完全统计,范明在这6年间的教导队长任期内,前前后后总共举办了5次教导队,除上述500余名我党同志外,还有上千名的革命志士,这都是后来17师能够起义成功的“星星之火”。
成也特工,苦也特工纵观建国前郝克勇的革命历程,6年的潜伏生涯无疑是他人生中最为光彩的一段时光,哪怕在众多中共王牌特工当中,他“范明”的地位也是相当特殊的。
但也是因为过去在38军的潜伏经历,在建国后的几次苦难中成为了他被攻讦的“利箭”,过去光荣的“74号特工”也变成了“反革命分子”,被关押在秦城监狱长达13年,直到1980年,终于迎来平反的郝克勇再次以“范明”的身份出现在了大众视野,或许换句话说,“郝克勇”这个名字几乎都没人知道,以为大家想起他来的时候都会叫“范明”。
2010年,96岁的范明告别人世,一代王牌特工终成开国少将的传奇至今仍被人民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