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谚语道:“大家齐了心,黄土变成金。”明确告诉我们,无论任何团体只要众人齐心协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很快明白,哪怕家财万贯只要成员之间相互猜忌,一切都会成为幻影。
自古就是创业容易守业难。创业之所以“容易”,是因为有决心在,守业之所以难,多因诱惑太多。
人性生来贪婪,大部分个体在财富面前都想多贪多占,哪怕是至亲之人。
话说到这里,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贫穷很可怕。却不知在现实生活中,还有比贫穷更可怕的东西,那就是家风出了问题。
一个家庭想要兴旺并没有太难,只要齐心协力一心向上总会有出头之日。
一个家庭想要兴旺有时候也很难,但凡家长认知不够,厄运就会被传承很多年。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最大的悲哀从来都不是贫穷,而是父母开口闭口就是这种话,愿你家没有。
内耗的父母只会养出内耗的孩子。
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个观点。
如果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那一些常常因鸡毛蒜皮吵翻天的家中很难养出乐观的孩子。
人是环境的产物。无论意志有多坚定,长期待在某种特定环境中的人都会悄悄被改变。
那些张口闭口都夹带枪药的父母毁掉的不只有温和的家庭氛围,还有子女的人生。
越穷的家庭,成员之间越难沟通。大家满脑子装的都只有自己的观点,仿佛没长耳朵,对他人的想法充耳不闻。
我们也可以说“犟”本身就是一种无知。
在一个家庭当中,若父母只要开口就想吵架,那么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被迫时刻保持情绪紧绷。
争吵无法解决问题,吵得越凶的家庭越难以摆脱命运的悲剧。
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人,也不存在绝对差劲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无非是你的长处是他人的短处,你的短处是他人的长处。
认知高的人明白未知全貌不予评论,认知低的人时常不负责任盖棺定论。
糟糕的家长没有理智,他们的每一句批判都只是为了发泄情绪。那些张口闭口就是贬低的家长从来不去看现实,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对子女“一无是处”的评价。
对于个体而言外界的评价并没有太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亲人的想法。尤其是个体在未成年时期,父母的每句点评都对其人生意义重大。
语言暴力伤害的是子女的自尊心。人一旦没了自尊,也会随之失去自爱,接下来极有可能是破罐子破摔。
那些一开口就是对子女贬低的父母,亲手毁掉了家族的希望,蠢而不自知。
指责型父母活得十分苛刻。他们宽以待己,严以律人。
不仅如此,还会各种强调自己是正直的人,对事不对人。
那些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的父母,看自己的孩子横竖不顺眼。
网上有段子如此调侃,说自己出去玩,父母责怪一天到晚就知道出去玩,那干脆不出去玩,父母又责怪一天到晚就会宅在家里。
不做家务被骂不知道干活,去做家务又被骂一点活都干不好。
脸上挂笑的时候被指责成天嬉皮笑脸,真严肃起来又被指责“拉着个脸不知道给谁看”。
反正怎么做都不对,横竖都要被批评。
段子源于生活,这就是那些可悲家庭最真实的缩影。指责型的父母想骂你是怎么都躲不掉的。
一个家庭的悲哀不应当从外找,应该由内排。
与人相处一定要远离那个“永远都对”的人。
人们总是更愿意同情可怜人,却忘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爱抱怨的人或许真的曾经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但若那个爱抱怨的人一味强调所有情况都是别人的错,千万不可继续共情。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结局的出现,遵循的是因,无论是正果还是苦果,皆为果。
因果循环是天道,趋利避害是人性。越是爱抱怨的人越容易陷入绝境当中,因为他看不清因,却妄想扭转果。
在一个家庭当中有抱怨没有问题,满是抱怨就是问题。
如果在一个家庭当中,父母相互抱怨,不断在子女面前强调错的都是别人,那么子女不仅会情感混乱,还会逐渐被影响成推卸责任的懦夫。
没担当的家庭,难有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