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还有人不知道“千禾0”其实是个商标?

六欲七情 2025-03-22 16:57:37

商场如戏,全靠演技。在这个“配料表焦虑”横行的时代,商家们早已不是单纯卖货的商人,而是摇身一变成了深谙语言魔术的“修辞大师”。他们手握《现代汉语词典》,在配料表与广告词之间腾挪闪转,硬生生把食品安全问题变成了全民参与的“大家来找茬”游戏。

最近,@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测评指标为总砷和镉,检测结果显示,12款零添加酱油检出镉,含量范围在0.00572~0.110mg/kg,7款零添加酱油检出总砷,含量范围在0.00606~0.102mg/kg。此外,味事达是唯一一款未检出镉、总砷的产品。

总结:酱油里的重金属没超国标,吃了不会直接出事,这不是工艺原因,是大豆原材料自带的污染物;“零添加”“有机”这些标签只是说酱油里没加防腐剂、味精之类的添加剂,和重金属有没有、多不多完全没关系,这是两个概念。

这篇文章我不是要喷这个重金属,食品安全的问题,我想说说商标里的那些套路。就像网友说的那样“我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商家的套路”,防不胜防!自从被科技与狠活一遍遍冲击过后,现在大家买东西也逐渐注重健康安全,会看配料表,一般选择“0添加”的产品,打着“0卡”“0蔗糖”“非油炸”“不含糖”“0添加”旗号的产品特别多。泼一下冷水,大多数是行业惯用的营销套路,比方说“0添加”,在我国的定义是模糊的且缺乏统一标准,0添加味精、0添加防腐剂、0添加色素都能说是0添加,本质就是和消费者玩文字游戏。

1.“千禾0”是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商标之一,还有“千禾零”、“千禾零加”、“千禾0+”、“千禾零零”等,所以要买千禾的酱油的话,主要看配料表,可能稍微靠谱点。还是拿酱油举例,因为0添加,防腐剂之类的不能放,为了防止酱油腐坏,酱油里往往需要添加较多的食用盐,Na含量也就比一般酱油高。

酱油鲜味的主要来源蛋白质水解产生的氨基酸,主要看氨基酸态氮含量,国内分为4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0.8、≥0.7、≥0.55、≥0.4g/100ml。酱油自然发酵时间不够的话,蛋白质无法充分水解,没有有足够时间生成各种氨基酸,口味不鲜,怎么办?我一勺谷氨酸钠(味精),小味挠一下就上来了,同时还增加了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本来三级的酱油就变一级了!

2.再看海天酱油的商标:“只有”、“6种原”、“其他没了”,再收集几款,都能召唤神龙了。类似的商标还有“其它没有了”,这些TA已经不够用了!!!这些商标的本质就是给消费者透露一个信息,本产品配料表简单,干净又卫生,无添加,大胆冲,买它!

3.喜欢吃面的朋友一般都喜欢手擀面/手工挂面,更筋道与层次感,煮后口感更弹牙,且面条内部有细微的厚薄差异,外面粗糙的纹理能更好地吸附汤汁或酱料,味道更浓郁,入口层次丰富。可是谁能想到“手擀”是TM一个商标,还是R标,一个商标搞这么大版面,故意误导消费者,这不妥妥的欺骗?

类似的有“廖哥土”鲫鱼,“山里来的土”鸡蛋...我准备申请一个商标:“农村土”,回家卖农特产,岂不卖疯了。

4.“非油炸”不等于无油。拿最经典的油炸食品薯片来说,要让食物干燥,就需要一个介质让食物脱水。油炸薯片,就是用油作为介质,来让土豆片脱水。在高温油炸的时候,土豆片中的水被油带出、蒸发掉,食物中原本的水的位置被油占了,实现了让食物干燥的效果(当然食物的脂肪含量也变高了)。

非油炸薯片,用的是热风干燥的工艺,用热空气作为介质,一方面让土豆变熟,一方面带走里面的水分。但仅仅是用热空气加热,温度还不够高,没法让薯片实现酥脆的口感,回头来还是得在热风干燥的时候,给薯片表面淋油、涂油;再加上土豆吸油的能力很强,所以即便非油炸薯片没有放到油锅里炸,脂肪含量也是很高的。

5.“0蔗糖”/“无蔗糖”不等于“无糖”,“无糖”也不是100%不含糖。‌读者感觉有点绕,简单解释一下,逻辑就是俄罗斯套娃。"0蔗糖"/"无蔗糖"‌仅指不含蔗糖(就是白砂糖),但可能含有其他糖类:天然糖‌(如果糖、乳糖、麦芽糖等)、加工糖‌(如果葡糖浆、麦芽糊精等)、代糖(如赤藓糖醇、阿斯巴甜之类的甜味剂);"无糖"国标是允许含糖量≤0.5g/100g或100ml,另外可能含:原料自带糖或者代糖添加。一款写着“0蔗糖”的粽子,谁敢说它无糖,糯米本身就含有大量淀粉,小糖人吃了血糖估计会哗哗的升。这不过是商家玩的又一出文字游戏!

当“零添加”变成皇帝的新装,当“非油炸、0糖0卡”沦为心理安慰剂,我们终于看清这场游戏的本质:它根本不是食品安全之争,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认知战。商家们用文字编织幻觉,用话术制造优越感,却忘了消费者终究会觉醒——毕竟再高明的魔术师,也变不回被透支的信任。

0 阅读:17

六欲七情

简介:有态度、有温度、爱吃瓜的潦草创作者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