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女科学家李飞飞:年仅46岁,扬言希望以中国人身份领诺贝尔奖

甘魂子逸影 2024-11-29 05:17:16

一位年仅46岁的女性科学家,如今已经站到了世界科技发展的顶端。

她也曾表示:“希望能够以中国人的身份领到诺贝尔奖。”

李飞飞是这位科学家中的一员,她在美国的科研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19年,李飞飞被美国最大科学组织授予院士荣誉称号,被称为三院士中的一员,她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国家医学院和国家文理科学院的院士。

而李飞飞本人对于获得诺贝尔奖这一目标又持有怎样的态度?

又是什么原因让她如此执着追求?

出国求学 踏上科研之路。

李飞飞出生于高知识分子的家庭,祖父辈是文学家,父亲和母亲都是大学教授,受家庭环境影响,李飞飞从小就拥有较高的学习能力。

1983年,年仅十岁的李飞飞便跟随父母来到美国开始进行著书立说的工作。

李飞飞在美国出生后,由于在国内从未接触过任何英文教材,所以刚刚来到美国的时候,她连听都听不懂一个单词。

为了帮助李飞飞能够尽快的融入美国的生活,并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她的父母带着她来到市图书馆,并将她锁在一间小房子里,给她阅览了一本厚厚的英文辞典,让她自己找寻学习的方式。

索性李飞飞并没有因为难度大而放弃学习,而是在图书馆过了一个暑假,这让她对英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她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

不仅英语学得非常好,其他科目也异常优秀,在1993年,毕业于公立高中,并以优异成绩进入到众多学生心目中的名校——普林斯顿大学。

在大学中,李飞飞不仅在学业上有很大的突破,还在心理上快速成长起来,这离不开她在大学四年的努力奋斗。

不仅获得了全额奖学金,更凭借自己优秀的学业成绩被众多学校青睐,并最终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深造。

在研究生阶段,她遇到了一次学术转折,为此刻苦研究,用了两年的时间来攻克这个难题。

2009年,她与自己的4个博士生以及来自谷歌、微软等20名博士生共同创立了ImageNet数据库,这是一个包含超过1400万图像的大型视觉数据库,也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数据集之一。

创建ImageNet之前,计算机科学界几乎没有成体系的计算机视觉数据集。

而当时李飞飞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将这些人工生成的数据与现实世界中的图像相匹配,使得计算机能够自动识别物体。

她深知这项技术将会彻底改变计算机视觉领域,因此不敢有丝毫懈怠。

但由于当时人人都在忙于谋生,没有时间来帮助她。

于是她便号召她的学生们一起将ImageNet数据库搭建完成,她和她的学生们每天都会在实验室坚持工作到深夜,直到过度疲劳才回到家中休息充电。

榴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9年,他们终于完成了一整套图像数据集,并成功创建了ImageNet数据库,为计算机视觉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自此之后,ImageNet数据库不仅推动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进展,而且促进了其他领域的发展,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人工智能技术中,并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而ImageNet数据库也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座里程碑,否定了李飞飞在创建该数据库之前的人们对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在物体识别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问题。

就在ImageNet创建的头一年,全球范围内首次举办了一场计算机物体识别比赛,并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人们。

李飞飞也积极地组建了一支团队前去参赛,这个团队是由她自己的博士生以及博士后组成的一支小团队。

比赛共有五项任务,而他们独占四项任务,最终获胜并名震全球。

ImageNet也成为计算机视觉研究中的标准和基准,就连谷歌、微软等顶尖公司都是如此。

在李飞飞看来,当时大家对于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在物体识别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质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毕竟此时的技术水平还远远不到那一步时间。

但随着ImageNet数据库建立起来后,这种质疑似乎不再成立,因为大家看到了技术的不停更新换代,以及新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这些都是当时人们无法预料和设想出来的。

到了2012年,在当时全球比赛的基础上,对四年间所有参加比赛团队提交的结果进行了汇总和统计,当时最好的团队——由Stanfod大学组建起来的小团队,其五项任务全都获得冠军,并且其余三项任务也占据三名第二名的位置。

