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说老子》老子与苏格拉底,欲望是思想的脂肪?

日月堂易经风水馆 2022-01-07 17:35:15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

㊣五音令人耳聋;

(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

㊣五味令人口爽;

(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译文。

《酷说老子》第十二章(1):弘一法师:多巴胺是如何绑架人类的?

01

1884年,尼采出版了一本书叫《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他在自序里称赞这本书:

“像一口永不枯竭的泉井,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后来,这一句话被中国的某些学者借用过来称赞《道德经》,再后来,以讹传讹。现在这一句话已经被世人谣传成了尼采对老子的评价。

其实,尼采是无辜的。

一向蔑视女性的他从来都没有,也不可能对老子说出如此“露骨的表白”。问题在于,为什么人们会乐意将错就错呢?我觉得,是因为尼采的对老子“表白”,也正代表了我们大多数人的心声。所谓的“满载宝藏......唾手可得”其实既是一种赞美,又隐含了一种批评。只是如果我们自己说出来恐怕会遭人围啄,所以就假借哲学狂人尼采的名声以壮胆。

02

《道德经》就像是人生考卷上的标准答案,你明明知道它是正确的,但有时候心里还是会忍不住问一句:

这是为什么呢?

“五色令人目盲”,为什么?“五音令人耳聋”,为什么?“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这又是为什么?如果你是一个直性子的人,可能就会质问老子:

我不想听你告诫我绝不能这么做,我只想知道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03

所以,《道德经》的确是一口智慧的泉井:

老子只告诉了我们汲水的原理,但是并没有告诉我们凿井的诀窍。

更没有告诉我们:

为什么只能喝井里的泉水,而不是天上的雨水呢?

这个原因,我们需要从一个老鼠实验说起。

04

在1953年,来自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两名年轻科学家詹姆斯·奥尔兹(James Olds)和彼得·米尔纳(Peter Milner)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给老鼠的大脑中连接一种刺激装置,可以使其大脑分泌多巴胺(俗称:快乐激素)。

然后将这个装置连上电钮,让老鼠可以自己触碰到。实验的结果是:

老鼠一直废寝忘食地按电钮,直到精疲力尽,甚至“爽”死为止。

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多巴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可以让动物为了它心甘情愿地去死?

05

这个问题的答案多种多样,生理学界也是吵来吵去。直到2000年10月9日,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森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这个谜底才算是盖棺论定。阿尔维德▪卡尔森的研究指出: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一种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

这是什么意思呢?

06

其实我们人类的大脑中存在着150亿左右的神经细胞,人的大脑之所以能思考,身体之所以能运动。都是因为“信息”可以在无数个神经细胞之间来回穿梭无阻。而问题在于:

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存在着间隙,就像两座山峰之间隔着一道悬崖。

也就是说,信息要想传递过去,就必须要跳过这一道悬崖。

但是,不争气的“信息”就像是一个大家闺秀。不仅胆小如鼠,而且是体育特差生,根本无力完成这项任务。所以,神经细胞摊上“信息”这么个扶不起的阿斗,只好徒叹奈何,自己想办法解决。于是每当有“信息”要传递的时候,神经细胞就会让自己的突触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生理学名称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

背起“信息”,跳过悬崖。

没错,多巴胺就是其中一种主管情绪的神经递质。说得形象一点:

信息就像是孙悟空,多巴胺就相当于是筋斗云。没有筋斗云,孙悟空哪都去不了,而没有孙悟空在大脑网络里来回穿梭,人类便不会感到快乐。

也就是说,作为“筋斗云”的多巴胺使这一切成为了可能。所以生物学界给它起了一个亲切的外号叫快乐激素,多巴胺越多,我们就越快乐。因此,本质上多巴胺就等于是大脑的一种奖励机制。

07

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

在远古时期,人类在经历了长期的饥饿后,找到食物或者发现猎物时,大脑就会分泌出多巴胺。

由此推而广之:

当我们玩游戏通关、当我们买彩票中奖;当我们学业进步,当我们工作升职;当我们洞房花烛,当我们初为父母等等。总而言之,当我们做了一件大脑喜欢的、或者说对身心有利事情时。大脑就会奖励一些多巴胺给我们,好让我们继续去完成类似的事情,如此周而复始。

这个现象一般被叫做:

