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的4月,气温回暖,雨水增多,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但湿气容易困脾,导致疲倦乏力、食欲不振。传统养生讲究“顺时而食”,因此4月饮食需注重健脾祛湿、滋阴润燥。此时若过量食用温燥的鸡肉或不易消化的牛肉,反而可能加重身体负担。不妨将目光转向更应季的三种肉类——鸭肉、虾肉和猪肋排,它们既能调和脾胃,又能补充营养,助您精神焕发,腿脚轻盈!
一、四月必吃第一肉:鸭肉
鸭肉性凉味甘,是春季祛湿的佳品。《本草纲目》记载其“补虚除热,和脏腑,利水道”,尤其适合应对潮湿气候。其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不饱和脂肪酸,能滋阴养胃,缓解春燥。搭配薏米、芡实等食材,祛湿效果更佳。
推荐食谱:薏米山药莲子鸭肉汤
食材:老鸭半只、薏米30g、芡实20g、莲子15g、山药1根、胡萝卜1根、姜片5片、料酒适量。
1. 老鸭切块冷水下锅,加料酒焯水去腥,捞出洗净;
2. 薏米、芡实、莲子提前浸泡1小时;山药、胡萝卜切滚刀块;
3. 将所有食材放入砂锅,加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2小时;出锅前加盐调味,撒少许葱花提香。
点评:这道汤品将鸭肉的清润与薏米、芡实的祛湿功效完美结合,山药和胡萝卜增添甘甜口感,莲子则安神助眠。汤色澄黄清亮,入口鲜而不腻,一碗下肚,仿佛将体内湿气一扫而空,尤其适合雨天饮用。
二、四月必吃第二肉:虾肉
虾肉是春季补阳的优质选择,富含蛋白质、镁、锌等元素,能增强肌肉力量,缓解春困。其肉质细嫩易消化,搭配豆腐与茼蒿,既补充钙质,又增添膳食纤维,堪称“轻养生”的代表。
推荐食谱:蒸茼蒿豆腐虾仁丸子
食材:鲜虾仁200g、嫩豆腐150g、茼蒿100g、胡萝卜半根、鸡蛋1个、淀粉10g、生抽1勺。
1. 虾仁剁成泥,豆腐压碎,茼蒿焯水后切末,胡萝卜擦细丝;
2. 所有食材混合,加蛋清、淀粉、生抽顺时针搅打上劲;
3. 搓成乒乓球大小的丸子,摆入刷油的盘中;蒸锅上汽后蒸10分钟,淋少许香油即可。
点评:这道菜巧妙融合了虾的鲜、豆腐的滑、茼蒿的清香,口感层次丰富。蒸制方式最大程度保留营养,低脂高蛋白的特性尤其适合控制体重的人群。翠绿的茼蒿点缀其间,宛如春日里的一抹新绿,令人食欲大增。
三、四月必吃第三肉:猪肋排
猪肋排性平味甘,富含胶原蛋白、钙和血红素铁,能滋阴润燥、强健筋骨。搭配南瓜与蒜蓉蒸制,既能化解油腻,又能补充β-胡萝卜素,助力提升免疫力。
推荐食谱:蒜蓉南瓜蒸排骨
食材:猪肋排300g、南瓜200g、蒜末20g、豆豉10g、生抽2勺、蚝油1勺、糖半勺。
1. 肋排用清水浸泡30分钟去血水,沥干后加蒜末、豆豉、生抽、蚝油、糖腌制1小时;
2. 南瓜去皮切厚片铺于盘底,腌好的排骨码在南瓜上;
3. 蒸锅上汽后放入,中火蒸40分钟至排骨软烂;出锅撒葱花,淋热油激香。
点评:蒸制的排骨肉质酥烂脱骨,蒜香与豆豉的咸鲜渗透每一丝纤维,底层南瓜吸饱肉汁,甜糯中带着微咸,堪称绝配。这道菜荤素一体,既能满足肉食欲望,又兼顾膳食平衡,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4月饮食之道,贵在“清补”。鸭肉祛湿、虾肉提神、猪肋排强骨,三者各有所长,却又共同呼应了春季养生的核心需求。搭配薏米、茼蒿、南瓜等时令食材,既调和了荤素比例,又让营养摄入更加全面。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不妨用一锅祛湿汤、一屉翡翠丸、一盘黄金骨,为身体注入鲜活能量,步履轻盈地拥抱春光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