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无冕之王的初生,足球打响了克罗地亚独立的第一仗。

克网中国 2018-07-17 17:03:17

Follow LeoRowe

Find an interesting world.

尽管克罗地亚失落奖盃世界盃冠军,但成功打入决赛的壮举,已成就该国足球史上光辉一页。

同为前南斯拉夫加盟国,这个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知名度本来不及邻近的科索沃、塞尔维亚,却屡以运动上的佳绩活跃于世界,世界盃正是其一大舞台。然而,足球运动并非第一次成就克罗地亚的名声,早在 1990 年 5 月,当时仍属南斯拉夫一部分的克罗地亚,正以一件足球事件为导火线,最终走上独立之路。

克罗地亚在 20 世纪中,长期以南斯拉夫加盟国的身份立于巴尔干半岛。二战后,在政治强人铁托的领导下,南斯拉夫境内 6 个加盟国尚能和平共处。但自铁托于 1980 年去世后,各成员国及种族之间的衝突日益紧张。克罗地亚及其他加盟国的人民,认为昔日铁托强调的各族平等,已不复存在,整个南斯拉夫的权力平衡倒向塞尔维亚一方。90 年代开始,各国对塞尔维亚不满的表达愈来愈明显。

其时,克罗地亚境内的民族主义运动抬头,体育比赛变得高度政治化,民族主义的身影流露于其中。南斯拉夫的足球联赛,给予各成员国内的球会于赛场上「交战」的机会,彷彿成为克罗地亚人宣洩不满的渠道。唱歌、挥舞旗帜及展示横额,成为克罗地亚人在球场上表达民族激情的方式。1990 年起担任克罗地亚总统的图季曼(Franjo Tudjman),本身同时是足球运动及克罗地亚独立的坚定支持者。图季曼曾言:「足球的胜利像战争一样塑造国家身份(football victories shape a nation’s identity as much as wars do)。」

图季曼当选总统两周后的 5 月 13 日,由足球比赛引发的冲突事件把克、塞之间的矛盾激化。该项比赛原由克罗地亚球会戴拿模(Dinamo)主场,迎战塞尔维亚球会红星(Red Star)。但比赛尚未开始,两队的球迷组织 Bad Blue Boys 及 Deljie,已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Zagreb)街头爆发衝突。进入 Maksimir 球场,两队球迷继续口角,红星的球迷甚至大呼:「萨格勒布是塞尔维亚人的(Zagreb is Serbian)。」

随之而来不是激烈的球赛,而是球迷间的肢体冲突。此时,所有红星球员已返回更衣室,只有包括戴拿模队长波班( Zvonimir Boban)等数名球员留守场上。波班眼见前来镇暴的警察,正以警棍攻击戴拿模球迷,立即向警员踢了一脚。事后,波班因为保护球迷的行为,获克罗地亚人视为民族英雄。是次衝突造成 60 多人受伤。著名足球作家 Jonathan Wilson 评论道:「两队球迷都相信自己参加了第一场战争。」。

骚乱虽然被镇压下来,但独立的导火线经已点燃。同年 9 月,克罗地亚球队夏德(Hajduk)与塞尔维亚球队柏迪逊(FK Partizan)的比赛中,一名夏德球迷烧毁南斯拉夫国旗,并高呼:「克罗地亚独立。」研究巴尔干足球与政治的伦敦大学博士生 Dario Brentin 认为:「假如 Maksimir 的骚乱是战争第一天,这场比赛便是南斯拉夫停止存在的一天。」

此外,运动比赛一直是总统图季曼在独立运动上的武器。1990 年 10 月,克罗地亚运动员与美国国家队进行连串比赛,被视为重大的外交成功。图季曼意识到,运动与民族意识在推动独立过程中的紧密关系,并强调:「体育是战后,你能够分辨国家的第一件事。」克罗地亚能在这次世界盃取得佳绩,国民想必自豪。而足球与克罗地亚民族的关系,变得更密不可分。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