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公仆不见官”是抗战时期延安党的干部清正廉洁作风的真实写照,这样“桃花源”式的风气是如何形成的呢?这里边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以毛主席为首的我党领导层的言传身教。
林伯渠年老志不老与青年同劳动
抗日战争期间,一位远道而来的美国记者满怀好奇与期待地来到了延安。一天清晨,他沿着蜿蜒的延河悠然地散步,尽情欣赏着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
这时,他看见一个精神抖擞的青年挑着满满一担马草,步伐稳健地从小路上缓缓走来。青年后边,跟着一位头戴一顶破旧草帽的老头,同样背着一大捆马草。那老人的身影略显佝偻,但步伐却透着坚定。
当他们走到跟前时,美国人瞬间愣住了,他的目光中充满了惊讶与难以置信。“啊!这不是林伯渠主席吗?”他激动万分,声音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他迫不及待地张开双臂,放开嗓门大声喊道:“主席先生,我在这块土地上,从你们的行动里,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
周恩来掏空自己棉衣里的棉花给战士纺线
这是在延安时期,担任周恩来警卫员的魏玉秀讲述的一个故事。
这一年寒冬来的比往年来的有点早,地处陕北的延安格外的冷,警卫战士们纷纷穿上了新发放的填充着羊毛的大衣,然而魏玉秀却发现周恩来副主席却依旧身着破旧的棉袄,原来赶制出来的新大衣不够分,大衣是紧着一线的战士发的。
在训练期间,战士们的衣物频繁地被磨损破裂,而当时,由于蒋介石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封锁政策,战士们连用于缝补的线都没有。一天,周恩来副主席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堆棉花,于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周恩来副主席就坐在纺车旁娴熟的纺起了线,警卫员魏玉秀也跟周恩来副主席学纺线,很快把…堆棉花纺完了。
周恩来副主席把纺好的线分给战士们用来缝补衣服。到了晚上,他睡下之后,魏玉秀发现周恩来副主席那件本来就破旧的棉衣里的棉花不知道啥时候被掏空了,棉袄都变成夹衣了。
怪不得这堆棉花纺出了这么多的线,原来是周恩来副主席把自己棉袄里的棉花都掏出来纺成了线,魏玉秀心里一下子特别难受,眼泪止不住地流。就在那天晚上,魏玉秀把自己大衣里的羊毛掏出来,悄悄地填到了周恩来副主席的那件棉衣里。
因一个馒头王震挨了炊事班班长一扁担
有一次,359旅长王震亲自前往硝烟弥漫的前沿阵地视察战况。彼时,战场上的局势紧张而激烈,战士们都在浴血奋战。
正巧,在这关键的时刻,炊事班班长带人送来了午饭。已是饥肠辘辘的王震急切地抓起一个馒头,便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
炊事班班长见此情景,一时火冒三丈,想也没想,抄起扁担就朝着王震抽了过去。王震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扁担打得生疼,一边揉着打疼的屁股,一边赶忙表白道:“雷都不打吃饭人。你别打嘛,我是王震。”
炊事班班长听到这话,瞬间吓坏了,脸色变得煞白,惊慌失措地忙说道:“旅长你咋不早说呀!”而嚼着馒头的王震,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缓缓说道:“说早了,我怕你又要忙着给我弄好吃的。”
事后王震不但没有怪罪这个炊事班班长,还在一次总结大会上特意表扬了这个炊事班班长,高兴地说道:“我们有这样的战士,革命就有希望,中国就有希望,还愁打不下胜仗吗?”
朱德拒收豹子皮坚决不当“剥削户”
1941 年春,西北留守兵团骑兵旅教导队奉命奔赴南泥湾,投身于大生产运动中,当时的南泥湾山峦高耸,森林茂密,野兽更是成群结队。为了降低野兽对庄稼造成的损害,教导队组建了一支打猎队,收获颇丰,猎得了众多野猪、狼,甚至还有几只珍稀的金钱豹。
一天,朱德总司令到教导队视察,他看到院子里的豹子皮,忍不住走上前摸了摸,连连说:“好皮子!好皮子!”并关切地向队长杨勤生询问了打猎的情况,还答应给教导队再拨两千发子弹。
在此之前,教导队的领导便听闻朱德总司令的铺盖极为单薄。朱德总司令日夜为革命事业殚精竭虑,倘若身体调养不佳如何是好?几位队干部遂一同商议,决定挑选一张豹子皮送给朱德总司令使用。
下午,朱德总司令返回延安时。教导队的领导将一张捆扎妥当的豹子皮递予总司令,然而总司令坚决不肯接纳,他生气的说:“你们此般作为究竟为何?给我进什么‘贡’呀?我们党是存有规矩的,不容许送礼这般行径。我身为司令,更应当率先遵循啊!”
总司令指着身着破旧的教导队学员说道:“同志们皆甚为辛劳,穿着却如此褴褛。一张豹子皮能够换取七八匹布,足以制成好几套衣裳,让我白白拿豹子皮,那我岂不成了‘剥削户’?总司令剥削大家,这是何等难听!”
党的领袖毛主席也只有一套棉衣
1939年冬天的一天下午,留守兵团负责人萧劲光来找毛主席汇报工作,他看见毛主席正躺在炕上批阅文件。以为毛主席病了,就关切的问要不要叫医生,毛主席笑着指了指火墙旁正烘烤着的湿棉裤说:“江青她爱干净,把我唯一的一条棉裤洗了,我哪里起得了床哟,起来我就会光屁股。”
萧劲光马上要警卫员到留守兵团领一床棉被、一套新棉衣给毛主席。
毛主席断然拒绝了萧劲光的好意:“我现在若要特殊,人家群众就会不相信你,他们就会说你不是真革命者,是蒋介石,是皇帝。”
在延安的艰苦岁月里,身为拥有几十万党员和军队的领袖的毛主席也和普通战士一样,也是每天也是三钱盐、五钱油、吃小米,单衣一年一套,棉衣一套每年补充棉花棉衣补充面子(收回旧棉衣作里子)。
毛主席有一个整整穿了四五年的旧军装,警卫员数了一下,大大小小,一共有18块补丁!
斯诺先生在他的《西行漫记》中写道:在延安,我看到了毛泽东住在极其简朴的窑洞里,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做的,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线绳系着断了腿的眼镜……从革命家这些简朴的生活中斯诺发现了被称之为“东方魔力”的伟大革命力量。
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正是由于以毛主席为首的党的领袖、党的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崇高的榜样,才得以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这一令人称道的良好政治局面。
这种率先垂范的精神和行动,不仅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更在全社会营造出了一种平等、公正、为人民服务的浓厚氛围。正因如此,吸引了无数怀揣着理想与抱负的进步青年,他们不顾路途遥远,不惧重重阻碍,甚至冲破敌人的封锁和围堵,一心要到延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