“多巴胺奖赏回路。”——以上观点改写自《能让你快乐的化学物质:多巴胺、脑内啡、催产素、血清素》

08

那么,我现在说得难听一点,我们人类终其一生,不过是像条狗一样在追求大脑将“多巴胺”这块骨头扔给我们而已。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结论:

大脑其实是通过多巴胺来控制人类的,就好像老板通过钱来控制员工一样。

如果没有工资,员工便没有工作的动力,如果没有多巴胺,人类便没有活下去的动力。也就是说,人类本质上只是基因的奴隶。

09

谈到这里,我们就应该明白为什么人会对某种东西上瘾了。比如像烟瘾、酒瘾、赌瘾、毒瘾等等。现代医学已经证明:

抽烟、喝酒、赌博、吸毒;恋爱、运动、巧克力甚至是购物等等行为。都会不同程度地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

其中最难戒掉的,就是毒瘾。为什么呢?

10

因为毒品本质上就相当于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可以说是多巴胺的情敌,会跟多巴胺抢着护送信息。虽然毒品跟多巴胺同属于神经递质,但是二者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说多巴胺是矮穷矬的人民币,那么毒品就是高富帅的黄金。

你愿意选择多巴胺的自行车,还是毒品的法拉利呢?可想而知,最终信息们无不抛弃了多巴胺,而踏上了毒品的贼船。久而久之,多巴胺失望离去。

因为大量的神经递质(毒品)由外部获得,大脑就会减少内部产生的神经递质(多巴胺)。而信息渐渐地跟毒品建立了稳定的关系,相当于是领证结婚。然后突然有一天,信息发现毒品是典型的富二代渣男。于是将毒品告到法院,起诉离婚。作为法官的大脑看了诉状,忍无可忍。

一锤定音:同意!

11

然后,我们试想一下:

信息早上出门时,法拉利没有了,自行车也早就被气走了。于是,信息只好待在家里生闷气。这个时候,吸毒者便会感到痛苦。尽管没过几天,备胎多巴胺还是骑着自行车去找信息。(这是大脑一种自动修复平衡的功能。)但是信息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心里却承受着一种巨大的委屈。

因为坐惯了法拉利的人,是无法在自行车上体会到快乐的。吃惯了燕窝鱼翅,怎么可能咽的下粗茶淡饭呢?这时候,信息有两个选择:

第一,永远跟毒品断绝来往!但要在自行车上心如枯井的度过一生;

第二,复婚,把毒品找回来!哪怕在跑车上逍遥快活的度过一年。

最后,世界各地普遍的数据是:

至少97%以上的人都选择了复婚。

“不吸毒,毋宁死”成了他们的人生信条。所以,我们不得不悲叹,吸毒者的结命运,并没有超越实验室里老鼠的结局。

12

现在,终于真相大白了。原来相对于生理上的“毒瘾”来说,更难戒的是“心瘾”。戒毒之所以难,本质上并不是由于没有了毒品你就会痛不欲生,而是吸食毒品时所体验的那种超级快感让你欲罢不能。因为当你尝过了毒品的鲜美以后,多巴胺对你来说就味同嚼蜡。

也就是说,你几乎已经失去了感受快乐的能力。如果用一种诗意的表达就是:

"曾经沧海难为水。"

13

讲一个弘一法师的故事: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一天,他的老友教育家夏丏尊前来拜访,中午时分,弘一法师开始用餐:一碗白米饭,一碟咸萝卜干。

夏丏尊不忍地问:

“只吃咸菜不会太咸吗?”

弘一法师说:

“咸有咸的味道。”

饭后,弘一法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丏尊又问:

“没有茶叶吗?开水是不是太淡了点?”

弘一法师说:

“淡也有淡的味道。”

初读这个故事,不禁被弘一法师的禅定心态所折服。于是我问我自己,如果你是夏丏尊,你能吃得下吗?我心里的回答是:"应该能的吧。"好,就算你能吃得下,那么再请问,如果是让你一辈子都吃这样的简餐素食呢?我一下被自己问到哑口无言,我想:

如果真的只有一种活法,让我在一碗萝卜干米饭和一瓶安眠药之间选一个。我选安眠药的几率可能会更大。

我也知道世界上一定千千万万个贪食如我的吃货们,会选择后者。可是,我们仔细想一想:

那些吸毒者自杀的原因跟我们选择安眠药的原因,本质上真的有区别吗?

14

说到这里,你或许会问:

毒品,似乎跟老子的本章的内容没有什么关系吧?

