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一战成为了教材,武直10装备制导火箭弹,不输重型武直阿帕奇

有心简影 2023-06-26 23:34:05

我国武直-10战力再次升级,解决了俄乌战场中,俄罗斯卡-52“短吻鳄”遇到的大问题,就算对比美国王牌重型武装直升机阿帕奇,也有一战的实力。

前言:最近,央视官宣了我国武直-10加装了新装备,也就是一款新型火箭发射器,并且可发射7枚制导火箭弹。乍看这只是一次升级,但是要结合俄乌战场的局势,就能明白其中的深意。并且本身我国武直-10在一些方面也不输阿帕奇,这次升级后,更是在战力上拉进了和阿帕奇的差距。

(央视发布的武直-10挂载了新型火箭弹发射器)

1、武直-10战力倍增,加装点杀火箭弹

航空制导火箭弹对于武装直升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精准打击利器,但是目前来看,哪怕就是军事实力强大的俄罗斯,也“不舍得”在战场上轻易使用,原因就在于其价格昂贵,并且火箭弹不同于搭载到歼击机上的导弹,导弹一般来说打击的目标都是重要的军事目标,例如重要的军事设施以及战机。但是火箭弹,尤其是在武装直升机上装备的,都是用来打击地面目标的,换句话说,武装直升机辅助地面进攻,如果再用高价的制导弹药,无异于“杀鸡用牛刀”。但如果不用,那带来的后果就是需要饱和式攻击,也就是说,往往打击地面目标时,武装直升机需要每次都清空弹舱实现覆盖打击,甚至还不一定有效。

这次我国武直-10加装了制导火箭弹,不仅能够做到精准打击,并且是点射,不至于需要频繁加装弹药,用专业的话说,就是战术效能高。而且性价比方面,我国也做到了极致,这得益于我国在导弹领域的优势,将制导火箭弹最关键的成本问题,控制得很好。

(我国歼-10也在装填火箭弹进行对地攻击的演练)

2、俄乌战争暴露出了俄罗斯不小的问题

从瓦格纳的领导人普里戈任的口中也能得知,瓦格纳对俄罗斯国防部相当不满,普里戈任曾说,俄罗斯国防部不愿意提供瓦格纳弹药,因为认为弹药比人值钱。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俄罗斯现在陷入了利益的权衡当中,一旦舍不得弹药,那仗还怎么打。

因此不论是俄罗斯的苏-34歼击轰炸机,还是卡-52武装直升机,用的都是无制导的火箭弹,并且苏-34还有更离谱的操作,甚至用上了60年前FAB-500,也就是“铁炸弹”。这甚至都不是火箭弹了,而是自由落体的大重量炸弹,一枚少说也得500公斤。虽说苏-34是当今世界中最先进的第三代歼轰机,但是一旦和“铁炸弹”扯上联系,和先进也就不沾边了,因为安全性根本就得不到保证。毕竟导弹和火箭弹还能远远发射,而“铁炸弹”,一旦飞行高度过高,或者飞行速度过快,轰炸精度是很差的,所以苏-34不得不降低其飞行高度与速度,因此也落入了乌军的“毒刺”防空导弹的陷阱当中。

(俄罗斯的FAB炸弹,威力强大但投放对飞机高度与速度都有要求)

再说卡-52,虽然不至于用“铁炸弹”,但是因为用的是无制导的火箭弹,所以在发射时采取的飞行姿态是先“仰头”,也就是抬高机身前端,这样火箭弹才能以抛物线的飞行姿态发射,并且一次性就要发射大量火箭弹,不仅作战效率不高,还容易成为靶子,毕竟悬停时间一长,同时战场局势又瞬息万变,很容易就会被击落。

