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圣宗耶律隆绪,小字文殊奴,自幼喜欢读书,10岁能诗。长大后,精于骑射,通晓音律,爱好绘画。父亲景宗死后,即位于陵前,年仅12岁,由母亲皇太后摄政。统和二十七年(1009)、二十九年,太后与韩德让相继去世,次年(1012)十一月改元开泰。
辽圣宗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推行了许多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整顿吏治。圣宗即位之初,在太后和韩德让的主持下,诏令三京大小官员要秉公执法。开泰九年(1020),西南招讨使奏,有边疆小族不能按时缴纳贡赋,要严加督责。圣宗说,这是由边臣骄纵、征敛无度造成的,应派遣清廉谨慎的官员前去,不得过分搜刮。太平六年(1026),又诏命大小官员凡有贪暴残害民众者,立即罢免,终身不用。不廉洁正直者,虽处重任,也要撤职。清廉勤勉者,虽地位低下,也要提拔。凡内族(皇族)收受贿赂,一经发现,即与常人一样治罪。
辽圣宗耶律隆绪塑像
实行科举。经考证辽朝最晚在会同初,就仿照中原制度实行科举考试,不过尚未形成完整的制度。圣宗统和六年(988)“诏开贡举”后,标志着科举作为一种制度正式在辽朝确立下来。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为笼络汉族士人进入统治集团开辟了途径。同时,也在提高辽人文化素质、沟通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
轻徭薄赋。辽朝多数地区废除奴隶主占有制,改用封建赋税制度,大体沿袭唐中期以来的两税法。圣宗时期,还多次减免税赋。统和十四年,蠲免三京及各州税赋。又因南京新定税法太重,予以减免。统和十九年,免南京、平州租税。
由于辽、宋订立澶渊之盟后,辽朝内外出现了长期的和平环境,使得辽朝的统治区域内社会经济有了明显进步和发展。圣宗在位49年,成为有辽一代著名的“守成令主”。
辽兴宗耶律宗真,字夷不堇,小字只骨。 圣宗长子,生母为钦哀皇后萧氏(小字耨斤)。嫡母(圣宗正后)齐天皇后萧氏(菩萨哥)曾生二子,早年均夭折,宫人耨斤生宗真,被其收为养子。齐天皇后深得圣宗宠爱,耨斤当着圣宗面百般诋毁她,圣宗始终不信。
辽兴宗耶律宗真
圣宗临终立下遗嘱,立齐天为皇太后,耨斤为太妃,耨斤将圣宗遗嘱藏匿起来,自立为皇太后,并令护卫冯家奴等诬告齐天太后与北府宰相萧浞卜、国舅萧匹敌谋反。兴宗向生母求情说:“皇后侍奉先帝40年,并且把儿子养育成人,本应为太后。如今不仅不能为太后,反而治她的罪,这样做合适吗?”耨斤说:“若留此人,恐为后患。”兴宗说:“皇后连个儿子都没有,即使留着她,也不会有什么后患的。”耨斤就是不听,把齐天迁往上京。耨斤怕兴宗思念齐天的养育之恩,遂派人加害齐天太后。齐天对来人说:“我实在无辜,这是天下共知的。请你等我沐浴后就死,可以吗?”使者回避,太后自尽,年50。
重熙元年(1032), 上皇太后尊号为法天应运仁德章圣皇太后。法天皇太后摄政后,专断独行,杀戮功臣,任用娘家人萧氏兄弟,分管南北蕃汉事务,以至皇帝与外戚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如辽兴宗曾将银带赐给乐工孟五哥。太后闻知大怒,把孟五哥鞭打一顿。兴宗得谋知赐银带事是高庆郎向太后告发的,遂让人杀了高庆郎。太后愈加愤怒,严令调查处理此事,这就当然要牵连到兴宗。兴宗愤怒地说,“我贵为天子,难道也要像囚徒一样写供状吗?”双方矛盾愈演愈烈。
法天太后曾和兄弟们密谋,欲废辽兴宗而立少子重元,哪知重元却将他们的密谋告诉了兴宗。重熙三年(1034),辽兴宗与耶律喜孙谋划,率兵收缴了象征太后权位的符玺,将她押往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白塔子古城),让她守护圣宗的陵寝去了。兴宗射猎过祖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白马山,见齐天太后的坟墓荒凉不堪,又无人祭扫,只有座孤零零的坟茔, 十分悲痛地说:“我早一点解决此事,你也不至于如此呀!”于是,令人在祖州陵园内另选吉地改葬。
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的辽代遗址
辽宋澶渊结盟后,宋朝每年派遣使者祝贺皇帝生辰和元且,贺太后则另派使节,并有厚礼。太后被发往庆州守灵,宋朝就不再向太后赠送贺礼了。群臣劝兴宗说,还是把太后迎回来,毕竟太后是皇帝的亲生母亲。辽兴宗也觉得贵为天子该以身作则,于重熙六年秋自驾马车迎回太后,可是太后还是对于放逐一事耿耿于怀。兴宗病死,皇后痛不欲生,太后却说:“你还年轻,何必如此悲痛!“
兴宗即位时,年仅16岁,在位25年,前两年半由法天太后摄政。在兴宗在位期间,延续了圣宗时期的繁荣和发展,辽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重熙十一年(1042),在辽宋交涉中又获巨大收获。双方议定,此后,宋朝每年给辽增加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匹。不过在这期间,辽朝内外矛盾已充分显露出来,开始由鼎盛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