可是,真的没有关系吗?对于我们来说,老子所谓的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田猎;或者佛家所谓的三毒贪、嗔、痴;五欲财、色、名、食、睡等等,谁又能保证它们一定不会变成我们精神上的毒品呢?

你或许又会说:

这些东西虽然对我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但相对于毒品的魅力而言,就等于是村妇比之于西施,怎么相提并论呢?

没错,起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后来看到了马克▪李维斯的一句话,我改变了看法,那么马克▪李维斯是谁呢?

《酷说老子》第十二章(2):商纣王和狄德罗,都曾是被多巴胺绑架过的奴隶?

01

上一节我们讲到,人的贪心和欲望比不过毒品,但是我直到后来看到了马克▪李维斯的一句话所以改变了看法,那么马克▪李维斯是谁呢?

他是加拿大的一位发展神经学家和发展心理学教授,他本人曾经就是一位瘾君子,后来发誓戒毒以后,他开始对毒品如何影响大脑,成瘾如何改变神经细胞的分泌进行了多年的追踪研究。他在《欲望周期》里提到了一项惊人的发现:

许多政治家体内的多巴胺浓度足以放倒一位瘾君子。

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惊诧莫名,沉思良久。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就意味着:

权力对于某些人来说,已经胜过了毒品的吸引力。

所以我本能地认为他这可能只是一种调侃,不足为信。直到后来我看到了一项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刊发表的研究才开始相信。我们都知道,人的快乐的程度取决于脑部多巴胺的分泌程度。那么如果将性爱所提升的多巴胺浓度定为标准值100,那么:

性高潮时的多巴胺浓度大约是:200;

吸食可卡因时多巴胺的浓度大约是:350;

吸食冰毒时多巴胺的浓度大约是:1200;①

还有的研究数据说在增加多巴胺浓度方面唯一可以与吸毒媲美的就是赌博,随着筹码的不断加大,人脑的多巴胺分泌也呈几何级数增长。很轻易地就突破500、甚至是1000,目前实验中所能达到的最高数据是1200,我们不要忘了,金融业的衍生品:

期货与外汇——也属于赌博。

虽然以上的多巴胺浓度数据是在小白鼠身上实验出来的,但对于我们人类还是具备很高的参考性的,大体相差不会太多。

02

那么,在这里我们不妨进行一个推测。

对于男性来说,一般来说游戏的多巴胺分泌浓值不会低60;

对于女性来说,一般来说购物的多巴胺浓度分泌值不会低于60。

再结合马克▪李维斯的观点:

权力与金钱,至少对于一部分人而言,其快乐值相当于是毒品。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为财死也好,为了权力六亲不认也罢,就显得不足为奇了。当一个人体内的多巴胺浓度突破了界限,他的意识就无法控制自己了。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病毒可以操纵人类的思想与行为。那么,它一定是多巴胺。

多巴胺,其实就是欲望的别名。

03

现在我们想一想,在古代权力谁的最大?金钱谁的最多?

当然是帝王!

而老子的道德经,本质上就是写给统治者的告诫书。

商人赚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各种奇珍异宝,为了所谓的“难得之货”吗?

政治家争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威风八面,为了所谓的“驰骋田猎”吗?

这里有必要补充一下,驰骋田猎在上古时期并非是单纯的打猎那么简单,而是一项具有军事意义兼祭祀仪式的生产活动。就相当于是现在的大阅兵+军事演练+世博会开幕式。

04

如果你是帝王,你敢拍着胸脯说你对“难得之货”和“驰骋田猎”不会上瘾吗?至于对五色、五味、五音的追求,对于帝王来说,究竟会有多大影响呢?《韩非子▪喻老》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有一天商纣王的属下敬献了一双象牙筷子,人们都觉得这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但是大臣箕子听说后却惊出一身冷汗。

别人旧追问原因,箕子回答了一段十分精辟的人性论断:

有了象牙筷子,怎么会乐意使用泥碗呢?一定要玉碗才能配得上;有了象牙筷子和玉碗,怎么会乐意吃青菜淡饭呢?一定要鲍鱼熊掌才能满足;吃鲍鱼熊掌的人能穿粗布麻衫吗?一定要锦衣绸缎才配得上;锦衣玉食的人能住茅屋草舍吗?一定要皇宫丽殿才配得上。

果然,五年后箕子所担心的,商纣王一样也没落下,其实,箕子的话虽然句句在理,但是属于政治学范畴如果是心理学大师老子跟箕子同朝为臣的话,他一定会这样补充:

住皇宫丽殿的人怎么能听单管弦奏呢?一定要《霓裳羽衣曲》才配得上;既然听《霓裳羽衣曲》,怎么能没有歌女美人助兴呢?既然有歌女美人,怎么能没有貂皮美玉装扮呢?既然如此,貂皮狐裘我何不自己出去骑射猎取呢?金环美玉我又何不让四方朝贡敬献呢?

