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2025》二公舞台播出后,#浪姐越来越难看#话题冲上热搜。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本草纲目》舞台,硬生生被陈德容拖成“吉祥物式表演”——别人在唱跳,她在台上比划戏曲动作;队友拼命救场,她哭着喊“我真的做不到”;甚至拖累同组王蓉因舞台失利被淘汰。观众怒斥:“这是来划水还是来养老?”

说实话,观众对《浪姐》的失望早不是一天两天了。从第一季“姐姐们豁出命练舞”的热血,到如今“陈德容们哭哭啼啼找借口”的摆烂,节目内核彻底变味。

张柏芝第一季被骂划水,但人家至少咬牙练到凌晨三点;郭碧婷被嘲“四肢不协调”,后期硬是靠死磕动作逆袭。可陈德容呢?嘴上说“我是小白”,身体却诚实地拒绝练习——排练室里别人挥汗如雨,她瘫在椅子上说“我真的累了”。观众不是傻子,谁在真努力,谁在混日子,一眼便知。

吴宣仪为了保她,把《本草纲目》改成“戏曲+唱跳”四不像;VAVA放弃个人高光时刻,全程陪她抠动作。结果呢?陈德容连腿都打不开,还反过来PUA队友:“我是不是拖后腿了?”这种“我弱我有理”的逻辑,放在职场早被开除八百回了。

陈德容团队或许觉得,靠“琼瑶女郎”滤镜+卖惨人设就能躺赢。可观众想看的是“40岁姐姐突破舒适圈”,不是“50岁阿姨在舞台上养老”。节目组更离谱,明知她划水还硬保,把《浪姐》变成“过气艺人再就业基地”,难怪被骂“吃相难看”。

《浪姐》的初心是“打破年龄焦虑,展现女性力量”,如今却成了“谁哭得惨谁晋级”的闹剧。陈德容的“躺平式表演”,撕开了节目组和某些嘉宾的遮羞布:观众要的是“拼命三娘”,不是“巨婴怨妇”;要的是“逆袭爽剧”,不是“卖惨苦情戏”。
最后想问一句:如果《浪姐》继续纵容这种“摆烂文化”,下一季还会有姐姐敢来吗?评论区聊聊,你觉得《浪姐》该不该对划水艺人“零容忍”?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者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