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50%石油卖给中国,非洲穷国安哥拉,如何成为中国石油安全屏障

理嘉评历史 2023-07-02 21:24:01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 “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直是全球最穷的存在。

据2019年统计,全世界最贫困的28个国家中有23个在非洲(也有说27个的),尤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最为贫困,其极端贫困人口高达41%,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有这么一个国家,它是撒哈拉以南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曾是非洲最穷的国家之一——安哥拉。

安哥拉之所以穷的叮当响,要追溯到美苏冷战时期。当时安哥拉充当了大国博弈的棋盘,并因此陷入了27年的内战,到90年代苏联解体了,他们内战还在打。

直至2002年,安哥拉才终于结束了内战。

据联合国统计,100万人死于战乱,80%的人缺乏基本的医疗设施,60%的人缺水,国家平均年龄40岁左右、更糟糕的是,战后有1200万颗地雷仍未被拆除。

但国破山河在,安哥拉至少开始转向经济发展了。

此时一个东方大国正的崛起,让安哥拉眼前一亮,这个东方大国正是中国。于是,安哥拉立刻跑来与中国交谈商贸,中国也没有嫌弃安哥拉多穷,双方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

2004年,中国进出口银行给了安哥拉20亿美元的贷款,帮助其恢复生产,进行基建。安哥拉拿出了他们的石油资源出口作为交换,双方一拍即合。

很快安哥拉就尝到了甜头,从2000年到2010年,其GDP年增长率达到了12.9%,这与中国的低息贷款与物资援助是分不开的。此外,安哥拉逐年加大了对中国的石油出口,把全国50%石油卖给中国,成为了中国在非的最大石油进口国。

截止目前,安哥拉的经济依旧落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但是在非洲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里,安哥拉已发展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家。

与此同时,一个令国人担忧的消息不得不引起重视,中国在2020年从海外进口5.45亿吨石油,占总量的73.54%,也就是说中国相当依赖外国的石油进口。

那问题来了:作为中国十大进口国之一,并且是中国在非洲最大原油进口国的安哥拉,是否是一个靠得住的伙伴?中安关系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安哥拉的发展历程

安哥拉曾经是葡萄牙的非洲殖民地,有“非洲巴西”之称。

葡萄牙对安哥拉一直非常上心,因为这一地区早在18世纪初就发现了石油,是整个南部非洲最早发现石油的国家,后来也有越来越多的石油被勘探出来。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从生活日用品到大型工业器械都离不开石油的使用,为此葡萄牙在1915年开始勘探安哥拉油井,此后的数十年里都在对安哥拉“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石油产业逐渐成为安哥拉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在二战之后,安哥拉成为一个葡萄牙的海外省,葡萄牙对其的控制力不断减弱,美国、比利时等国也先后在安哥拉投资石油开采。

随着世界反殖民的独立浪潮蓬勃发展,好几支反殖民的独立武装纷纷活跃起来,这几支部队起的名字听起来也有些相似。

大致有这几个: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为“安人运”;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简称为“安解阵”;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简称为“安盟”。

在这几支队伍的军事压力之下,葡萄牙人被赶走了,安哥拉获得了独立。

安人运成立了新政府,由于安人运奉行的是亲苏路线,美国、南非也跑来掺一脚,大力支持安盟与安哥拉政府对抗,而古巴则出动军队帮助安人运。这场仗一打就是27年。

最终在2002年2月,安盟领袖被杀,战争彻底结束。

长期的残酷战争对安哥拉造成了沉痛的打击,战争期间交通运输相当不便,而石油的储存设备又尚不完善,因此石油行业发展相当缓慢。

尽管安哥拉实行了石油公有化的诸多举措,但由于外国石油企业只采油不练油,而安哥拉又缺乏成熟的石油提炼技术,导致安哥拉的石油产业的更新一直受制于人。

我们都知道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出口,其中消费是经济增长最稳定、持久的动力。

但很可惜的是安哥拉的国民收入很低,钱都被外资赚走了,只有两成的石油是用来安哥拉人自己用的,其余八成都出口给了外国,消费水平一直提不上来,经济的马车跑的就不会快。

“安哥拉模式”的形成

因此,安哥拉希望在国际上能找到一个贸易伙伴帮助自己摆脱经济困境。

这个国家大致需要满足这么几个特点:

首先,这个国家对自己主权没什么兴趣,不能找那种通过经济垄断来干涉内政的;

其次,与这个国家做生意的时候不能太吃亏,不能每次都处于逆差状态,那样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

第三,最好能找愿意帮助自己进行技术层面更新的国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四,这个国家要足够强大,安哥拉最不缺的就是难兄难弟。

而放眼全世界,这样的国家好像只有一个——中国。

中国从来都不是“势利眼”,向来注重与非洲国家的和平交往,从不因为非洲穷而对其不尊重,相反,中国对当年非洲兄弟将中国“抬进”联合国始终心存感激。

新世纪刚一开始,中国就与非洲各国召开了部长级会议,826家中国企业主动承担了72个个非洲的成套项目与58个技术合作项目,达成了3272分劳务合同,并且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援助。更重要的是,中国为非洲培养了各行各业7000多名的人才,49个非洲国家因此获利。

在看到一些非洲贫困国家确实条件困难还不起钱的时候,中国也慷慨体谅了他们,对31个最不发达国家的105亿予以免除。

中国的做法让安哥拉相当感动,其实早在1983年中安建交开始,安哥拉就接受过中国的援助:内战期间接受过中国给的粮食、物资、药品。1997年的时候中国还出于人道关怀给了安哥拉200万元的无偿援助,内战结束后。中国还帮助安哥拉无偿重建。

