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人生》这部影片,我是带着全家人一起去看的,高志垒的夫妻关系让人羡慕,那种苦难当中互相扶持的相濡以沫,让人再次相信了爱情。
但是高志垒家的父子关系却让我一度让我非常窒息。
1
高志垒的父亲从熟人的口中知道名校毕业的儿子失业之后,去做了外卖员,他怒不可遏。
在这样一个将面子看到比天大的父亲心里,听到儿子失业去送外卖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很丢人。
他觉得儿子肯定是干得差劲才被裁的,他没有关心儿子遇到什么困难导致要去送外卖,只是担心这会让他在老熟人里抬不起头。
那一段关于父子之间冲突和争执的情节看得我非常难受,因为我也有一个类似性格的父亲,子女遇到的任何困难,都会归因到是我的问题。
高志垒的父亲大概就是那种最典型的中国式父亲,他所有的思维模式都在剧中那场争吵戏当中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了。
他父亲知道高志垒被裁员两个月,瞒着家里人去送外卖之后,回到家里板着脸拍着桌子,指着高志垒的鼻子一顿骂。
同济毕业你去送外卖啊?
我辛辛苦苦送你上大学不是为了让你去送外卖的!
那种封建家长式的打压、批评、嫌弃,映射出了无数的中国父亲。
孩子出了事,不问原因,不问青红皂白,不理解孩子,不支持孩子,永远只会拿出最负面的情绪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这就是中国式父子关系。
2
有时候,能够支撑一个人活下去的理由很少,但是压死骆驼的稻草却很多,而父母成为那根压倒孩子最后一根稻草的例子却屡见不鲜。
人总是把最锋利的刀精准的捅到最亲的人身上,一击毙命。
被父亲的斥责和痛骂伤透了心的高志垒,也朝着父亲吼出了一句痛彻心扉的扎心话:
“我不送外卖怎么办?医药费已经花了30多万,有本事你不要生病啊!”
不得不感慨,徐峥导演太了解中国式的家庭关系,也太会塑造细节和对话了。
3
一直以来,压在失业的中年人身上的大山,除了房贷、子女教育费用、父母的养老费用,还有一个隐形的压力,那就是来自于父母和家人的期望。
电影里,高志垒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每天佯装上班的情节,让无数中年人鼻子一酸。
新闻曾经报道过,说“星巴克坐满了假装上班的中年人”,现实当中有无数的失业人,也是像高志垒这样瞒着家里人,每天按时出门"上班"。
为什么大家宁愿假装上班,也不愿意如实跟父母说失业了呢?其实还是担心父母知道真相后一边不能理解,一边又担心焦虑。
你跟父母说你失业了找不到工作,他们问你为什么不努力,为什么不降低标准?
毕竟他们的年代努力就会有收获,好好学习就能考好大学,上了大学就能分配工作,努力工作就能涨工资分房子。
他们不太了解我们这一代面对的社会现实,45岁失业,管你是大厂员工、985名校生,因为年龄问题,就是啥工作都找不到。
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工作总是整天在996的加班,更不了解我们买房为什么不能靠自己攒钱,要掏空父母钱包。而且买的楼盘,不是烂尾就是价格腰斩,失业了还不起房贷还卖不掉。
一辈人有一辈人的苦,父母那代人吃的苦大多是身体的苦,所以在他们的认知里,供你上了大学,整天工作都坐在办公楼里吹空调,点外卖,能苦到哪里去。
他们对于现在打工人那种身心俱疲的累,完全不了解,也无从理解。他们估计更没想到现在的社会是这样的社会吧。
于是两代人之间有巨大的社会认知代沟,遇到情况,就变成了互相埋怨,互相责怪,甚至互相伤害。
4
喜欢《逆行人生》这部电影,是因为它最大程度的真实还原了很多人的生活,人物形象,有血有肉,鲜活又立体。
影片中那些触目惊心的社会话题:大厂裁员、45岁没人要、房价暴跌、因病致贫......每一个都像一记重锤,敲在观众的心上。
看电影的时候,父母全程表情都很凝重,也许从这部影片开始,他们能够开始理解我们这一代人所面临的社会压力。
所以看到这里,还有人觉得《逆行人生》,是在讲外卖员的故事吗?
不,这部电影只是借用外卖员,在映射很多人的现实人生。
徐峥做了件了不起的事,《逆行人生》是有一部聚焦现实主义题材、为底层发声的影片,通过这部影片,让大家看到社会真相,会思考,懂反抗。
最后,如果你看过电影不喜欢,那是你的自由,可以评价。但是如果没有看过,请不要随意差评:别人勇敢你可以不参与,但不要阻拦,因为他点亮的光也会落在你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