目前来看,原先以为会在战场上大发神威的苏-34也跌下了神坛,而卡-52更是直接损失了四分之一,这些原本战场上的大杀器就因为缺少制导火箭弹,没发挥出用武之地。同时这也印证了我国大力发展制导火箭弹的想法正确无比,毕竟我国在多年之前就将制导火箭弹价格“打下来了”,在几年前的珠海航展上,中国兵器集团展出了“火蛇”70A和“火蛇”90A两款航空制导火箭弹,别看当时反响不强烈,其实这才是战场中的大杀器,毕竟不可能一直用导弹“洗地”,得考虑成本。而制导型航空火箭弹仅有反坦克导弹价格的十几分之一,同时精度方面也相差无几,可谓既廉价又好用,并且还有外贸版本,可惜俄罗斯没能早早从我国大批量购买。

(珠海航展上我国的“火蛇70A”(GR-5)型精确制导航空火箭弹)

3、武直-10与卡-52,走了不同的路子

前段时间,俄罗斯空天军的卡-52被乌军防空导弹击中尾翼,但是由于驾驶员高超的技术,与卡-52本身设计成 共轴反转双旋翼,从而安全返航了。虽然此次事故,是由于卡-52的独

特设计,取消了尾桨,才能在尾翼受损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平稳的飞行姿态。那有些朋友就说了,这样的设计非常合理,我国应该学习采纳,并认为这样可以提高直升机遇到事故时的生存几率。

(俄军卡-52被击中尾翼,仍安全返航)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也很可能是一次幸存者偏差,所谓幸存者偏差指的是,在分析一个问题或现象时,由于仅关注“幸存”或成功的个体,而忽略了那些失败或消失的个体,从而导致分析结果产生偏差。举个例子,当一架布满弹孔的飞机安全返回时,需要着重加固的部位不是满是弹孔的部位,而是那些没有被子弹击中的部位,因为,回不来的飞机就是被打中了那些没有弹孔的地方,才导致的失事。通过这个例子也能得知,并不是说共轴反转双旋翼就一定比单旋翼更安全。所以卡-52之所以被击中次数变多,是因为发射那些无制导的火箭弹,给了乌军击落它的机会,这点才是关键。我国武直-10用上了制导火箭弹,在实战中被击中的几率不会因为没用共轴反转双旋翼而提升,反而可能会更低。

不过客观来说,共轴反转双旋翼的技术还是有一定的优越性,我国也在向这个领域发展,但并不是说这是提升安全性的必要手段,而是要通过这个技术去提高悬停效率、爬升率以及巡航速度,期待我国的下款重型武装直升机可以用上这款技术。

(卡-52采用了共轴反转双旋翼的技术)

4、武直-10有了利器,发动机问题也初步解决

前些年,央视在介绍武直-10的时候,提到了武直-10的飞行员在利用火箭弹对地面目标攻击时,需要对武直-10的飞行距离和速度攻击时间节点等细节不断优化,并且火箭弹是非制导武器,飞行员操纵直升机攻击地面目标难度比用手枪在运动中打靶还难。虽然这是对我国飞行员技术的肯定,但同时说明,非制导火箭弹要想打中目标难度很大,在训练时都不能百发百中,更别说在实战中环境更为复杂,命中难度更大。

而制导火箭弹最大的提升就是具有更高的命中精度和更长的射程,如果俄罗斯能够在战场中用到制导火箭弹,相信伤亡程度就会大大减小,不论是苏-34还是卡-52,都可以在更高的高度和速度下,对敌方发起攻击,因此也不会进入防空导弹的射程之内。

(俄罗斯苏-34,也被称为“鸭嘴兽”,是第三代歼轰机)

这次我国武直-10换装的这款制导火箭弹,外观上很像“火蛇70A”,虽然是采用了简单的惯性导航系统(INS),但是制导火箭弹系统优势之一就在于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方便部件更换、升级、维修,从而可以选择激光制导、红外成像制导甚至更贵的复合制导,而我国惯性制导都可以用于出口了,更高级的制导想必自然也能用上,因此武直-10在战力方面,不一定比美国与俄罗斯的王牌武装直升机弱。

