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天的太空坚守,NASA宇航员的“廉价加班费”震惊全网!

你能相信吗?两位NASA宇航员于太空漂泊286日,环绕地球飞行4500余圈,期间承受着极端环境、高强度实验、失重、辐射等诸多考验。返回地球之后,所获取的加班费仅仅为1148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300元)而已。
这是什么魔幻现实?一个硅谷程序员加班286天,光加班费就够买一辆特斯拉,而探索宇宙的宇航员却连外卖员日薪都比不上?

3月19日,年届59岁的威廉姆斯与62岁的威尔莫尔终能返回地球,他们搭乘SpaceX“龙”飞船精准溅落于佛罗里达海域。他们的任务不仅是维护国际空间站,还要进行各种尖端实验,包括新型燃料测试、骨质疏松研究、火星任务准备等。
这些工作,会对人类能否成为“多星球物种”产生影响。但现实是,他们的付出,换来的“加班费”每天仅4美元(约29元人民币)!
网友惊了:“NASA宇航员难道是太空打工人?”新闻曝光后,网友们彻底愣住。此等薪资,竟尚不及国内国外卖员之月入!”
有人讽刺道:“NASA宇航员,不是科学家,是宇宙版‘打工人’!还有网友戏谑道:“这点钱,马斯克的星链供他们刷一年推特都不够呢!”更有甚者愤怒地质疑道:“美国政府耗费数百亿美元打造航天器,竟然克扣宇航员的加班费?””

美国宇航员的薪资体系,远非外界所想象的那般光鲜亮丽。他们大多为GS - 15级联邦雇员,年薪介于12.5万至16.2万美元之间。加班工资依联邦政府标准计算,且不存在额外的太空补贴。换句话说,即使他们在400公里之外绕地球飞一年,工资也和NASA地面办公室的文员差不多!
相较而言,俄罗斯宇航员的加班费远高于美国。而中国航天员的待遇更为优厚,除基本薪资外,还有任务补贴、科研奖励、退休福利等一整套激励机制。
NASA是否还具备留住航天人才的能力呢?对NASA来说,这并非薪资方面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人才危机!如果薪资长期偏低,谁还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任务?
当下,NASA正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SpaceX等商业航天公司以高薪及更为自由的研究环境,从NASA挖掘人才。未来,NASA或因薪资菲薄,致使人才流向私营企业,乃至他国航天机构。

当我们仰望星空,向那些宇宙探索者致以敬意之时,亦应思考:他们为人类的未来奋力拼搏,为何所得的报酬却如此低廉?如果连航天员都成了“廉价劳动力”,美国的太空梦还能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