然后,你发现五色、五音、五味、难得之货、驰骋田猎等等无穷无尽......纣王的欲望就像是滚雪球,越滚越大。所以有人说商纣王是因为一双象牙筷子而亡了国。虽然是戏论,却也道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这个原因在心理学上叫:

狄德罗效应。

05

在十八世纪的法国,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给狄德罗一件精美华贵的睡袍。他欣喜至极,然后披着睡袍在书房踱来踱去时突然觉得自己的办公桌陈腐破旧,配不上自己的形象。

于是,换了一张新的办公桌。

几天以后,他又觉得地毯粗糙不堪。自己仿佛是一颗钻石被放置在褪色的麻布上,这怎么能忍受呢?

于是,又换了一张新的地毯。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没过多久。他又发现椅子、雕像、闹钟等等摆设与书房的新面貌格格不入。

于是,一件一件挨个换了个遍。

后来他终于得到了一间豪华气派的书房,但是当他坐在书桌上陶醉的时候,突然醒悟:

“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于是第二天追悔万分地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别离旧睡袍之后的烦恼》。两百年后,在1988年,美国人格兰特·麦克莱肯读到了这篇文章,感慨唏嘘。他认为这是消费文化中一个典型的标本,于是借用狄德罗的名义,将这一类现象概括为“狄德罗效应”。

199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女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出版了《过度消费的美国人》,她在书中对这种新睡袍导致新书房、新领带导致新西装的攀升消费心理模式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给“狄德罗效应”起了另一名字叫:

“配套效应”。

06

没错,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感都有一个阈值。我们随着年龄、阅历、经验的增长,幸福的阈值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小时候,我们得到一个棒棒糖都会兴奋半天。但是现在,就算得到一盒棒棒糖也索然无味。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幸福阈值升高了。

我们可能得到一辆轿车,才能感受到与小时候吃棒棒糖一样的快乐。而这种快乐也因人而异:对于穷人来说,得到一辆大众或吉利就够了;而对付富人来说,得到一辆兰博基尼或私人直升机,或许才满足。

没错,我们必须让得到的东西跟自己的感觉配套。必须高于自己的幸福阈值,才能感受到快乐。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总是怀念童年,总想做一个单纯而快乐的孩子的根本原因。

07

所以,这个世界上的得到快乐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外求于物,逐渐配套自己的幸福阈值;

第二种是内求于心,逐渐降低自己的幸福阈值。

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

那些外求于物的人,最后无不以惨痛的失败而告终。

现在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有几个人使用的不是“外求于物”的方法呢?我们的人生说白了,从一开始就在失败的路上狂奔,死不旋踵。

08

所以佛陀曾经说我们凡夫俗子都是被“苦痛逼迫,乃至夺命”。就像是中了毒箭的人,而且是身上和心上各一支。所谓:

“愁忧称怨,啼哭号呼。若身受,若心受。譬如士夫身被双毒箭,极生苦痛。②”

也就是说:

吸毒者在我们眼里的样子,其实就等于是我们在佛陀眼里的样子。

我们都是中了毒箭的人,我们都是吸毒者,吸毒者戒不了海洛因,而我们戒不了欲望。我们之所以敢于追求五色、五味、金钱或者权利等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

我们都错误地高估了自己的自制力,而低估了多巴胺的魅力。

比如商纣王,比如狄德罗。

09

商纣王本来是一代明君。荀子说他是:

“天下之杰,百人之敌”。③

司马迁说他:

“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④

但是文武双全的商纣王何曾想到自己竟然会因为一双筷子而身死亡国呢?

狄德罗则更不用多言,他既是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又是自然学家、生理学家。他是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启蒙运动时,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就是由他主编的。但是博古通今的狄德罗又何曾想到自己竟然会被一件睡袍玩弄于股掌之中呢?