而武直-10一直被诟病的问题就是发动机不够强劲,但是我国在近些年推出了一款武直-10的外贸改进版,也就是武直-10ME,其最大的升级就是“换发”了,将自用的功率为930KW的涡轴-9发动机,改进后,功率来到了1200KW。不过有些朋友印象当中,武直-10的发动机功率一直就是1200KW左右,这是因为武直10最早使用的是加拿大普惠公司研制的PT6C-67C型涡轴发动机,但是由于美国的限制,中国从加拿大拿不到这款发动机了,后来只能使用功率小的国产涡轴9发动机临时代替,所以整体性能就一直不被看好,但是换发后,不论是飞行性能还是武器挂载都要比之前更强,这也让武直-10有了和美国与俄罗斯的王牌武装直升机有了比较的实力。

5、武直-10三个原因不输阿帕奇

很多朋友认为武直-10作为一款中型武装直升机,怎么和阿帕奇这款重型武装直升机作比较,两款定位就不同,有点“胳膊拧不过大腿”的感觉,但是本身两款直升机就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并且我国对标的就是美国的精锐,以至于我国武直-10也被称为“东方阿帕奇”。

先来说说美国的AH-64武装直升机,也就是俗称的阿帕奇,其实这款直升机也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的新型先进武装直升机的概念下,应运而生的,并且后来在海湾战争中打响了名号,这一战也让世界重视起了武装直升机的重要性,因此我国的武直-10也在本世纪初期诞生了。并且就是要朝着美国的王牌阿帕奇的方向努力并超越,因此二者在外形上很类似,都采用了单旋翼加尾桨,虽然被很多别有用心之人称是抄袭,但这完全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并且整体上也是有较大的不同。

(美国“长弓”阿帕奇,升级了“长弓”火控雷达,能发射“地狱火”II反坦克导弹)

并且我国武直-10有三点甚至不输阿帕奇:

首先,作战半径方面,武直-10达到了450公里,而阿帕奇仅有400公里左右,这是因为阿帕奇燃油重量甚至比武直-10还要少,并且阿帕奇的起飞重量还要比武直-10多3吨多,这就大大限制了阿帕奇的作战半径。其次,武直-10更适应现代战场,要知道武直-10与阿帕奇诞生的年代不同,当年阿帕奇主要去防高射炮,而武直-10已经具备了电子干扰、红外干扰设备来防御防空导弹了,要知道俄乌战场中,对卡-52威胁最大的就是防空导弹,一枚几十万美元的“毒刺”就能让俄军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的战机灰飞烟灭,对阿帕奇来说也是一样,就算阿帕奇拥有350公斤的装甲,也抵不住一枚防空导弹,所以武直-10生存几率甚至会大于阿帕奇。最后,在挂载能力上,二者相差不大,虽说阿帕奇比武直-10多出了2.2吨的挂载重量,但是要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美苏冷战时期反坦克导弹体积普遍偏大,并且命中率也很感人,所以阿帕奇就要一次性携带多枚相对较重的反坦克导弹,并且现在阿帕奇也不会每次都携带3吨的武器,平时也就1吨上下,这和武直-10就没多大的差距了,并且武直-10还有PL90空空导弹,阿帕奇并不具备,所以在空战上,武直-10还能小胜一筹。

(由于阿帕奇不能弹射跳伞自救,所以注重自身的抗冲击设计)

总之,俄乌战争为中国武直-10提供了宝贵经验,加装制导火箭弹也有助于提升武直-10的战力。并且在众多方面的对比下,武直10在与俄罗斯卡-52与美国阿帕奇的竞争中也并不逊色。不过,客观来说,中国作为一个0基础发展的国家,从无到有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了,虽然战斗力上和阿帕奇相比略显不足,但是我国能够自己研究出来武装直升机就已经很厉害了,甚至是亚洲第一款自研专业武装直升机。相信,我们国家直升机“心脏病”问题解决之后,我国也会有重型的武装直升机,到时候就是中型和重型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直升机编队,届时会有更多的战术变化。

作者:万万不全

0 阅读:10

有心简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