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更换降压药,险酿大祸!医生提醒:都是氨氯地平,却有大不同

小王的备忘录 2025-01-18 05:12:50

深夜,一阵急促的急救车鸣笛声,宛如一道尖锐的警报,划破了小区的宁静,径直停在了老张家门口。此刻的老张,面色如纸般苍白,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渗出,整个人痛苦地蜷缩在沙发上,双手紧紧捂住胸口,发出痛苦的呻吟。家人在一旁心急如焚,声音颤抖地拨打着急救电话。

原来,老张患有多年高血压,近期血压突然失控,飙升至极其危险的数值,收缩压一度达到200mmHg 以上,舒张压也远超正常范围,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意外。

老张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一系列紧张的抢救,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医生看着病历,神情严肃地说:“你的高血压已经很严重了,之前的降压药效果不佳,必须马上调整用药方案。” 老张懊悔不已,回想起自己之前在用药上的随意。

起初,医生给他开了苯磺酸氨氯地平,它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半衰期大约为 35 - 50 小时 ,这就意味着每天仅需服用一次,就能持续发挥降压作用,因此适用于多数高血压患者。但可惜的是,老张服用一段时间后,不仅降压效果不理想,还出现了明显的脚踝水肿的副作用,走路都受到了影响。他未咨询医生,就自行更换了马来酸氨氯地平,想着都是氨氯地平,自己不耐受这种,换一种就行。

这是很多高血压患者容易犯的错误,擅自换药,根本不管适不适合自己。

这就提醒我们,虽然都是氨氯地平,前缀不同,其用药上也有差异。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马来酸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作为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其分子结构中存在弱碱性基团 ,这一特性导致它本身的化学性质并不稳定。为增强药物稳定性,在制备氨氯地平时,往往会让它与特定的酸性基团发生反应,形成盐类物质。

苯磺酸和马来酸是两种在制药过程中常用的酸性基团。其中,苯磺酸的酸性稍强于马来酸,这种酸性差异使得氨氯地平与苯磺酸结合生成的盐,在化学稳定性方面表现更为出色。与之不同的是,氨氯地平与马来酸结合形成的盐虽然溶解速度更快。

所以马来酸氨氯地平但在体内的吸收速度相对较快,达峰时间较短。这意味着它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发挥降压作用,对于一些急需控制血压的患者,可能会有一定优势,但在保持血压平稳上略有不足。对于一些血压突然升高、需要快速降压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马来酸氨氯地平,但在后续的维持治疗中,可能会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耐受性,调整为苯磺酸氨氯地平以保证更稳定的血压控制。

老张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本身就血压不稳,并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又换了马来酸氨氯地平,导致血压的进一步波动。

后来,医生根据老张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建议他尝试左旋氨氯地平。老张听从医生建议,开始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服药初期,他每天都仔细监测血压,密切关注身体反应。渐渐地,他发现,血压稳步下降,收缩压逐渐降到了 140mmHg 左右,舒张压也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前困扰他的脚踝水肿等副作用也未再出现。老张的精神状态日益好转,生活逐渐回归正轨。

左旋氨氯地平

左旋氨氯地平是氨氯地平的左旋体。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发现,氨氯地平的左旋体具有更强的降压活性,而右旋体则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左旋氨氯地平相比普通氨氯地平(同时有左旋氨氯地平和右旋氨氯地平),在同等剂量下,降压效果更强,同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左旋氨氯地平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尤其适用于对药物不良反应较为敏感的患者,如老年患者、肝肾功能轻度受损的患者等。

除了以上氨氯地平类药物,常见的氨氯地平类药物还有缬沙坦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是一种复方制剂,它由缬沙坦和氨氯地平两种成分组成。两者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互补,能产生协同降压作用,比单一药物降压效果更显著。这种复方制剂尤其适用于单药治疗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或者是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患者。

2 阅读: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