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日军视为奢望品,二式和百式却都“次”!“疯狂”的冲锋枪

历史杂谈驿站 2022-04-21 14:11:58

作者:二战靓妞(未经允许,请勿复制全文搬运!)

德国MP18冲锋枪在一战时期的堑壕战中“一鸣惊人”后,当时远在亚洲的日本军方也瞪大了眼睛。被这款新式轻兵器“惊艳”到了以后,日本人便于1920年决定参照汉斯的MP18研发自己的冲锋枪。

所以,我们别看日军后来一直都没有大量装备过冲锋枪。但其实他们涉足冲锋枪这一领域的时间,却是当时最早的一批人。

首次“依葫芦画瓢”没有了下文

1921年,东京兵工厂便开始正式负责冲锋枪的研发项目。但是直到六年后的1927年,他们才拿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试制型冲锋枪,同时也是日本最早的一款自制冲锋枪。

该枪采用的是枪管短后坐式原理,它可以使用弹匣或者50发弹鼓供弹,而且能切换单发和连发模式。

汤姆森冲锋枪

它的外形其实看起来很像美国人的汤姆森冲锋枪,不过这款日本冲锋枪使用的是8毫米南部手枪弹,而汤姆森冲锋枪的口径则是11.43毫米。

但这款日本人最早研发的一款冲锋枪,身上自然也有着很多缺陷和不足。

首先,就是它的结构设计过于复杂,而且闭锁设计也有缺陷,零件强度很脆弱等。另外,就是它的射速过快,每分钟居然高达1500发,甚至要比德国人的MG42机枪射速还要高一些(MG42是1200至1500/分钟)。

而且这款试制型冲锋枪的射击精度也严重不足!因此,由于一直不符合日本军方的要求,后来也没能正式列装给日军。

手持“花机关”的日伪军

1930年时,东京兵工厂又以高关俊雄于1929年9月26日申请的一项专利为基础,研发了另外一款冲锋枪,同样是发射8毫米南部手枪弹,弹匣容量仅有18发。

但这款冲锋枪经过测试后,感觉同样不是很理想。此后,东京兵工厂研制冲锋枪的事情也就没有下文了。

南部麒次郎站出来搞了一款“二式”冲锋枪。

1932年“128事变”期间,日军当时和中国军队十九路军在上海激战。这场战役最后双方可以说基本打了个平手,但当时中国士兵们手里装备的汤姆逊,以及“花机关”(MP18)让日军吃了大亏。

中国抗日军人的“花机关”

于是,日本大本营军械局重新燃起了对冲锋枪的浓厚兴趣。为了能研发出一款更出色的日本冲锋枪,军械局便先后派人前往欧洲进行实地考察。

经过各种冲锋枪的实物数据对比后,1934年日本军队又重新开始研发自己的冲锋枪。这一次具体工作由日本陆军技术司令部,东京军械厂石条火器制造研究所,以及南部火器制造研究所共同展开。

而该项目的“灵魂人物”则是日本著名的设计师:南部麒次郎。他作为二战日军轻武器研发的领军人物,早在1931年和1934年时就已经完成了两个冲锋枪设计。

南部麒次郎的冲锋枪设计

南部试制的第一款“一型”冲锋枪,采用的是那种奇怪的T形布局,可以调节射速。这款冲锋枪也是发射的8毫米南部手枪弹,供弹具是一种弧形的50发弹匣。

南部二式“一型”

在这个弹匣底部还有一个折叠式金属铲,射手卧姿射击时可以把这个长弹匣当作单脚架使用。但这款南部“一型”冲锋枪同样因为可靠性不足,最后还是被日本陆军否决了。

“一型”冲锋枪仅仅生产一些实验型号,在1937年的侵华战场上日军也少量装备过。于是,南部麒次郎后来又试制“二型”冲锋枪,并沿用了“一型”的50发弹匣和射速调节装置。

南部二式冲锋枪

1936年4月,南部“二型”冲锋枪又根据日本陆军技术本部的要求,衍生出两种改进型号,分别是“式样一型”和“式样二型”(名称确实有点蒙圈)。

“式样一型”的口径是6.5毫米,而“式样二型”发射的仍然是8毫米南部手枪弹,但弹匣容量降低到了30发。

“二型”和之前的冲锋枪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精度较高,不过安全性仍然不足。这种冲锋枪根据兵种的不同其实分几个型号:那种战车兵使用的仅有50支缩短版,后来它们都被送到了战场,英军曾在印度战场上曾缴获到过这种冲锋枪。

而为日本海军定制的“二型”冲锋枪的改变比较大:外观设计更简练,射速也被设定到800发/分钟,另外还拆掉了那个“鸡肋”般的刺刀和挂扣。

这种海军版则被日军命名为南部“二式冲锋枪”,产量不详!据说大约一共生产了7000至8000支(因资料大量丢失,日军的冷门冲锋枪产量一直是个谜)。

抗战胜利后中国也曾仿制过缴获的日式二式冲锋枪,但在口径和外观上都进行了一些改动:把二式冲锋枪的8毫米口径改成了11.43毫米口径,以便和美制汤姆森冲锋枪的口径统一。

日军最著名的百式冲锋枪,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到1940年时,日本陆军也意识到光靠手里的三八式步枪不是长久之计,冲锋枪已经在欧美各国军队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日本陆军研发冲锋枪的计划再一次被迫更新,这就是后来的百式冲锋枪。

但与此同时,大量制造并装备冲锋枪的想法,也受到了日军内部很多人的批评。他们仍然固执地认为:冲锋枪虽然威力凶猛,但射程太近,而且精度和杀伤力都太差!更重要的是,它们消耗的弹药对于日军来说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不过,南部麒次郎所建立的南部枪械制造所后来还是在南部冲锋枪的基础上,推出了一款新式的“百式”冲锋枪。

作为二战日军唯一一款大规模量产的冲锋枪,百式冲锋枪的各方面性能要正常很多:连发射射击时的子弹密集度高,而且单发模式射击时的精度更高。

不过在太平洋战场上,深受“精确射击”理念影响的日军使用百式冲锋枪时,都喜欢用它进行单发精确射击,而不是遵循冲锋枪“火力压制”的特点。

可以说,这种冲锋枪的操作方式确实感觉很奇葩。另外,日军士兵还可以给百式冲锋枪装上了刺刀,由此可见他们研发武器时是多么地固执。

百式冲锋枪的产量大约在3万把左右,但由于这样的产量也并不算大,因此后来也只装备给了一些日本陆军特殊部队,以及一些日军空降兵使用。

当然了,并不是日军后来不想大规模装备冲锋枪,而是他们实在是“有心无力”了:因为当时日本已经面临战争资源极度短缺的情况,根本不允许日军如此奢侈。

因此在太平洋战场上,绝大部分日军士兵还是使用九九式那样的栓动步枪。但是在面对美军步兵班优势火力时,手里没有冲锋枪的日本兵不得不经常端着刺刀,发起一轮轮所谓的“万岁冲锋”。

歇斯底里的日军士兵

日军士兵企图利用这种最极端的战斗手段,彻底击溃美军的士气。但结果证明:他们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士气,其实也是在大炮的射程以内。

图源网络,侵删!

“历史驿站,心的港湾”《历史杂谈驿站》

3 阅读:916
评论列表
  • 2022-05-10 19:13

    变态的小日本,设计的枪也变态[呲牙笑]

  • 2022-05-11 22:36

    鬼子还买过批瑞士产冲锋枪装备海军陆战队,之后才自行研制

  • 2022-04-21 19:12

    为什么本子的东西都给人一种猥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