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双旗镇客栈 (我们在这个尘世上的时日不多,不值得浪费时间去取悦那些庸俗卑劣的流氓!)
纪元:初级职称二十六年,中级职称元年。
学校里面已经摆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
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触;甚至于我们的“杈杆儿、马户和又鸟们”在训斥教师们不能利用各种媾和手段妥善处理家校关系、不能在各种为“杈杆儿”谋福利但却由教师们背黑锅的时候,也经常这么说!
可是,我更加认为:学校里面之所以不能摆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和我们的现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有很大关系!
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表面上看非常精致,也非常简洁,但背后却是各种各样的情商和人脉的博弈。
尤其在这个“教师过剩论”、“教师下岗论”甚嚣尘上,每个老实木讷、朴直善良的教师头上都高悬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的时候,现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弊大于利表现得尤其突出、突兀!
因为在面对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中出现的各种怪相时,不要说凌霄之上的大罗金仙不会为我们做主,即便人家一改“弱肉强食”的职场潜规则,做教育生态里的一股清流,不再把情商和人脉作为自己的处世准则,坚决贯彻那个百元大钞上的教员的一句话:“谁如果胆敢在教育问题上动手脚,那他就是整个‘郭嘉’和‘敏阻’的罪人,应该坚决予以彻底的‘蟾蜍’和‘小咩’!”(这句话绝对不是我的杜撰!不过,鉴于每当我贴出这句话,我的文字就会被王座迅速冰封,请您自己检索原文),那我们其实也会陷于“不能团结大多数”的罪大恶极的罪名之中不能自拔!
是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无论上游、中游还是下游,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按照这个产业链在运作。
如果你与整个产业链感到了威胁,你就触动了资本的根本利益!
触动了资本的根本利益,你或者走上绞刑架,或者走上断头台,成为麻木不仁的看客眼中的小丑,成为他们手中的人血馒头,这就是你的最终结局啊!
有胜利者吗?有!不过这样的胜利者屈指可数,而且这些人往往会被“事了拂衣去”地诏安。
比如,那个曾经数年粉丝无变化,但却在一夜之间从两千粉丝涨到四十万粉丝的河南焦作十七中的姚燕燕老师。
我一直认为,在这件事中,姚燕燕老师的校方和姚燕燕所在学校的教师们提到“姚燕燕情商低,不懂得团结大多数教师,在各种民主测评中,支持率很低”,这样的举动简直就是臭得不能再臭的棋——肉食者们唯恐民意不沸腾啊!
不过,姚燕燕目标明确,选择也很正确:她一直都想做宋江,她也只能做做宋江。她明白,肉食者及其拥趸们可能在一场战役中被打得晕头转向,但从整个战略布局来看,肉食者及其拥趸们会很快醒过味儿来,并且调整战略战术,自己不可能赢得下一场战役的胜利——毕竟,满世界都是容易被精神控制的乌合之众啊!
所以,在自己被四十多万教师朋友推上高台并胜利之后,姚燕燕老师很是懂得悬崖勒马——孙悟空又怎样?如果孙悟空一味打打杀杀下去,不等到六耳猕猴到来,它可能也早就被紧箍咒送上了西天极乐,不是吗?
而今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有人在上游控制务虚的荣誉性纸张产出,包括那些从来不会为人所知的、汗牛充栋的、根本不能拿来见光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也有人在中游利用各种各样老实木讷、朴直善良的教师们知道都不会知道的荣誉去做一名收入颇丰的掮客——或者收获每个名额数千元钱到数万元钱不等的“佣金”,或者收获今后从学生家长身上可以上下其手的各种人脉资源!
是的,各位教育生态局外人,你们根本不会知道:你们所谓的教育负担越来越重其实伴随着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大进步!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所谓大进步,直接导致了学生家长有交不完的各种费用——比如,托管服务费、校服费、资料费、兴趣班费,甚至于名师的地下补课费!
教育,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产业化!
当然,而今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下游,那些仰望着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教师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们其实也并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他们(她们)往往在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中有意或者无意就成了其拥趸,变得无极限推崇《厚黑学》,并在《厚黑学》的实践应用中如鱼得水、欢欣鼓舞、道貌岸然!
一切都因为他们已经拿到了高级教师职称!套用辛弃疾的一句词开个玩笑: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重点在一个“功成名就”之后的“笑”字上!
他们利用自己的情商和人脉获取一系列非教育教学类类荣誉纸张、他们利用一切偏离了教育本心的手段和方法攫取教育教学类荣誉纸张,然后形成一叠叠所谓的教师职称评审材料,借助于你们所谓的规则背后的各种实操者们拿到那个可以从生躺到死都不会有变化的教师职称!
我插一句无关紧要的话:不谈这些高级教师职称获得过程是否肮脏,获得高级职称教师之后,这些教师们真的就是那些谦恭有礼、任劳任怨、世之楷模的一线教师吗?真的是这样吗?!
不要骂我,教师同行们!我可没有说,所有高级职称教师都是非良善之辈的教师!但是,生活在“弱肉强食”丛林里的人们,你以为他们知书达理的比率大概会是多少?
我给一个自己揣测的数字:在高级职称教师群体中,三分之一实至名归,三分之一名不副实,还有三分之一介于两者之间!
补白寒假第一天,我喜欢读罗尔斯的《正义论》。
读了罗尔斯的《正义论》,我忽然就重新燃起了对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恨意——哪怕亿万人说这座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大山摇撼不动,我也带着纸、绳索和身影,做第一千零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