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首个《智慧社区实践报告》出炉万科物业推出24小时“AI大脑”

新京报贝壳财经 2025-04-25 16:00:56

深圳万科城的午后,热浪裹挟着蝉鸣。在人工湖边,小男孩童童正越过围栏安全线,缓缓向湖边靠近,半个身子已探向泛着幽幽绿光的湖面。在这个紧急时刻,AI摄像头已抢先一步,5秒内精准捕捉到这惊险一幕并传回指挥中心,附近安全员迅速到位,将孩子抱离池边。从提前识别危机到成功化解危机,仅仅数秒就为生命安全争取到黄金时间。相比传统人工巡查,AI这位不知疲倦的“隐形卫士”可以将无数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

除了摄像头,该小区还有出入通行、消防传感器等多种智能设备,它们背后是一台名为“灵石”的服务器在默默运作,如同24小时在线的“AI大脑”。一旦出现电动车进电梯、儿童单独乱跑、老人摔倒、垃圾堆积、周界围墙入侵、楼内产生明火等50余种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识别并发出预警,安排人员第一时间到场处理,及时解决居民的生活困扰。

图为:万科物业在管小区的“AI大脑”自动识别出儿童水池边玩耍

4月25日,在2025中国物业服务力暨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克而瑞物管联合万科物业,共同发布行业首份《智慧社区创新与实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万科物业“人+机器+远程运营”的物业服务模式已在全国3000多个小区落地,基本覆盖居民生活的所有服务触点,引领行业智慧化探索,具有先进性、普适性、示范性。并且凭借“AI大脑”,拉开了中国社区治理的智能革命序幕。

图为:《智慧社区实践报告》部分内容

“灵石”加持:3000个小区的数字化生存探索

技术落后、质量参差不齐,基础设施薄弱……《报告》指出,智慧社区建设面临一系列难题,迫切需要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万科物业在全国3000多个小区,投入了AI摄像头、出入通行、自助客服、设备传感器(消防、电梯、用水等)等相关的智能设备,完善网络和各类数字化平台研发,搭建起统一运营的智慧服务平台,管理和监督现场的服务质量。

从一个小区到3000多个小区,万科物业如何保障服务标准统一?其在武汉设立的全国数字运营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小区摄像头和各类传感器(消防、用水、电梯等)收集数据,该中心能够自动分析这些数据,并实时发出预警,及时避免安全事故。遇到台风、暴雨、冰冻等特殊天气时,还可以实现统一调度管理,确保每个小区都能随时应对。

万科物业相关产品负责人透露,搭建小区现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远程实时监督服务,构建起“人+机器+远程”高效服务模式,是万科物业智慧社区长效运营的基石。

去年开始,万科物业在小区打造了“AI大脑”(灵石边缘服务器),自动整合所有智能设备的数据,24小时监测小区人员、车辆、安全、环境、客户服务等动态。一旦出现异常,系统迅速识别发出预警,同时分析解决方法,通过智能工单系统快速安排合适人员处理,将整个服务流程编织到一张高效运转的网内。过去的人工巡检需30分钟以上,而“AI大脑”在5秒内就能发现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确保问题无遗漏。

智慧服务落到五大实处:满足住户300余项生活需求

《报告》强调,智慧社区建设需落到实处。万科物业聚焦安全、生活、环境、服务响应和社区氛围五大领域,将智慧服务融入300余项小区触点,为居民打造宜居宜心的家园。

傍晚时分,深圳万科星城小区的“AI大脑”(灵石边缘服务器)发出紧急预警:周边摄像头捕捉到一名陌生人在小区旁徘徊。系统提示,需先排查该人员身份,判断其是否会给居民带来安全风险。若存在风险,应立即驱赶并录入其身份信息,以备后续防范;若无风险,则引导其离开小区。

物业收到预警信息后,迅速通知安全员前往查看。不到5分钟,安全员到达现场,核实是一名迷路的访客,并帮助其找到正确方向。万科物业采用智能监控、四线制电子围栏和红外对射探测器,构成周边报警系统,实时监测社区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

图为:万科物业在管小区的“AI大脑”自动识别出周边的陌生人

“AI大脑”不仅在安全防护上表现出色,还时刻监督着小区的每个角落。摄像头识别机动车违停,通行设备显示异常访客进入小区,传感器监测到电瓶车棚温度过高……从发现状况,到分析具体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再到自动连接智慧工单,安排合适的人员处理,整个流程在20分钟内高效完成,为居民生活带来质的飞跃。

图为:万科物业在管小区的“AI大脑”自动识别出机动车违停

图为:万科物业在管小区的电瓶车棚正在加装智能烟雾传感器

此外,万科物业通过智慧服务平台,引入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用水安全、排污堵塞和电梯安全,保障居民生活无忧。借助智慧物业服务机凤梨一号和“住这儿”APP,提供24小时服务,快速响应居民需求。同时,采用智能清洁设备提升保洁效率,精准绿化养护节约资源,营造整洁、舒适的社区环境。

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小区氛围是关键。万科物业升级“住这儿”APP,搭建便捷交流圈,促进邻里交流。首创“数字服务报告”,每月公开公共收益和服务内容,打造透明社区,增强居民信任和满意度。

图为:数字服务报告案例

大语言模型进社区:24小时在线的“物业管家”

如今,生成式 AI 发展迅猛,像Deepseek这样的 AI 大语言模型已经能轻松应对各种复杂问题。为突破智慧社区的技术困境,万科物业再次尝试探索,在部分小区试点推出了“智能物业经理”和“AI管家”等创新产品,将AI大语言模型应用到物业场景中,不仅分析处理小区的服务问题,甚至直接和居民对话。

“智能物业经理”就像小区的超级助手,把各种数据整合起来,用 AI 大语言模型进行分析,能快速发现客户诉求、监督安全和保洁等服务问题。每天自动生成报告,让管理者轻松掌握小区动态,制定更合理的服务方案,让小区环境更整洁、设施更完善,服务更贴心。比如,垃圾桶满了会及时清理,消防通道被堵会立刻处理,让居民住得更舒适。

“在小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安心啦!”佛山水晶花园的居民姚先生家中厨房下水道堵塞,影响正常生活,他在微信向“AI管家”提出诉求,15分钟后维修人员上门,解决了他的烦恼,他不由发出感叹。

据介绍,“AI管家”能随时响应居民的咨询和诉求,即使遇到管家人员变动,新管家也能借助 AI 分析历史聊天记录,快速了解居民情况,无缝衔接服务。

报告披露,万科物业在智慧社区建设领域取得显著技术成果,已累计获得71项专利和259项软件著作权。“这不是某家企业的独角戏”,克而瑞物管专家张兆娟认为,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社区治理模式的革新。AI大脑让巡检智能化,大语言模型整合数据助力决策,智慧服务平台变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感知,推动社区治理从“人力密集型”迈向“数据驱动型”。这不仅为物业行业开辟了新增长极,更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可扩展的基层实践样本。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