10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商纣王的影子,每个人的心里也或多或少都有狄德罗的烦恼。所谓的“配套效应”,不过是我们被多巴胺绑架后一步步挟持的效应而已。

所以,多巴胺并不是快乐,而是追求快乐的欲望。

什么?多巴胺原来只是我们追求快乐的一种欲望?是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一节解答。

【参考资料】:

1、Di Chiara,G.和Imperato,A.(1988年)。人类滥用的药物优先增加自由活动大鼠中脑边缘系统的突触多巴胺浓度。《国家科学院院刊》,85(14),5274-5278。

2、《杂阿含经▪卷十七▪四六零》

3、《荀子▪非相篇》

4、《史记▪殷本记》

《酷说老子》第十二章(3)司马光与苏格拉底: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们不需要的东西!

上一节我们谈到,多巴胺并不是快乐,而是追求快乐的欲望。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一个科学实验,或许就明白了。

01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神经科学家肯特▪贝里奇发现:

老鼠在吃甜食时会舔嘴唇,而面对美食舔嘴唇的现象是猩猩和人类身上所共同拥有的。

不仅如此,动物们普遍在遇到开心的事情时,都会舔嘴唇。于是,他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用神经毒素损毁了小老鼠的多巴胺分泌中枢,小老鼠在没有了多巴胺之后,变得无欲无求,不再主动寻找食物。

但是当它们看到美味的食物喂到眼前时,还是会舔嘴唇表示很开心。然后,肯特贝▪里奇又通过电刺激给小老鼠增加多巴胺分泌。结果小老鼠拼命地寻找食物,而且食量超乎寻常,但是它们舔嘴唇的频率并不会增加。即使食物变得难吃,这些多巴胺过剩的小老鼠还是会吃到饱胀。这个研究结果意味着:

多巴胺并不产生愉悦感,而是产生欲望。

02

于是肯特▪贝里奇提出一个理论认为:

人的大脑有两套奖赏系统,喜欢系统与想要系统。

这两套系统联系紧密,通常一起运作,就像是情侣一样,出双入对,形影不离。所以一般情况下:

我们会喜欢想要的东西,也会想要喜欢的东西。

当然,偶尔这两套系统也会分开运行。那么喜欢却不想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比如审美快乐就是这样一种快乐,是一种没有被想要“污染”的喜欢。那么想要却不喜欢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要去夜店、赌场、监狱或者戒毒所里随便问问就能找到。

03

至此,我们或许就能解释得道开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了。所谓的得道开悟:

就是喜欢却不想要的状态,就是没有多巴胺依然能保持快乐的状态。

他们就像实验室里的老鼠那样,没有多巴胺依然能保持舔嘴唇的能力。后来,这只“无欲无求”的老鼠在实验室里不吵不闹,直到安然饿死。

04

这个现象,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佛经里的一些关于佛陀不吃饭的记载。

《大宝积经•卷十》曰:

如来不食,如来至真以法为食。

《金刚仙论•卷一》曰:

如来金刚之体,身内不空。又常在三昧,其实不食。

《大般泥洹经•卷三》曰:

(如来)为化众生随时现食,其实不食。

也就是说,佛陀是不用吃饭的,是为了度化众生,不搞特殊才与弟子们一起乞食。这些记载的真实性姑且存疑,但有一点我是相信的:

那就是佛陀没有食欲(当然,七情六欲都没有)。

可能是佛陀通过常年的修行,已经将体内的多巴胺彻底制服了。

05

前面我们讲过.大脑是通过多巴胺来控制人类的,就好像老板通过钱来控制员工一样。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

在现实中,我们是金钱的奴隶;在精神上,我们是多巴胺的奴隶。

所谓证悟得道,就相当于是他们在精神上革命成功,奴隶翻身变成主人,变得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了。也就是说,悟道者摆脱了多巴胺的挟持。这即是佛法所谓的“解脱烦恼”,所谓烦恼,不过是被多巴胺挟持的代称而已。

06

他们究竟是为什么能摆脱多巴胺的挟持呢?因为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负责在各个神经细胞之间护送信息。信息来回穿梭,从而使人感到快乐。所以,我推测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他们的大脑中找到了另一种神经递质。

可以护送信息跳过“悬崖”,抵达到对面神经细胞上,只让人产生“快乐”而不产生“欲望”。

另一种可能是,他们真的不需要类似多巴胺的神经递质。

他们大脑中的信息可以自己长出翅膀,直接飞过“悬崖”。至于哪一种正确,不得而知。或许都是错误的,毕竟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推测。

