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无数中国家庭列为禁用的7样家居物件,很多老一辈还当成宝,很不安全

一只宅家干年的猫 2025-03-22 15:56:13

1

超市塑料袋

在超市,经常看到一些大妈对着超市的免费塑料袋使劲地“薅”。

看似是占了便宜,殊不知超市的这种免费塑料袋就是一种“夺命袋”,和家用的垃圾袋没有什么区别。

正常的塑料袋,是高分子聚合物加上润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等材料配制而成,用来装食物并没有多大的危害。

但“超市里的免费塑料袋”它是一种价格比较便宜的“非食品级”塑料袋,只适合临时“浅装”一下食物。

并不适合长期或者反复使用,例如生肉、糕点、熟食等。

把从超市“薅”来的塑料袋,用来分装肉类,连同塑料袋一起放在冰箱冷藏,会导致细菌滋生,安全隐患非常大。

《央视》曾经用菜市场常用的彩色塑料袋做过实验。

仅有棉签擦拭就会造成棉签染色,尤其是在高温下的塑料袋脱色更为严重。

所以,建议大家别赶紧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亲”群里去。

避免家里的不懂的长辈,把超市免费塑料袋当好东西,反而会偷偷伤害家人的身体。

2

娃娃机里的玩具

▲抓娃娃机里的玩具

抓娃娃、路边套圈玩具几乎在每个商场和广场上都有。

很多人都喜欢玩,感觉抓来的娃娃比买的更有意义,当做宝贝一样的拿回家。

▲劣质毛绒玩具

殊不知,这些用来游戏的玩具,质量良莠不齐,基本都是劣质品,拿回家就等于拿回家一个伤害身体的“元凶”。

首先,大多数劣质毛绒玩具里面都是“黑心棉”,为了让毛绒玩具表面看起来平整、防皱、艳丽、手感好,都会在助剂里添加甲醛来改善。

▲都是胶水粘合而成

还有一些木质玩具,为了达到一定的阻燃性,会添加大量的阻燃剂,让环芳香烃、甲醛,严重危害身体。

而且木质玩具表面的油漆、彩色颜料,也会有重金属、着色剂、残留剂等有害物质。

所以,别再把抓来的娃娃、玩具当成是一种幸运。

买玩具还是应该买那些具有“3C安全认证”、无刺鼻气味的合格产品。

3

矿泉水瓶子

很多老一辈,都喜欢用喝完矿泉水瓶子装杂粮或者调料。

觉得这是一种实用又省钱节俭生活,殊不知这种行为,已经在偷偷的伤害我们的健康。

矿泉水瓶底部一般都标有PET1的标志,它的材质是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接触具有腐蚀性的醋之后,会析出“锑”,对人体消化、皮肤、肝脏都会造成损害。

在容易高温的厨房里超过70°或者10个月也会产生有害物质。

虽然,理论上说PP材质的塑料瓶子可以长期使用。

但是我感觉最安全最靠谱的材料还是玻璃瓶,好看实用,也不用担心释放什么损害身体的元素。

4

炸毛的牙刷

▲炸毛的牙刷

我发现很多长辈,牙刷炸毛了,还一直用。

而且他们还觉得很正常,以为就算有点炸毛,坚持坚持还能用一段时间。

▲炸毛的牙刷危害

殊不知,炸毛的牙刷如果不及时换,也会偷偷伤害我们:

首先,炸毛的牙刷,根本刷不掉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其次,还会容易损伤我们的牙龈炸毛的牙刷会积累牙菌斑等脏东西,等于细菌培养皿。

▲避免炸毛的方法

那么,如何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牙刷炸毛呢?

拒绝平替,使用原装牙刷,价格20元左右的。使用正确的刷牙方式,拒绝“大力出奇迹”的刷牙方式。采用45度倾斜朝向牙龈并贴近牙面的《巴式刷牙法》。最少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

▲巴式刷牙法

5

生锈的菜刀

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不锈钢刀,但是老一辈还是喜欢用铁刀,因为它确实轻便好用。

但是铁的菜刀却很容易生锈,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和水、盐、氧气等物质接触而产生铁锈。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长期食用的话会损害粘膜组织,引起化学性肺炎等病症。

所以如果家里的铁刀生锈了,不要随便擦擦就用来切食物,必须要清洗干净,弄干水分,让它保持干燥的状态后,再使用。

那么,生锈的菜刀怎么清洁呢?

轻微生锈的菜刀浸泡在淘米水里1-2小时,然后拿抹布将其擦拭干净去除水分即可。

还可以用西红柿汁除锈,西红柿维生素和醋酸成分,可以让原本锈迹斑斑的菜刀,恢复如初。

小苏打与白醋浸泡30分钟,也可以除锈。

6

合金筷子

▲合金筷子

因为木筷子会发霉,很多老人听说以合金筷子不会发霉,就好奇的买了。

殊不知,合金筷子不是金属材料,而是玻璃纤维的,一旦有破损,吃进去是有毒的。

还是建议大家可以买传统的木筷,多注意防潮,及时更换,毕竟还是木筷安全性更高。

7

破损的碗盘

对于一生节俭的老一辈来说,碗盘稍微破一点边,或者有划痕,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直接扔掉的。

殊不知这些不起眼的破损碗盘,可能在偷偷伤害家人的健康。

①首先从健康角度讲

破损的碗盘在使用过程中,不但容易割伤,也很容易产生碎屑,如果不小心伴随着食物吃下肚子,会造成肠胃的伤害。

②从玄学角度讲

碗盘也称之为饭碗,破损的碗盘如果继续使用,会有“破落”的象征,对事业不太友好。

1 阅读: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