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金时代”的领路人,曾是我们的骄傲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在0-2落后的绝境中惊天逆转夺冠。那是我第一次熬夜看球,也是我第一次记住“李全强”这个名字——作为时任领队,他在赛后发布会上哽咽着说:“这支队伍永远不会放弃。”那时的他,是球迷心中低调务实的“幕后英雄”,是女排精神的一部分。
此后的十多年,李全强从领队一路升任排管中心主任、中国排协副主席。在他的任期内,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夺冠、朱婷等一批球星闪耀国际赛场。我曾和无数球迷一样,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他的采访,称他“懂排球、爱排球”。直到2025年1月,那个冰冷的清晨。
二、涉贿超千万?刺痛的不仅是判决书上的数字
“李全强被查”的新闻弹窗跳出来时,我正在重温2019年女排世界杯的夺冠视频。手机从掌心滑落,砸在桌角的队徽徽章上——那枚徽章是他任期内推出的官方周边,我珍藏了六年。
法庭公布的细节更令人窒息:利用赛事承办、球员选拔、商业赞助等职权收受巨额贿赂。我突然想起,2017年亚洲女排锦标赛,中国队意外输给日本后,他在发布会上痛批“某些人把利益看得比荣誉重”。如今看来,这句话竟像一记讽刺的回旋镖。
三、崩塌的信任,谁来填补?
十年三个月刑期,八十万罚金。法律给出了答案,但球迷心中的裂痕却难以弥合。我们曾以为,那些深夜加练的球员、嘶吼到沙哑的教练、赛后鞠躬致谢的身影,就是中国排球的全部。可当“幕后英雄”成了“阶下囚”,我们才惊觉:光鲜的成绩单背后,或许早已爬满蛀虫。
更令人焦虑的是,案件暴露的权钱交易链条:赞助商如何操纵赛事?选拔机制是否存在暗箱操作?那些我们曾为之欢呼的胜利,是否曾被标上价码?这些问题像一根刺,扎在每个热爱排球的人心里。
四、我们仍愿相信,排球不该被腐败定义
写下这些文字时,窗外的少年宫排球场上,一群孩子正在垫球。她们的教练是个退休的老体育教师,自费买球、画场地,只因为“看不下去好苗子被埋没”。这或许才是排球最本真的模样——没有千万贿赂,只有滚烫的汗水与纯粹的热爱。
李全强的案件终将写入中国体育史,但中国排球的故事不应止步于此。我们期待更透明的管理体制,期待更多基层教练和年轻球员被看见,期待有一天,球迷的欢呼不再掺杂疑虑。毕竟,真正的女排精神,从来不是某个人的功勋,而是一代代人骨子里的韧性与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