07

但是不论是从生物学上还是佛法上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解脱以前,我们是服从基因命令的奴隶,是“迷”的状态;

解脱以后,我们是自己发号施令的主人,是“悟”的状态。

所以即使是做同一件事情,哪怕是吃肉喝酒、寻花问柳:

迷的时候,是带着命令,是为了得到多巴胺而去做的。

悟的时候,则是本心所发,顺着自然的天性而去做的。

也就是说:

迷的时候,是有所为而为,是有心的状态。

悟的时候,是无所为而为,是无心的状态。

所以《达摩悟性论》曰:

迷时,有佛有法;悟时,无佛无法。

我们只有从各种色的表相中解脱出来,直见色的本性。才能体悟到《华严经》中“观一切法,心恒快乐,自在游戏”的人生境界。

这个时候,“一切法”都束缚不了你,不管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无论是三毒五蕴还是十八界。都不过是负责启动你心中快乐模式的一种游戏程序而已。

08

当然,虽然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真正的得道高僧,比如传说中道济禅师(济公)喝酒吃肉,的确可以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但是,这首诗的后两句则一般不为人知: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所谓的世人,就是指我们这些世俗之人。本来就已经都是多巴胺的奴隶了,如果再去喝酒吃肉、寻花问柳,岂不是成了奴隶的奴隶了吗?所以一般意义上:

我们生活中那些真正的智者,并不是比凡人具备更高的对抗多巴胺的能力,而是他们知道“不见可欲”的重要性,提前将一切诱惑全部消灭在了萌芽之中。

09

比如唐代有一位名相叫陆贽,做官清廉,为人正派。连唐德宗也觉得他太过谨慎,有一天就劝他说:

“你一概拒绝收礼,于事于理恐怕不妥。像鞭子、靴子之类,收也无妨嘛。”

陆贽不同意,于是答了一段千古名言:

“贿道一开,辗转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是以涓流不绝,溪壑成灾矣。”①

陆贽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不是多巴胺的对手,所以从来都不会暴露在多巴胺的面前,与其正面交锋。大历史学家司马光也看透了这一点,所以训导儿子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②

这句话可以说是“配套效应”的生动阐释。而老子早在司马光一千五百年前,就为了防止人们陷入“配套效应”的泥潭,提出了“圣人为腹不为目”的告诫。

那么,究竟什么是“为腹不为目”呢?

10

关于这一句话的解释历来都五花八门。王弼的解释,最有诗意,也最受追捧。王弼《老子注》说:

为腹者,以物养己;

为目者,以物役己。

如果单纯用语言来解读这两句话,恐怕会陷入愈描愈黑的文字陷阱。让我们来听一个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吧。

11

我们都知道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

你需要的越少,你就越接近神。

所以,简洁朴素是他一贯的生活信条。

有一天,几位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

苏格拉底说:

集市有什么好逛的?

学生们说:

“好吃的美食、好听的音乐、好看的表演,应有尽有!还有各种各样的新鲜玩意儿,您如果去了,一定会觉得不枉此行。”

苏格拉底想了想,点了点头。第二天,苏格拉底走进教室说:

“我昨天逛完集市,有一个非常大的收获。”

学生们立刻围堵上来问:

“什么收获?”

苏格拉底说:

“我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③”

学生们立刻安静了下来,苏格拉底继续说道:

“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奔波劳累的时候,幸福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非必须的物品一个也不多。”

12

那么,什么才是必须的物品呢?对于人来说,食物是必须品,不可或缺。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为腹”。那么,什么又是非必须的呢?对于生命来说,眼睛并非是必需品。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不为目”。

所以,老子的意思是:

活着便已经是人生至乐,夫复何求?

第十二章【完】

【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唐纪五十》

2、《训俭示康》

3、(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二卷•第五章•苏格拉底》

2 阅读:49
评论列表
  • 2022-01-27 13:18

    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的文章了[点赞]

  • 2022-01-08 10:34

    同时期的孔子思考的是让社会变得更好的利他主义;西方思考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利己主义。直到近代西方通过掠夺暴富了,才开始思考“仁”性。这就是思想上的差距。估计又有人拿近几百年的历史说事了,还请多了解了解过往三千年的历史和如今的形式再说吧[眯眼睛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