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8岁的雷锋在前往鞍山途中路过武汉,特意参观了新建的长江大桥并留下纪念照。当时他乘坐的火车在武汉短暂停留,这位年轻战士抓住机会与大桥合影。照片里的雷锋虽然年纪轻轻,但面容和善,充满活力。虽然是黑白影像,却掩不住他脸上洋溢的青春光彩,整个人显得精神抖擞,十分讨人喜欢。
照片中的雷锋面带笑容,身姿挺拔,衣着整齐利落。他右臂上挂着一件毛衣,左手拎着一个包。关于这张照片的拍摄情况,《雷锋年谱》里有具体说明:
1958年11月13日早上8点,火车停靠武昌站。由于需要转乘,雷锋和几个同乡有七八个小时的空闲时间。他们趁机游览了武汉长江大桥,还在桥头合影留念。
这张照片算是雷锋留下的珍贵影像之一。他本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望城(现属长沙望城区)的穷苦农民家庭。雷锋的父亲曾参加农民运动担任自卫队长,后来被日本侵略者活活打死。
雷锋幼年时父亲离世,只剩母亲照顾他。1947年中秋节那天,母亲不堪地主欺辱选择自尽。当时不到7岁的雷锋失去双亲,幸好被六叔奶奶收留,才得以活下来。
雷锋从小饱受旧社会的苦难,见到解放军帮助穷苦百姓后,他特别想加入这支队伍。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他主动找到路过家乡的解放军要求参军,但因为年纪太小被婉拒了。
1950年,雷锋在老家干得特别出色,当上了儿童团领头人。由于在土地改革中表现积极,他得到了免费上学的资格,读书时还加入了少先队。在那个年代,雷锋总是抢着干最苦最累的活。
雷正兴同志热心支持望城青年农机站建设,带头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并主动捐款20元。特颁发此证,以示表彰。
雷锋在掌握拖拉机驾驶技术后,觉得应该把学习心得分享给其他人,便创作了《我学会开拖拉机了》这篇记录文章。文中他首次公开讲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经历。雷锋这样写道:
雷锋原本打算长期留在望城县工作,但新的机遇突然出现。1958年9月,他主动报名参加鞍钢建设,选择成为一名推土机驾驶员。同年11月12日晚,他在长沙站乘上火车,前往千里之外的钢铁之城鞍山。
雷锋曾站在武汉长沙大桥下拍照留念。1958年11月15日,他来到鞍山后,被安排到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上班。雷锋非常重视这份工作,由于表现优异,他屡次获得"红旗手"、"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1960年初,雷锋如愿加入部队。当时他个子不高,仅1米54,体重也不足55公斤。按常规体检要求,这样的体格很难通过筛选。但由于政治表现突出且具备专业技能,部队最终特批他成为军人。
雷锋入伍后被分配到工程兵部队的运输连,负责驾驶汽车。1960年底,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还被选为抚顺市人大代表。可惜就在他准备继续奉献时,不幸的事故突然降临。
1962年8月15日早上,雷锋和战友们打算去洗车。在指挥倒车时,由于轮胎打滑撞倒了路边的电线杆,倒下的杆子砸中了他的头部。雷锋当场昏迷,虽经全力抢救仍不幸离世,年仅22岁。
雷锋牺牲后,共青团中央授予他"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自此,雷锋的事迹广为流传,他那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已成为激励无数中国人的精神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