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的明孝陵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墓。
明孝陵翁仲路长250米,神道置石望柱2根,高6.6米,呈六棱柱形,上雕刻云龙纹。石望柱之后是东西相对而立的翁仲,有武将、文臣各2对,共8尊,高各为3.18米。
过了华表,神道折向正北。
这一段从望柱起到根星门的神道,长250米,俗称翁仲路。
由南往北排列着的是8个石人,其中4个文臣,4个武将,人们也把它们叫做石翁仲,因此这段路又叫翁仲路。
传说翁仲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此人身高一丈三尺,勇猛无比,曾驻守临洮(今甘肃岷县),镇服匈奴有功。死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便铸了阮翁仲铜像,立在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远看见这尊铜像,都畏惧不敢靠近。从此以后,人们就把铜像、石像通称为“翁仲”了。
明孝陵这些翁仲全部用整块石料雕凿而成,其中武将两对,一对有须,一对无须,分别代表老年和青年宿卫将军。武将服饰雕琢精细,头戴兜鍪,呈圆形覆钵,顶部长缨披后,身着盔甲,甲身作山纹状,被膊肩部为虎头形,下有腿裙,腰佩剑,手执爪、蒜头、骨朵等。故《明会典》中称之为:“带刀执爪盔甲将军”。他们都是大驾卤泊中的一员。文臣也是两对,其含义和武将相同。文臣身穿宽袖大袍,手执笏板,足穿云头靴,但是冠饰已模糊不清,所以他们的品级便不好判断出来,大概是祭祀吧,不过其端庄肃穆之态仍然依稀可见。这些石人像和前面的石兽都是明代石雕艺术的珍品,栩栩如生。
明孝陵翁仲路(文官)
明孝陵翁仲路(武将)
文臣,头戴朝冠,身着朝服,手捧笏板,形象生动。对此,清人有诗写道:“石马嘶风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真是十分传神地描述了主人生前宫城御道的情形。
清末明孝陵神道翁仲路
清末时期明孝陵神道两侧的武将石像
1909年的明孝陵翁仲路
1909年的明孝陵翁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