因此在2004年中国与安哥拉两国的首脑会晤之后,中国表示愿意提供2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安哥拉则愿意在未来17年每天给中国1万桶原油。

双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此后,“安哥拉模式”就形成了。

2006年6月,中国提出了中安经济的三项原则:

一是合作应有利于提高安哥拉整体经济实力;二是合作应有利于安哥拉掌握先进技术;三是合作应有利于安哥拉的可持续发展和造福于安哥拉人民。

这三项原则中没有一条是站在中国自己立场的,而是处处在为安哥拉这个穷兄弟着想。中国表明了态度:希望安哥拉能发展起来,希望与安哥拉的合作环境是平等互惠的。

中国都表态了,安哥拉也乐于投桃报李,“安哥拉模式”进一步发展,从2002年到2006年,安哥拉获得的国际上的55亿美元的援助中,有58%是中国给的。

与此同时,在2006年,安哥拉超越沙特成为了中国最大石油进口国。

2010年,中国与安哥拉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这一词看起来简单,实际是一种最高层级的外交伙伴关系,除了普通合作,还有在一些国际事务上双方还要尽量协调立场。

2017年,安哥拉向中国的石油出口已达198亿美元,是这一年安哥拉向世界各国出口石油总数的63%。中安的贸易合作不止于石油,安哥拉最期望的也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中国帮助安哥拉“治病”

安哥拉经济发展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石油行业的发展过于发达,挤压了其他行业,导致了经济结构严重单一化。

拿2010年举例子,这一年安哥拉的农业产值占GDP的10%,制造业占5.8%,而石油业呢?62.9%!也就是说安哥拉3/5的经济都来源于石油产业。

产业结构的长期单一化导致安哥拉工业发展落后,生活消费用品常常需要进口,并且一旦国际油价有所波动,会带动整个安哥拉的经济不稳定。

上世纪,荷兰就因为天然气贸易过于繁荣导致经济衰退,因此这种某一部门的过分繁荣影响其他产业发展的现象被称之为“荷兰病”。

安哥拉政府知道若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协调经济结构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中国对安哥拉的帮助可不仅仅是经济援助那么简单。

先说说安哥拉的粮食问题。

安哥拉的生态环境较之非洲很多国家而言,算是相当不错了。

临近海洋,每年有固定的雨季和旱季,境内有几条河流穿过,但安哥拉境内有大量肥沃土地被浪费,待开发耕地多达3000多万公顷,每年还缺300万吨粮食供给。

这么好的地,不开发农业确实可惜了。

因此从2009年起,中安携手进行了7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尤其是中信建设公司与新疆建设兵团合资1.2亿,占地12000公顷的马兰热黑石农场规模是为最大。

而中国也相当大方,向安哥拉表示,粮食全给安哥拉,五年期满之后,中国将会被整个农场和设备都给安哥拉,可把安哥拉感动坏了。

再说说基础设施建设,不管发展哪个产业都离不开基建。我国作为一个基建狂魔,对于友国的基建也相当重视。在首批“安哥拉模式”的协议开展后,中国就帮助安哥拉修建了2800公里的跨境公路,2005年中国与安哥拉达成了关于农业、水资源、传媒等12项援助。

为了帮着安哥拉发展基建,这些项目中还有价值100多万美元、960吨的农业工具。

除了基建,中国的中信建设公司还帮着安哥拉盖砂石厂、砖厂、廉租房等等,极大地缓解了安哥拉的贫困、就业问题。

再来说说教育方面,在电影《天下无贼》里有一句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一个国家贫穷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愚昧,教育决定着下一代,而下一代决定着未来。

安哥拉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从独立以来,安哥拉的成年人识字率以8.5%的速度增长,根据2014年的统计,全国有65.6%的人识字。

但是以非洲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来看,这个数字估计掺了点水,因为他们很多会写自己名字的都算脱离文盲,并且教育水平基本停留在初级教育,高等教育几乎没有。

为此,从2003年中国提供20亿的援助起,教育资金一直都是“安哥拉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目前,中国援建安哥拉的学校就有一百多所,2014年时中国与安哥拉一起合办了安哥拉内图大学孔子学院,2018年安哥拉的来华留学生超过714人。

在一带一路的倡导下,中安的教育合作既为安哥拉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而中国也借此机会传播了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多的非洲人加入了这场“中国热”的狂欢之中。

尽管中国已经很大程度地在帮助安哥拉治疗“荷兰病”了,但这场医治的最好疗法是中医滋补,逐渐调和,要真正实现经济结构的协调,还需要安哥拉自身免疫力的进一步的加强。

小结

回到开头的问题,中国有超过七成的石油依赖进口,值得担忧吗?

答案是可以作出必要的石油战略调整,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等,但没必要杞人忧天。

就在上个月,有日本媒体向安哥拉总统洛伦索表示,对中国在非洲影响力太大而担忧。而洛伦索则对其表示不屑,表示不明白日本为什么要担心中国在非洲的存在。

毕竟中国与安哥拉用“安哥拉模式”相处了20年了,就在去年,安哥拉还成为了中国在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要是安没安好心,安哥拉能不知道么?

0 阅读:469
评论列表
  • 2023-07-03 06:56

    安哥拉成为中国石油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