自此之后,国际比赛便逐渐被世界所遗忘,而如今全世界最认同的一个评判标准就是ImageNet数据库。

“三院士” 院士风采。

斯坦福大学是美国最顶尖的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之一,是全美最古老的一座高校。

杰出校友有大量诺贝尔奖获得者,如今已是超级精英聚集地,而李飞飞便是校友之一。

李飞飞在2015年加入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职工团队,并担任Stanford视觉实验室负责人,同时还担任Stanford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导人。

她带领研究室成员们潜心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科学来完成智能机器视觉和有效识别,实现机器智能化,让机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李飞飞领导下的一系列研究项目包括“使用深度学习方法识别物体”、“通过分析人类活动来理解视频内容”等,为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作为世界人工智能领域中备受瞩目的一员,李飞飞于2018年被评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在2019年又被评为美国国家文理科学院院士,成为三院院士,被誉为“三院士”。

那么这三院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来说说斯坦福大学,它是一所非常顶尖的大学,其所在领域中都是刻苦领军人物,而且学校综合实力也非常强大。

斯坦福作为美国顶尖大学之一,其国家工程院成员中,有20位教授和校友,还有3位现任教职工和12位退休教职工。

斯坦福不仅在美国缺这个人才支撑,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稀缺资源。

那么现在斯坦福还拥有这三位教授,那就非常了不起了,因为这三位教授分别是杨茂荣、阿尔维和李飞飞,而我们彻底来说说这个国家工程院,使它有“三院”之一之称。

美国国家工程院成立于1964年的,是响应肯尼迪总统号召设立的,该院旨在先进科技工程领域总结经验,为政府及社会提供政策建议和实施方案,并对工程技术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力和控制力。

该院有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加入,承担着先进科技和工程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对提高美国科技水平及全球影响力具有重要贡献。

而根据最新数据来看,今年该院有耶鲁大学排行第8,排名第6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第3是哈佛大学,再之后便是斯坦福大学,第5便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而排名第一的是普林斯顿大学。

可以见得斯坦福大学国家工程院排名位置还不是特别靠前,但如果是普林斯顿那就真不是一般学校能够比拟了。

普林斯顿大学创建于1746年,其国家工程院成员数量也是相当庞大的,有55名成员,其贡献值不比其他学校成员少,而且影响力可能更强,可以见得普林斯顿大学中人才济济。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斯坦福并不止存在三位成员教授,而是还有更多更杰出的成员教授,他们所做出的贡献更大,同时引领着更多人的方向,所以它名列前茅是应该的,对此我们不能盲目崇拜教职工,而应该清晰了解所在学校实力及地位。

致力中国发展 追求诺奖目标。

李飞飞热衷于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最合适自己的教育,这样他们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自由成长,实现自我价值,在教育中培养出习惯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而在医学方面,李飞飞则非常关注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以提高医疗效率,帮助医生做出更精准的诊断和决策,让治疗更加合理,更大程度上保证患者安全。

只有这样,人工智能才会真正意义上造福人类,否则只会变成一个没有用处甚至造成伤害的新玩意儿。

尽管身处美国,李飞飞却从未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她对中国始终怀有深厚感情。

自2015年以来,她积极参与中美科学交流,并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参与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战略发展规划”项目,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贡献力量。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中国青少年托福她,让她帮助他们去斯坦福读书,免去自己去美国找各种办法让她托福问题能获得解决。

同时,她还一起合作成立了一家名为“万圣”的公司,致力于开发一款成人监护系统,以帮助人们关爱老人,为家庭提增一份保障,同时也为老人身边增添一份安全感和安心感。

尽管如此,有不少网友评论道:“既然你这么爱中国,那你怎么不回国发展?”

对此,我们应该理智待之,我们不知道李飞学家的背景,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她努力奋斗,也不能否认她投入中国建设的事宜,更没有资质去评论,不要太过苛刻别人的决定,也不要太过狭隘自己的胸怀。

1 阅读: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